痛风性关节炎采用X线与CT诊断的价值分析

2018-10-24 09:25杜锋余蕊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诊断价值

杜锋 余蕊

【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采用X线与CT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2014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运用CT与X线诊断,分析不同诊断后的诊断准确率与病变征象检出率情况。结果:在诊断准确率上,CT符合率为8875%,X线为6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变征象检出率情况上,CT检查在关节积液、关节面下囊变、滑膜侵蚀、痛风结节等情况上明显的多于X线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采用X线与CT诊断均可以达到一定诊断效果,但是CT的诊断准确性相对更高,实用性更高。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CT;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015-02

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与尿酸排泄障碍所致,会导致在关节骨与有关组织中有尿酸盐的大量沉积,进而引发关节组织的炎性反应。该情况的发生与实际的患者基因遗传、生活环境与习惯有密切关联,对患者构成较大的伤害。本文研究2014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析采用X线与CT诊断后的诊断准确率与病变征象检出率情况,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2014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从39岁至64岁,平均为(526±41)岁;其中受累关节情况中,踝关节为17例,肘关节11例,腕关节5例,跖趾关节为31例,膝关节为16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运用CT与X线诊断。CT平扫,层厚为1mm,间距05mm,同时运用工作站做多平米的重建与容积再现等影像重建。

13评估观察分析不同诊断后的诊断准确率与病变征象检出率情况。包括关节积液、关节面下囊变、滑膜侵蚀、痛风结节等病变征象情况。同时针对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跖趾关节、膝关节等各具体情况的检出准确性。

14统计学分析将诊断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性情况见表1,在诊断准确率上,CT符合率为8875%,X线为6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种诊断方式病变征象检出率情况见表2,在病变征象检出率情况上,CT检查在关节积液、关节面下囊变、滑膜侵蚀、痛风结节等情况上明显的多于X线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中,X线检查属于常用手段,操作便捷,成本低[1],在临床应用广泛。但是该诊断技术的清晰度不足,导致在细微性的疾病影响下的结构变化,导致在影像学方面的特征不明显,导致漏诊的可能。CT诊断技术相对而言可以运用技术中的三维重建与三维成像特点[2],病灶状况的还原度更高,可以准确的观察通风结节等具体的数量与定位,清晰度更高[3]。整体诊断的灵敏度较高,可以发现细微的结构异常,病灶显现的清晰度更高。但是该技术诊断效果会更容易因为操作人员的水准而波动,同时也会有漏诊的可能。

运用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机体血尿酸浓度因为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出现。因为寒冷、距离而活动、酗酒、损伤等都会导致血尿酸提升,进而导致pH值下降,由此导致尿酸盐结晶的出现。疾病早期初期会因为尿酸盐的大量沉积导致关节软组织出现炎性反应,该问题属于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问题。患者会有软组织肿胀,对于跖趾关节也属于常见的病变区域,主要是由于骨质侵蚀与压迫引发病变。疾病中期,关节区域的软组织结节隆起以及钙化。疾病晚期则是产生病理性的变化,大量肿块的连接,软组织肿块会进一步提升,有较高的密度。

本研究中,在诊断准确率上,CT符合率为8875%,X线为6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变征象检出率情况上,CT检查在关节积液、关节面下囊变、滑膜侵蚀、痛风结节等情况上明显的多于X线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可以有效的提升检查的准确性,减少检查的漏诊与误诊,整体的检查效果会更为突出。对于痛风结节、关节面下囊变、关节积液、滑膜侵蚀等细微的变化情况有更为清晰的掌握,提升诊断的准确性。而X线对于细微的结构变化则没有CT的优越性,检查细节相对粗糙,甚至有较多的疏漏,影像中不能及时有效的表现,对诊断者而言有更高的考验。CT技术因为多种先进技术的支持,由此来更好的帮助医师更好的观察病灶问题,这种观察效果可以重复性处理,提升诊断便捷性。

在临床运用上,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要充分的配合临床症状,减少检查的误差。具体的检查中还需要涉及检查技术的参数设置,要保证检查参数设置的准确性,符合实际情况,提升诊断的清晰性。

综上所述,痛风性关节炎采用X线与CT诊断均可以达到一定诊断效果,但是CT的診断准确性相对更高,实用性更高,适宜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江平.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90

[2]李日康.采用X线、CT、MRI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184

[3]周诚,赵静茹.X线与CT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8):3499

猜你喜欢
痛风性关节炎X线诊断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