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治疗不孕症宫内病变中的应用分析

2018-10-24 09:25唐宇铃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不孕症宫腔镜

唐宇铃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21例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评估妊娠结局。结果:121例患者中宫腔形态正常有64例,正常率为5289%,宫内病变有57例,发病率为4711%,其中子宫内膜息肉28例,宫腔粘连1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2例,宫颈管息肉7例,纵隔子宫1例,子宫内膜炎4例。术后随访1年,有79例妊娠成功,妊娠率为6529%,其中宫内病变者妊娠23例,妊娠率为4035%。结论:在不孕症患者中开展宫腔镜检查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关键词】不孕症;宫腔镜;宫内病变;妊娠率

【中图分类号】

R365【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089-02

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越来越多的家庭带来困扰,其发病原因复杂,而宫腔是胚胎种植的土壤,是不孕和流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宫腔镜的广泛应用,因为宫腔因素引发不孕的患者经过宫腔镜合理治疗后获得了临床妊娠。现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121例不孕症患者的宫腔镜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121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82±638)岁,不孕病程1~8年,平均不孕病程(312±183)年。患者均符合不孕症的诊断标准,已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排除输卵管因素,B超监测排卵正常,已排除男性不孕因素。术前妇科检查、白带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患者有生育要求。

12方法患者月经干净后2~7天,在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宫腔,双侧子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子宫底部,在退镜时仔细观察宫颈管情况。若检查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宫颈管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纵隔子宫、子宫内膜炎则行诊刮术或宫腔镜下电切术,并送病理检查;发现宫腔粘连者,分离粘连。术后立即术泰舒(生物多糖冲洗液)宫腔冲洗防粘连,必要时宫腔放“O”型环,术后第1天起口服戊酸雌二醇2mg/tid,连服21天,第11天加服黄体酮胶囊100mg/bid,连服3个周期。术后预防性抗炎治疗2天,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并取环。术后随访1年,评估妊娠结局[1]。

13妊娠诊断标准B超检查显示宫内早孕。

2结果

不孕症患者中宫腔形态正常的有64例,正常率为5289%,宫内病变有57例,发病率为4711%,其中子宫内膜息肉28例,比例为4912%,宫腔粘连15例,比例为2632%,黏膜下子宫肌瘤2例,比例为351%,宫颈管息肉7例,比例为1228%,纵隔子宫1例,比例为175%,子宫内膜炎4例,比例为702%。术后随访1年,有79例妊娠成功,妊娠率为6529%,其中存在宫内病变者妊娠23例,妊娠率为4035%。

3讨论

不孕症是指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孕,分为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我国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达7%~1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殖健康问题[2]。其发病原因主要有输卵管疾病、排卵障碍、子宫、宫颈、外阴阴道疾病、环境心理因素、免疫因素等,其中

以输卵管疾病及排卵障碍最为多见。排除上述原因,宫内病变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病因。在以往不孕症的诊断中,一般通过B超来了解宫腔内情况,但具有局限性。当宫腔较小、子宫内膜较厚时,B超不易明确诊断,而且B超对宫腔粘连、内膜结核等宫腔病变诊断困难,并且不能在诊断同时进行治疗。宫腔镜可以直观、全面观察宫腔的形态及双侧输卵管开口情况,观察有无子宫内膜息肉及宫颈管息肉、宫腔粘连、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异物残留和子宫畸形等异常情况,发现病变的同时可行宫腔镜手术治疗,补充了超声检查的不足。目前,宫腔镜检查已成为诊断治疗宫腔病变的金标准。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21例不孕症患者中宫腔病变发生率为4711%,其中子宫内膜息肉28例、宫腔粘连1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2例、宫颈管息肉7例、纵隔子宫1例、子宫内膜炎4例。导致不孕的原因为:①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管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纵隔子宫可能导致宫腔畸形,阻止精子运送和胚胎着床,从而阻碍妊娠,尤其位于宫角部、可能堵塞输卵管口,影响配子运送,位于宫颈部可能影响精子进入。②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受反复的机械刺激和(或)生物炎性因子作用引起的反应性增生,其形成与子宫内膜局部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失平衡以及细胞增殖凋亡異常、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一些细胞因子和酶也起一定作用,改变了胚胎植入时所需的内膜环境,从而降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影响胚胎植入。③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可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纤维结缔组织甚至瘢痕取代子宫内膜,造成了子宫壁相互粘连从而干扰受精卵着床[3]。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宫腔手术操作,如人工流产术后、药物流产不全刮宫术后,中晚孕引产清宫术后等。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后胎盘残留、瘢痕妊娠等的广泛应用,可致子宫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及肌层供血,使得宫腔粘连的发病率增加。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管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纵隔子宫、异物残留通过诊刮术或宫腔镜下电切术,去除上述机械性阻挡;宫腔粘连患者粘连分离后,恢复宫腔正常形态、重建宫腔。但也有研究表明宫腔镜下电切术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功能层,引起宫腔内壁不同程度粘连甚至闭锁,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或术泰舒宫腔冲洗加人工周期防止宫腔粘连。术后随访1年,存在宫内病变者妊娠23例,妊娠率为4035%。由此可见宫腔镜检查可以发现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宫腔因素,给予合理的宫腔镜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妊娠率[4]。121例患者术后总妊娠率达6529%,但仍有3471%未能获得妊娠,分析其原因可能如下:①存在其他不孕因素;②子宫内膜损伤导致术后宫腔粘连;③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较严重,子宫内膜及腺体的再生能力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差,缺乏胚胎生长的良好基础,有关研究表明虽然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增厚,但螺旋动脉血流阻力增大,不利于胚胎着床。④术后粘连或息肉复发。有报道称粘连或息肉复发是影响术后妊娠结局的独立因素。因此,对不孕症患者,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再损伤。如能源性手术相对机械切开更能有效分离组织粘连,但同时对残存的内膜也可能存在潜在的损伤;单极和双极一样可以取得治疗效果,但双极对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妇产科不孕症应用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受孕率,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姜玉娟,张健光.宫腔镜诊治妇产科不孕不育症患者临床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165-166

[2]伊力努尔·艾合买提,买合布热提·买买提奴尔.宫腔镜用于妇产科不孕不育症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13(10):9-10

[3]李翠灵.宫腔镜诊治妇产科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123-124

[4]李哲田.妇产科不孕不育症应用宫腔镜治疗的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2(8):90

猜你喜欢
不孕症宫腔镜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假排卵与不孕症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5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不孕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