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依帕司他联合黄连素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2018-10-24 09:25孙玉虹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黄连素糖尿病足糖尿病

孙玉虹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依帕司他联合黄连素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联用黄连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踝肱血压指数(ABPI)。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P<005)。两组治疗前的AB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BPI值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ABP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依帕司他联合黄连素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糖尿病溃疡;依帕司他;黄连素;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123-0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血管病变合并神经病变而导致末梢血管病变以致下肢感染、皮肤溃疡甚至深部组织破坏[1]。糖尿病足的高发病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2]。近年来笔者在本病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利用依帕司他联合黄连素治疗,其在促进糖尿病足伤口愈合上具有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为(613±85)岁;按Wagner分级法[5],Ⅰ级糖尿病足患者5例,Ⅱ级14例,Ⅲ级12例;糖尿病足病程(58±25)年;入院空腹血糖(106±33)mmol/L。觀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为(607±81)岁;按Wagner分级法,Ⅰ级糖尿病足患者5例,Ⅱ级13例,Ⅲ级13例;糖尿病足病程(54±26)年;入院空腹血糖(109±32)mmol/L。两组的年龄、性别、Wagner分级、病程时间和血糖水平检查结果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采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根据创面分泌物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伤口常规冲洗换药,WagnerⅡ~Ⅲ級伤口每天1次酌加,Ⅰ级酌减;同时使用扩张血管药物,改善足部微循环;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口服,根据治疗反应个体化剂量,依帕司他口服,50 mg/次,3次/d,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黄连素(盐酸小檗碱片,北京中新制药厂)002 g/kg,分3次饭后口服,连续应用4周。对所有患者完善健康宣教、饮食控制和心理辅导,加强腿部按摩护理,对症治疗其他糖尿病并发症。

13疗效评价方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4周末,由对治疗分组不知情的护士进行评定,评价指标包括Wagner分级评价、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和创面愈合情况。显效:病变下降2级以上,伤口已形成痂皮或瘢痕,自觉症状消失或不明显;有效:病变下降1级,伤口分泌物明显减少,坏死组织脱落,肉芽组织增生,创面愈合面积>2/3,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分级上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治疗前后踝肱血压指数(ankle-brachial pressure index,ABPI),以反映糖尿病足微循环状态,正常:ABPI≥09;轻度缺血:07≤ABPI<09;中度缺血:05≤ABPI<07;重度缺血:ABPI<05[6]。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ABPI的比较两组治疗前的AB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BPI值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ABP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过高的机械压力,导致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和畸形,未梢神经受损,微血管循环障碍,形成糖尿病足[3]。患者病情从痛温觉变化,逐步进展为严重的溃疡、感染及深部组织损伤,若治疗不及时,甚至会造成截肢等灾难性后果。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溃疡与足部外周神经血管病变、末梢循环障碍密切相关,容易反复感染,经久不愈,成为治疗及护理难点。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护理干预是不可或缺的,积极的糖尿病认知教育和心理辅导可以提高患者的依存性,进而提高糖尿病足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在治疗上除严格控制血糖、局部伤口清创护理外,还需积极增加患肢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这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对照组应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较高的总有效率,显现出促进糖尿病足伤口愈合的明显效果;观察组在联合黄连素治疗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总有效率达到1000%,提示两者联用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和伤口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严格血糖控制等基础治疗上,采用依帕司他联合黄连素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红,郭淑芹,李亭亭,等.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方法和TEXAS大学分类法临床应用价值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4(8):469-473

[2]潘洁.黄连素辅助治疗糖尿病足33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2):926-927

[3]刘鹏飞,雷国大,黄碧珍,等.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432-4433

猜你喜欢
黄连素糖尿病足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巧用黄连素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