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促愈熏洗方”对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2018-10-24 09:25赵裕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混合痔

赵裕春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促愈熏洗方”对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和144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高、低浓度,分长、短熏洗时间,在术后第3、7、14天观察创面疼痛、水肿、渗出和出血症状变化,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4个因素对术后症状积分的综合影响。结果:兩类疾病比较,药物对于术后疼痛影响差别不明显;术后第14天水肿、渗出改善程度以肛瘘为明显;出血在术后第7、14天两种疾病出现了差异。同时,术后第7天,稀释比例对两种疾病水肿改善有差异;熏洗时间对两种疾病渗出改善有不同。结论:“促愈熏洗方”在14 d的疗程中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症状的影响较大,在7 d的疗程中稀释比例和熏洗时间两个干预因素对于术后症状变化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促愈熏洗方;混合痔;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中图分类号】R657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131-01

中国城市居民肛肠疾病发病率为5114%,其中以痔、肛瘘、肛裂、肛门湿疹、肛管脱垂这5种疾病最为常见[1]。本研究对264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的中药熏洗结果进行观察比较,以寻找针对不同疾病,“促愈熏洗方”最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的浓度、时间和疗程的组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观察对象来自于我院肛肠科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的住院患者。其中混合痔术后患者120例,男58例,女62例,平均(4398±1191)岁;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144例,男112例,女32例,平均(4228±126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将144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6例。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号和事先制订的分配方案进入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制备和操作流程外用熏洗药液采用杨巍教授经验方“促愈熏洗方”,组成:蒲公英30g、虎杖30g、苦参9g、五倍子15g、当归9g,由我院制剂室制备。自术后第1天起,按照中药熏洗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使用超声药物熏洗治疗机,熏蒸温度调节到45℃为宜,坐浴温度调节到40℃为宜;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治疗时间为14d。

122指標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疗效判断四级加权评分法,并观察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第3、7、14天创面疼痛、水肿、出血、渗出症状的变化。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为一般线性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第7、14天创面疼痛积分比较“促愈熏洗方”干预两种疾病,术后第7、14天的疼痛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第7、14天创面水肿积分比较“促愈熏洗方”干预两种疾病,术后第7天的水肿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1,P>005),而第14天改善程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51395,P<001)。术后第7天,稀释比例对两种疾病术后水肿症状的影响不同(F=4487,P<005)。术后第7天,混合痔组稀释比例变化对于创面水肿改善没有影响(F=0227,P>005);肛瘘组,不同稀释比例对创面水肿的影响不同(F=7990,P<001),低濃度20 min熏洗,水肿减轻最明显。

23术后第7、14天创面出血积分比较“促愈熏洗方”干预两种疾病,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创面出血改善程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从术后第7、14天出血减轻的情况来看,混合痔术后患者的减轻程度始终大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P<005)。

3讨论

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治疗肛门疾病的传统方法,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肉芽组织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伤口的愈合,起效迅速,早在汉代《五十二病方》即有记载[3]。我院杨巍教授认为术后创面多因金刃损伤,正虚邪实;病位在下,湿热下注;再加上脉络受损,气滞血瘀,三者关系胶着而使术后创面容易愈合迟缓,故以“清热利湿,解毒散结,收敛生新”为治则,拟定“促愈熏洗方”运用于术后临床。全方是由蒲公英、虎杖、苦参、五倍子、当归五味药材组成。

本研究前期已经观察不同浓度和温度的“促愈熏洗方”分别对肛瘘、痔术后的创面干预情况,多因素干预不同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的疗效异同。7 d以后,病程短、病势轻的痔创面趋于愈合,其积分变化越来越小,于是术后第14天四个症状在两种疾病间出现明显差异。另外,药液的浓度和熏洗时间也并非单因素作用,而是多因素作用于术后创面,发挥作用。本研究临床观察再次证明“促愈熏洗方”对术后创面改善的有效性,且不同肛肠疾病在不同给药条件下,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不同。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复方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对于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韩少良,倪士昌.大肠肛门疾病外科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5):415-416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瘘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2

猜你喜欢
混合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PPH治疗45例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62例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与外痔切除术联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