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冠脉介入治疗后的调养

2018-10-24 09:25宫丽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并发症心功能

宫丽娟

【摘要】目的:对心脏冠脉介入术后调养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5例心脏冠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术后调养护理方法。结果:本组75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出现2例心律失常,3例穿刺位血肿,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未出现血栓、出血等并发症;护理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分钟步行距离(6-MWT)水平显著改善,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在心脏冠脉介入术后实施系统、全面的调养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心脏冠脉介入;术后调养;并发症;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150-01

当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冠脉介入术在冠心病诊疗中广泛应用开来,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其属于侵入性操作,再加上术后用药、患者年龄、身体虚弱等因素影响,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因而,做好冠脉介入术后调养护理很有必要[1]。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75例心脏冠脉介入术患者的术后调养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心脏冠脉介入术的7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1)对介入术知情并同意,并能配合术后调养护理;(2)心功能II~III级[2];(3)意识清醒,可正常语言交流。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意识障碍、恶性肿瘤、免疫系疾病及不配合等患者。其中,男患者43例,女患者32例;年龄41~73岁,平均(585±23)岁;手术类型:冠脉造影术36例,冠脉支架植入39例。

12方法本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电监护、体征监测、体位护理、用药指导、疼痛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针对的调养护理,具体包括:

(1)心理调护:术后将患者送入监护室治疗1~2d,责任护士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送到监护室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明确说明术后存在的危险。尽量让患者感到安全、舒适、亲切, 以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等情绪, 以免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引发冠动脉痉挛。科室护士态度应真诚和蔼、举止端庄,护理动作熟练,稳定患者心理。同时,在术后加强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床上排大小便的紧张心理,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水平以等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包括解释、鼓励等。

(2)生活调护:①饮食方面,术后根据患者口味和术后康复需求制订个体化饮食谱,以高营养、高蛋白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同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习各种食物的衡量方法,让患者每日食物摄入有量化概念,比如:每日水果摄入量约是成人单个拳头大小;啤酒瓶盖装满相当5g食盐。同时,通过随访了解患者饮食构成和烹调习惯,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食物种类、烹调方式,鼓励家属和患者一同坚持健康饮食,改变不合理饮食习惯和方式。②生活习惯,术后保持充足睡眠,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床铺,确保患者良好休息;同时嘱患者戒烟酒,督促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3)运动锻炼:在术后12~24h内可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术肢轻微旋转运动,在术后24h患者可在责任护士协助情况下下床适当活动;应按照坐起-床旁站立-床旁活动-病房内行走-室外活动进行,循序渐进,在3d内避免下肢大幅运动。在介入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前3d主要主要是低强度运动。在介入术后3~4d开始,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情况确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起初在室内、走廊进行步行,距离从50min逐步提升到300m,间断或者持续完成,2次/d。在运动中如患者出现胸闷或胸痛、血压增高等情况,应当即停止运动。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心率变化确定运动强度,在运动时最大心率以年龄为依据,譬如:≤60岁以下为180-年龄数,>60岁为170-年龄数,终止标准是达最大心率85%以上,靶心率60%~70%强度是合适运动强度[3]。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运动强度,以步行、慢跑为主,逐步增加距离和运动强度。

13观察指标在护理前后测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主要包括LVEF、6-MWT指标。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本组75例患者介入术均成功完成,术后出现2例心律失常,3例穿刺位血肿,发生率为67%,均得到有效处理后好转,未出现支架内血栓、出血等情况;护理后评测,患者的LVEF、6-MWT指标水平均优于护理前(P<005),如表1。

3讨论

冠脉介入术在临床心内科有着广泛良好应用,为提升手术成功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除取决手术者操作技巧和临床经验,以及术中与手术者密切配合外, 术后调养护理也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和预后。

本研究中,75例患者在术后除进行常规护理外,还从心理、饮食、生活习惯及运动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系统调护。首先应重视术后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干预,让患者保持积极、稳定心理;其次,在饮食上根据患者口味、喜好制定饮食谱,并告知正确烹饪方法,确保患者科学合理饮食;同时,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最后,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适量运动锻炼,以改善机体功能。从结果看,本组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心功能显著改善。与张丽霞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

综上而言,在心脏冠脉介入术后开展及调养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心功能康复,实现良好预后,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吕霞,尹晓凤,方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7,29(3):427-430

[2]胡大一.心血管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33-435

[3]李晓葵.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工作浅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4):245

[4]张丽霞.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60例康复护理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 ,21(12:1538

猜你喜欢
并发症心功能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心功能如何分级?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磷酸肌酸钠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治疗56例分析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