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难愈创面的临床护理对策

2018-10-24 09:25李燕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护理

李燕

【摘要】目的:探讨对骨创伤难愈创面行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患者中选取50例,依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2组,各25例。对参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对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分析50例骨科创伤患者的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感染发生率等。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骨科创伤患者的疼痛评分较高,伤口愈合时间较长,感染发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对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有助于伤口愈合。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骨创伤难愈创面;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2.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157-02

我国工业和运输业发展迅速,进而导致骨创伤人员逐渐增加,现将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治疗效果作为临床关注重点[1]。现对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对策作研究。

1基本数据与方法

11基本数据在2016年5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患者中选取50例,依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2组,各25例。实验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6:9,年龄取值范圍为18~68岁,中位值为(4321±231)岁;参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4:11,年龄取值范围为19~69岁,中位值为(4351±247)岁;分析50例骨科创伤患者的基本数据,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之后将创面进行清理,将坏死组织予以清除,对于骨折患者均行使用钢板螺钉对其进行内固定,对缺损的软组织进行修复。将准备好的引流管置入创面,引流管从切口处引出,使用生物透性薄膜将引流管和周围皮肤进行密封固定,使其处于负压封闭状态[2]。

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含:(1)保证引流通畅:引流管在创面引出后需将其进行充分固定,将引流管和患肢的位置予以合理安排,将引流瓶放置在创面下方20~30cm处,防止引流管出现扭曲、弯折等。如引流液停止流淌或者逐渐减少时,需查看创面组织是否出现坏死、凝块等情况,使用20mL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负压。如行以上处理方法无明显改善,需更换封闭材料和引流管[3]。(2)无菌操作:所有护理服务均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保证创面周围皮肤处于清洁状态,需有效的避免伤口感染发生,予以定期清洁。如需更换引流瓶,需使用血管钳将引流管管壁,将负压源关闭,并进行连接,重新连接后需使管道处于密封和畅通状态。如引流物呈脓状,需观察伤口是否感染,并进行相应的细菌培养实验,严重需重新实施负压封闭手术。如引流物呈血性,需观察伤口是否裂开,进行重新包扎。(3)维持稳定负压:在护理中需重视负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负压不可过大,避免管道出现瘪陷情况,对管道流通情况造成影响。负压也不可过小,避免出现引流液不滴出的情况。负压需在40~60kPa之间即可。(4)观察指标变化: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临床指标等进行观察,如出现异常需及时解决,进而控制炎症发生。

13判定指标判定50例骨科创伤患者的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感染发生率等。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50例骨科创伤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检验,行t检验方法对其计量资料(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形式表示;行x2检验方法对其计数资料(感染发生率)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形式表示。如组间以p<005的形式来表现差异性,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分析50例骨科创伤患者的疼痛评分和伤口愈合时间实验组骨科创伤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伤口愈合时间相比于参照组较短,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见表1。

表1分析50例骨科创伤患者的疼痛评分和伤口愈合时间

组别疼痛评分(分)伤口愈合时间(d)

实验组(n=25)47±11182±53

参照组(n=25)78±19268±65

t值7060051270

p值<005<005

22分析50例骨科创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实验组骨科创伤患者中,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有1例,其感染发生率为400%(1/25);参照组骨科创伤患者中,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有8例,其感染发生率为3200%(8/25);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x2值=66396。

3讨论

骨创伤在骨科中较为常见,其主要进行创面治疗和引流治疗。负压封闭引流可将创面的渗液和坏死组织予以清除,使创面处于干燥状态,有助于创面消肿,将创面与外界隔离可控制感染发生[4]。负压封闭引流将以往的换药、清创步骤予以代替,将换药导致的疼痛感予以降低,进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由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情绪,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感染情况发生,有助于创伤尽快恢复。综合护理服务中的每项护理措施均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进行,对患者的引流量和引流液性状、颜色等进行密切观察,如出现异常需及时处理,进而保证治疗的有效性[5]。

本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较,实验组骨科创伤患者的疼痛评分较低,伤口愈合时间较短,感染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

综上所述,对骨科创伤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促进伤口愈合,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在临床上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田昕.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难愈创面的临床护理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5034-5035

[2]赵艳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临床护理[J].心理医生,2017,23(32):293

[3]沈美华,艾合买提江·玉树甫,任鹏等.外固定架与负压封闭引流及带蒂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肱骨远端创伤性骨髓炎[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8):7797-7803

[4]杨勇,程星,张惠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上海护理,2014,14(3):42-44

[5]彭有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外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5):26,30

猜你喜欢
负压封闭引流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压疮感染创面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