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自旋转试验在不同年龄眩晕患者中的诊断效果观察

2018-10-24 09:25李杰王岩王建东张敬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青年眩晕老年

李杰 王岩 王建东 张敬艳

【摘要】目的:观察前庭自旋转试验在不同年龄眩晕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年龄分为对照组(年龄18-60岁,中青年组)和实验组(年龄>60岁,老年组),两组均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以得到的数据和图形为依据,对两组拟诊病变部位及测定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前庭中枢性原因是实验组主要病变部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庭外周性是对照组主要病变原因,与实验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测定结果显示,水平增益降低、水平相移增高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其水平增益增高、水平相移降低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前庭自旋转试验可对不同年龄眩晕患者平衡紊乱症状进行客观准确的检测,使前庭功能检测范围明显扩大,老年眩晕发病机制复杂多变,但主导因素依然是前庭中枢性原因。

【关键词】眩晕;前庭自旋转试验;中青年;老年

【中图分类号】

R715【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211-01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其中老年眩晕症主要是因为前提功能障碍导致的,因此检测和评定前庭功能至关重要。CT检查、摇头性眼震试验、正弦谐波旋转试验等是以往临床诊断老年眩晕的主要手段,但上述检查方法特异性缺乏,诊断结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前庭自旋转试验(VAT)的发展与应用,其可显著提高高频宽带频率检出结果,与人体生理环境下自然活动频率非常接近,可实现全频覆盖,临床重视度较高[1]。本文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合并重度听力障碍、前2d内饮酒或服用可能影响前庭功能药物的患者排除。依据患者年龄分为对照组(年龄18-60岁,中青年组)和实验组(年龄>60岁,老年组)。对照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20例,患者年龄19-58岁,平均(458±15)岁;病程8d-3个月,平均(226±64)d;实验组患者23例,女患者19例,患者年龄60-82岁,平均(658±23)岁;病程9d-4个月,平均(235±63)d。在一般资料对比上,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

12方法两组均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具体操作:链接试验仪电极板和皮肤,于双侧外毗、眉心和双侧眉弓中点上方以及双侧下眼睑下方放置电极板,将头带和传感器链接好,对眼部和头部运动情况进行记录,要求受试者保持坐位,双眼保持注视前方视靶的作用,对患者头部随主机蜂鸣音乐节奏频率进行摆动的情况进行观察,频率逐渐增加,自20Hz-60Hz测定,对患者水平位左右和垂直位上下头部摆动幅度进行记录,并进行18s持续记录,连续测定各指标3次后选取平均值,在测试软件中将收集到的信号输入,予以矫正和分析,获得垂直相移。垂直增益、水平相移动、水平增益等参数,

13观察指标图形构成包括眼速图、眼位图、相移图、增益图、头速图等,安排具有≥5年工作经验的临床医师跟进和判断相关图谱、数据。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诊断结果以百分率(%)予以表示,对比应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课题支持: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编号:SFGG201421

作者简介:李杰:19630216 汉 男 主任医师 本科 研究方向:眩晕.脑血管病.变性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通讯作者:张敬艳:19820531 汉族 女 主治医师 本科 研究方向:眩晕.脑血管病。

2结果

21比较两组拟病变部位的差异对照组前庭中枢性比例低于实验组,其前庭外周性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变部位未明、前庭中枢及外周比例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眩晕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2-3]。VAT主要通过对患者前庭眼动反射进行检测的方式,评估前庭功能,其主要优点在于简单方便、安全可行、可重复使用。相比于传统前庭功能检测方法,其可对平衡紊乱症状进行客观准确,使前庭功能检测有效扩大,从而有效提高检测结果[4-5]。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前庭中枢性比例低于实验组,其前庭外周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水平增益降低、水平相移增高比例多于实验组,其水平增益增高、水平相移降低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前庭自旋转试验可对不同年龄眩晕患者平衡紊乱症状进行客观准确的检测,使前庭功能检测范围明显扩大,老年眩晕发病机制复杂多变,但主导因素依然是前庭中枢性原因。

参考文献

[1]严小艳,王凯,韩玉梁.前庭自旋转实验非对称性异常对眩晕性疾病临床诊断意义分析[J].中國卒中杂志,2017,12(09):827-830

[2]杨爱萍,张道宫,吕亚峰,等.前庭自旋转试验在耳源性眩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08):617-620

[3]杭胤.前庭自旋转试验和冷热试验在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05):540-541

[4]王凯,严小艳,韩玉梁,孙珊珊,王晓东,侯斌.眩晕性疾病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临床价值分析[J].北京医学,2013,35(05):349-351+356

[5]陈太生,王文红,宋伟,等.前庭自旋转试验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应用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10):721-725

猜你喜欢
中青年眩晕老年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老年胃溃疡患者与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
中青年与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