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性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分析

2018-10-24 09:25田恒宇刘嘉林谢卓朝张康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田恒宇 刘嘉林 谢卓朝 张康军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抽选85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接受解剖性肝切除术,对照组42例,接受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860%)、术后残石率(0%)、结石复发率(232%)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762%、1429%、238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采取解剖性肝切除术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与结石残留率,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解剖型肝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230-02

肝内胆管结石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方式已经逐渐被普及[1]。解剖性肝切除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清楚患者体内结石,减轻患者痛苦。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抽选8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3例,男女比例为21:12,患者最高年龄68岁,最低年龄26岁,平均年龄(4816±681)岁。对照组42例,男女比例为19:13,患者最高年龄67岁,最低年龄27岁,平均年龄(4809±676)岁。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纳入标准:第一,所有患者均被临床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第二,本次研究患者知情,且取得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标准:第一,具有其他肝胆疾病的患者;第二,不符合手术标准的患者;第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非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实验组接受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患者右側肋缘下行倒T或者J形切口,将患者肝脏周围韧带切除,从而暴露病灶与肝脏。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患者病灶范围以及病灶涉及的肝段和肝叶。其次,解剖第一肝门,同时医生选择需要切除的肝段,找到蒂,将其切除,并且沿着肝静脉与缺血线走行,为了更好的保护患者显露的残肝静脉主干,医生选择钳夹法将患者肝内Glisson 蒂与脉管系统结扎起来。第三,将病变的肝段以及胆管结石切除,如果患者病变部位涉及到的肝段比较多,还需要采取多段结石切除法。完成肝段切除后,在选择50Prolene 线进行缝扎。为了减少复发情况,手术过程中,需要利用胆道镜对肝门部胆管狭窄处进行检查,将其中结石取干净,同时采取肝管-空肠术做好胆总管取石。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处理,包括止血包扎等。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等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等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术后残石率为0%、结石复发率为23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术后残石率为1429%、结石复发率为238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肝内胆管结石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肝内胆管结石形成原因主要由于胆道狭窄而导致的异物堆积,从而造成胆汁分泌异常以及感染等情况[2-3]。由于人体肝内胆总管解剖结构异常,临床上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难以将胆管内结石完全清除,术后结石复发的概率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属于更为精细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够将患者体内结石病变部位完整切除,同时,还能有效保留正常的肝组织,对患者伤害相对较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也会更快。因此,解剖性肝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巨大[4-5]。

本文采取对比分析的方式,选取8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取解剖性肝切除术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均明显更低。该研究结果与王旭杰等[6]在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观察中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采取解剖性肝切除术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与结石残留率,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旭杰, 李恒国, 尤朝霞,等.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22例[J]. 中国医师杂志, 2016, 18(8):1245-1247

[2]蒋辉, 丁兵, 张瑜,等. 解剖性肝切除和肝组织切开取石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6, 31(8):643-646

[3]王甸北, 赵礼金, 涂奎,等. 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观察[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1):102-105

[4]王甸北, 赵礼金, 涂奎,等. 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观察[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1):102-105

[5]蒋辉, 丁兵, 张瑜,等. 解剖性肝切除和肝组织切开取石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6, 31(8):643-646

[6]王旭杰, 李恒国, 尤朝霞,等.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22例[J]. 中国医师杂志, 2016, 18(8):1245-1247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