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10-24 09:25杨庆松康实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支扩肺段柱状

杨庆松 康实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例经临床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将其多层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应用8 mm层厚观察仅部分病例显示扩张支气管,其中柱状型2例,囊状型2例,静脉曲张型1例,混合型6例。薄层CT结合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全部清晰显示扩张的支气管,其中柱状型6例,囊状型3例,静脉曲张型2例,混合型9例。在此基础上,曲面重组(CPR)技术能清晰显示扩张支气管曲面全貌。结论: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对支气管扩张症做出较为准确的显示及诊断。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16层螺旋CT;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62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235-01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壁的损坏而形成的扩张和变形,临床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最初诊断主要依靠临床、X线胸部平片和支气管碘油造影。随着近年多层螺旋CT在临床广泛的应用,为支扩的准确及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无创、先进的影像检查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CT资料,探讨16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多数患者可咯出大量脓痰,有臭味。咯血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程度不同。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发热、胸痛,亦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

12检查方法CT设备为飞利浦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常规螺旋CT扫描:在患者平静呼吸状态屏气的情况下以X线准直宽度8 mm、床进速度12 mm,螺距15,重建层厚8 mm行全肺扫描。螺旋CT薄层扫描: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上2~3 cm至膈肌上2~3 cm,X线准直宽度2 mm,床进速度3 mm/s,螺距15,重建层厚2 mm。根据患者的情况分段扫描,每一段间重叠1 cm,骨算法重建,其中5例用同样参数,缩小FOV进行了局部放大重建。

13诊断标准参照李果珍等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标准,按扩张的形态,分为柱状型、囊状型、静脉曲张型和混合型。符合以下1条以上者即诊断该肺段支扩:一是以肺段为单位,某一段支气管远端大于或等于近端;二是胸壁下10 cm以内范围见到支气管;三是与邻近肺段的支气管相比较,支气管的内径明显大于邻近肺段的支气管腔,管壁明显增厚;四是与伴随肺动脉相比较,支气管的内径明显大于伴随肺动脉的管径。

2結果

应用8 mm层厚观察仅部分病例显示扩张支气管,其中柱状型2例,囊状型2例,静脉曲张型1例,混合型6例。2 mm层厚的薄层CT结合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全部清晰显示扩张的支气管,其中柱状型6例,囊状型3例,静脉曲张型2例,混合型9例。支扩的CT表现因扫描层面、层厚、扩张程度及支气管走行方向而异。本组病例以混合型支扩为主,部分为柱状支扩,扩张程度均较轻,表现为低密度的支气管直径大于其伴行的肺动脉管径及邻近肺段的支气管腔,呈圆形透亮影及管状透亮影,大部分为成簇扩张之小支气管,大部分病例有管壁增厚,即“印戒征”和“双轨征”,有2例支气管内含有黏液栓,表现为扩张支气管内柱状、结节状高密度影。1病例有非支扩肺段结核。

在此基础上,曲面重组(CPR)技术能清晰显示扩张支气管曲面全貌。肺透明显像技术20例中,只有部分扩张的支气管可以显示,其余在MPR上显示出的更加细小的支扩在肺透明技术上未能清晰显示。

3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支气管树不可逆性的异常扩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以后天性居多,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支气管造影被传统地认为是确诊有无支扩及其严重程度和范围的最准确的方法,它可以全方位地观察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全貌,但支气管造影是一种侵入性方法,操作复杂,患者痛苦,且有导致医源性肺纤维化的可能。尽管有文献报道将数字减影应用于支气管造影,可使副作用减少,且成像质量优良,但患者仍有一定的痛苦。随着近年多层螺旋CT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肺部疾病中的广泛应用,给支扩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螺旋CT尤其薄层螺旋CT扫描诊断支扩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安全无痛苦,支扩患者的CT检查属非损伤性,不需要使用造影剂,无并发症,且不受年龄、病情的限制,并能同时观察肺部其他病变,这是支气管造影及其他检查不能比拟的,且薄层螺旋CT扫描对4级以下的支扩也能明确显示及准确诊断。总之,螺旋CT薄层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进康,夏宇,等.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学比较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11).

[2]刘进康,曾纪珍,朱志明.支气管扩张症的HRCT诊断及评价.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2).

猜你喜欢
支扩肺段柱状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相关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支气管扩张症采用CT影像诊断的意义探析
支气管扩张症2020年度回顾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在K2O—Al2O3—SiO2系致密瓷中原位合成莫来石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感染性病变
一种柱状金属物质量检测器的研究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1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