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外伤致胫骨骨折伴溃疡患者的护理

2018-10-24 09:25应玲玲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胫骨骨折护理

应玲玲

【摘要】总结了1例胫前区外伤致胫骨骨折伴溃疡患者的护理经验。患者左胫骨近端骨折累及胫骨外侧平台,左胫前区外伤破溃,有潜行,有脓血性渗液。采用湿性愈合理论结合整体护理干预,促进了组织细胞活性和生长,防止了下肢静脉瘀血,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效果良好。

【关键词】湿性愈合; 外伤溃疡; 胫骨骨折;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241-01

胫骨前区损伤是比较常见的外伤,如果对患处未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会使患处疼痛加剧,出现血腫并伴有潜行性溃疡伤口[1] 。我院于日前收治1例胫前外伤伴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运用伤口床准备原则及湿性愈合理论,加之有效的水肿管理,并配合整体护理,治疗6周后,患者创面愈合,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3岁,于2018年3月11日车祸致左胫骨近端骨折累及胫骨外侧平台,医嘱予保守治疗,左下肢长腿支具固定,禁止下地负重行走。2018年4月10日,患者因胫前外伤溃疡,至造口及疑难伤口门诊就诊。患者创面位于左胫前区,大小约36cm×42cm×12cm,6点方向潜行约15cm,伴有淤血,中等量脓血性渗液,无异味,去除淤血见创面基底100%红色肉芽,肉芽组织水肿明显,创面周围皮肤发红,皮温暖。触及创面及周围组织有疼痛感,数字疼痛评分(NRS)2分,左下肢肿胀,根据Wiese凹陷性水肿分级方法:评估伤口周围2级水肿。足背动脉搏动正常。通过动态评估伤口进展,运用湿性愈合理论,选择合适的新型敷料,并结合整体护理,治疗6周后,患者创面愈合。

2护理

21创面护理每次处理前评估创面的面积、组织颜色、渗液量、周围皮肤情况,使用NRS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并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创面照片,根据创面评估情况,运用伤口床准备原则、湿性愈合理念,对创面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2]。

211清创期首次评估,6点方向潜行约15cm,伴有淤血,中等量脓血性渗液,无异味,创面周围皮肤发红,NRS评分2分。根据伤口床准备原则,该阶段处理的重点是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促进引流。具体处置方法:① 5%聚维酮碘冲洗创面及皮肤周围;②机械性清创:使用2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接上14号针头,距离伤口10cm自内而外冲洗创面,然后用无菌干纱布轻轻擦干;③用美盐填塞15cm潜行,促进吸收引流,并覆盖在创面上,二级敷料予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更换1次。患肢予支具固定,嘱抬高患肢等注意事项。

212肉芽生长期/上皮移行期

15天后,评估创面为11cm×32cm×01cm,6点方向潜行约06cm,揭除旧敷料,仍见中等量淡血性渗液量,无异味,100%红色肉芽,创面周围色素沉着,边缘表皮有内卷。触及创面NRS评分2分。根据伤口床准备原则,该阶段处理的重点是促进肉芽生长,加速潜行闭合清洁。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创面及周围5cm范围内的皮肤,干纱布轻轻拍干。加速潜行闭合:用5%聚维酮碘消毒,有齿镊沿内卷表皮的边缘轻轻刮起后,用无齿镊去除,用优拓少量填充潜行后,潜行上方皮肤纱布加压,创面上3M泡沫敷料覆盖。支具固定,嘱抬高患肢等注意事项。每5天换药1次。5天后,评估创面:19cm×26cm×01cm,6点方向潜行约05cm,该阶段肉芽水肿明显,予有齿镊夹除,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予美盐填充潜行,潜行上方皮肤纱布加压,创面上3M泡沫敷料覆盖,支具固定,嘱抬高患肢等注意事项。患者共在本院治疗35天,直至新生表皮完全覆盖,创面愈合。

22正确的活动指导

221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开始让病人做股四头肌、髋周围肌的等长收缩及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每日4 次或5次,每次5 min,同时做足趾小关节的屈伸活动[3]。

22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每次30分钟,避免久站久坐,以利于静脉回流。

223减轻水肿治疗期间,动态观察患者创面及周围组织的水肿情况。与患者讲解组织水肿对伤口愈合的影响,让患者在换药过程中参与观察创面及周围组织的变化,认识到休息的重要性,尽量减少长时间走动,休息、睡觉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缓解创面及周围组织水肿。

23饮食护理在换药过程中,鼓励并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刺激性小、维生素含量丰富、易消化的食物。要求患者每日保证鲜牛奶、鸡蛋及新鲜水果、新鲜蔬菜、鱼等食物的摄入,

24疼痛护理该患者其疼痛不仅见于骨折处,还表现在胫前外伤处,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和休息,还间接影响了创面的愈合。因此,在换药时,注意手法轻柔,先用生理盐水湿润伤口敷料,再轻轻揭开,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避免机械损伤创面导致疼痛。

3小结

31胫前外伤特点大部分胫前外伤都是由于意外摔伤所致,摔伤后患处往往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该个案中患者未及时对患处进行任何处理,导致患处出现局部外伤性溃疡伤口,给后续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本研究对胫前外伤性溃疡伤口患者采用湿性愈合理论结合整体护理干预,促进了组织细胞活性和生长,防止了下肢静脉瘀血,使患者患处的疼痛、血肿等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效果良好。

32湿性愈合理论1962年英国动物学家Winter经研究证实,湿性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环境快一倍,从而产生湿性愈合理论。运用保湿敷料与创面周围正常皮肤紧密贴合造成的局部低氧、微酸、湿润环境可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刺激毛细血管形成及内源性胶原酶释放和激活,特别是蛋白酶和尿激酶使创面坏死组织溶解,从而达到清创的目的。此外,保湿敷料所营造的湿润环境能减少敷料与创面的粘连,减轻疼痛与换药时的再损伤。

参考文献

[1]柏基香, 王存祖, 苏雪晴,等.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床上排尿困难相关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0):92-93

[2]魏惠燕, 胡宏鸯, 邱瑾,等. 联合处置技术用于严重肠瘘患者1例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13, 12(2):197-198

[3]许金枝, 王瑛. 下肢骨折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方法的探讨[J]. 护理研究, 2005(6):506-507

猜你喜欢
胫骨骨折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交锁髓内钉加扩髓产物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分析
LCP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胫骨下1/3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分析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