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2018-10-24 09:25于利平王登波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于利平 王登波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应用于脑外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创伤患者70例,依据随机原则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方案,在患者恢复3个月后完善颅骨修补操作,实验组予以联合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9%、8286%,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联合应用于脑外伤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得肢体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脑创伤;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365【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246-02

脑创伤是外科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外伤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该病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1]。相对于一般外科疾病,脑创伤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这和机体脑组织中含有脑脊液、神经细胞及脑血管等重要物质有关,一旦受到损伤将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创伤患者70例,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应用于脑外伤治疗的临床效果,取得满意结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创伤患者70例,依据随机原则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16~51)岁,平均年龄(327±63)岁,其中硬脑膜外血肿12例,硬脑膜下血肿15例,混合型血肿8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17~49)岁,平均年龄(323±65)岁,其中硬脑膜外血肿13例,硬脑膜下血肿13例,混合型血肿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肿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对照组予以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方案,具体方法:患者予以全身麻醉处理,一般选择侧脑室三角区域进行穿刺操作,放置引流管路,深度8cm左右,从患者的脑腹腔一端送入腹腔内,置管长度控制在25cm-30cm,在患者的头部另一端放分流泵进行分流,完成脑脊液的引流操作。术后3个月性颅骨修补手术,选取进口钛合金颅骨修补材料,完成电脑重塑,选择进口中压抗虹吸管为分流设置。仔细放置钛网,避免分流管路受损,悬吊假性硬脑膜,手术完成及时对头皮行加压包扎处理,最后放置引流管。实验组患者予以早期颅脑修补并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方式,手术应当考虑到患者脑外伤时间较短,应当有效分离颞肌和假性硬脑膜,避免炎症粘连的发生,防止颅脑组织及大脑皮层受损。

13疗效评估标准经过治疗后,入组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到正常范围,患者机体的机能未出现明显异常,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为显效;经治疗,患者颅脑功能未收到较大影响,机体的机能稍微收到影响,但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为有效;经治疗,患者颅脑功能出现明显影响,出现头晕、头痛等后遗症,机体的机能收到明显影响,不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为无效。临床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患者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情况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9%、8286%,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脑创伤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一般多由剧烈外伤导致,致病因素包括车祸、高处跌落及重物砸伤等,由于该病发病的位置较为特殊,临床治疗中十分棘手[3]。脑外伤常伴有脑组织、脑膜、颅内血管的多重损害,病情轻重不一,临床治疗效果针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4]。以往针对脑出血的治疗常采取单純脑室腹腔分流方案,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整体效果[5]。有研究显示,通过联合早期颅骨修补手术,能够有效提高脑外伤治疗的效果[6]。

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创伤患者70例,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应用于脑外伤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相对于单纯的脑室腹腔分流方法,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联合治疗方案虽然疗效理想,但在实际操作中,手术医生应当做好术前准备,对于可能存在感染现象及时进行防治,手术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特别在分离患者硬脑膜过程中应当避免脑脊液的损伤,谨防出现分流管路阻塞的情况,术毕应当确认止血操作的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联合应用于脑外伤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得肢体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爱明,徐勇,刘佳骐,等.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61-62

[2]刘宇梁,伏光辉,李凤利,等.脑外伤后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5):2806-2808

[3]闫寒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颅骨缺损并脑积水30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志,2009,8(2):77

[4]余彦辉,宋明照,陈诚,等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516

[5]黄绍崧,林伟,温玉星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0):1491

[6]王兆岭,陈家焱,张秀芳早期同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对脑外伤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18(6):639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