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4 02:00李国兵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极昼画图太阳

李国兵

[摘 要]传统的板图板画教学所具有的优势是多媒体不可替代的,尤其在地球运动等比较抽象的知识的教学中作用更显著。教学中教师边画图边讲授,同时指导学生动手画图、思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板图板画;地理教学;地球运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89-02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很多地理知识用文字来描述不易理解,但只要用图来展示就比较容易掌握。多媒体在教学中展示的信息在学生的眼前一闪而过,学生印象并不深刻,在一些教学资源不足的地区,板图板画更显其重要性。教学中教师边画图边讲授,同时指导学生动手画图、思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地球运动知识比较抽象,又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难理解,利用板图板画进行教学可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便于学生掌握。以下是本人在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教学中运用的板图板画的例子。

一、晨昏线判断和日出日落方向

1.晨昏线判断

图 1.1中A点位于晨昏线上,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确定A点将要进入白昼,因此A点所在的晨昏线为晨线。同理,图1.2中A点所在的晨昏线为昏线。晨线和昏线的判斷方法为:首先根据图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推断其即将进入昼半球还是夜半球,前者为晨线,后者为昏线。

2.日出日落方向

根据对上面几个图的分析,确定日出日落方位如下表:

[ 太阳直射位置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日出方位 东北方 东南方 正东方 图例 图1.1 图2.1 图3.1 日落方位 西北方 西南方 正西方 图例 图1.2 图2.2 图3.2 备注 晨线上各地处于日出时刻,昏线上各地处于日落时刻 ]

二、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都有半个球是昼,另半个球是夜,晨昏线(圈)平面总是和太阳光垂直。随着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运动,因此晨昏线会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分析图4.1—图4.4,概括出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如下表:

[ 时间(节气) 夏至→秋分→冬至(图4.1→4.4) 冬至→春分→夏至(图4.4→4.1) 北半球 昼渐短夜渐长(A地) 昼渐长夜渐短(A地) 南半球 昼渐长夜渐短(B地) 昼渐短夜渐长(B地) 赤道 昼夜平分 北极

圈内 极昼范围缩小,秋分后极夜范围扩大 极夜范围缩小,春分后极昼范围扩大 南极

圈内 极夜范围缩小,秋分后极昼范围扩大 极昼范围缩小,春分后极夜范围扩大 ]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材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叙述抽象,学生难理解,教学中利用板图的方法,学生容易掌握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分布规律:

[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冬至→夏至(图5.1→图5.4) 夏至→冬至(图5.4→图5.1) A地 ∠A1 > ∠A2 > ∠A3 > ∠A4 ∠A4 < ∠A3 < ∠A2 < ∠A1 B地 ∠B1 < ∠B2 < ∠B3 >∠B4 ∠B4 < ∠B3 >∠B2 > ∠B1 C地 ∠C1 < ∠C2 < ∠C3 < ∠C4 ∠C4 >∠C3 > ∠C2 > ∠C1 规律 太阳直射点距某地越近(纬线距离),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相反 ]

以上仅是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缩影,“没有图的地理教学不是完整的教学”,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板图板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板图板画,有利于学生构建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顺序、空间联系、分布规律等空间模型,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与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极昼画图太阳
低段教学如何妙用画图策略
漠河真是“不夜城”吗
从《南极之恋》中解读极昼区太阳高度角问题
思考物理问题之“画图法”策略
太阳几点睡觉
画图找答案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
人生的极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