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业航天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2018-10-26 06:08
国防科技工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双曲线军民火箭

商 航

2018年9月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枚小型商业火箭双曲线一号,将2颗立方体星依次释放进行亚轨道验证飞行,其中1颗用于验证数据传输,另一颗用于验证分离机构。虽然我国已进行过多次更大规模的航天发射任务,但是这次发射还是吸引了各方面的关注。

因为这次发射既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在国家发射场完成的发射任务,也是首次实现由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完成的商业发射任务。这次发射中使用的火箭与实验卫星全部由民营企业自筹资金研制。因此,这次发射成功可以视作我国商业航天的实质性起步,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乃至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推进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谓商业航天一般是指不依靠政府的资金和资源投入,而是在市场机制下以商业方式开展的航天活动。国际上最典型的企业就是美国著名的独角兽企业之一SPACEX宇航公司。应该说以SPACEX为代表的美国商业航天企业崛起,已经彻底颠覆了美国航天的发展模式,在短短几年内为美国在全球航天竞争中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例如,猎鹰重型火箭比传统的德尔塔-4型火箭运力多了128%,价格却只有德尔塔-4的23%。而这些效率的提升,是以大量使用新技术所取得的,同等运力的猎鹰重型火箭只有传统土星五号火箭和能源号火箭的15%~20%,再加上火箭可回收技术,即使对于美国宇航技术发展而言,这都是巨大的技术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在太空、海洋等新兴领域要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要“能融则融,能融尽融”,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但国内始终有人断言中国的民营企业搞不了国防科技工业,特别是航空航天高科技工业。

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特别是航天发射技术,一直靠着国有军工企业集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国家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为代价的。这些资金和资源的运用效率是否高效合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是否被有效激发却始终很难评价。但由于在封闭的任务型导向发展体制下,在技术选择时必然会使企业倾向于选择既有成熟技术,而放弃创新型技术。即使在创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必须要向不懂技术的行政领导证实技术的成熟性和可靠性,需要做大量的验证性试验。在民营创新型企业中,由于存在市场竞争压力,相关的验证必然会采取最科学、最具效率的方式,只要取得同专业专家的共识和认可。有参与者透露,同一技术的应用,体制内企业需要18个月的验证阶段,商业航天企业却用不到两个月即可完成。这种工作效率必然最终反映在成本和技术先进性上。

双曲线火箭的研制方星际荣耀是在去年8月刚刚完成天使轮融资正式运作的商业航天企业,今天9月5日已是其第二次试验发射。目前,双曲线火箭的技术验证工作基本完成,在进一步调整完善后,将于明年初开始正式承担国内外的小型商业卫星发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星际荣耀未要国家一分钱投资,完全通过市场融资支撑公司运营和技术发展。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完成融资6个亿左右,双曲线一号火箭和发动机研制及两次发射共花费6000万左右,企业大量的资源都在投入后续液体火箭的开发。该火箭将以液体燃料燃烧可控性为主要技术攻关目标,技术成熟后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火箭飞行的可控性,甚至实现火箭回收利用。

我国商业航天虽然起步较晚,但成绩斐然。除了星际荣耀分别于今年4月和9月的两次发射外,今年5月17日,零壹空间在中国西北某地区完成一枚飞行高度为38公里的探空火箭发射。另一家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的入轨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已总装完毕,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社会上更多的商业卫星研制企业、相关配套企业包括火箭发动机研制企业的迅速成长,正使我国商业航天的生态迅速成熟。

航天技术带有很强的军民两用属性。商业航天的发展不只为国家在参与世界航天竞争、完成航天战略布局时增加了可选择的手段和产品,而且其技术发展必将对我国军用航天和相关武器装备技术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撑作用。

商业航天在我国是个新生事物,本应受到各方面关注和呵护,然而,由于商业航天为我国航天发展乃至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开创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这必将深深触及传统路径下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因此伴随商业航天的发展,各种质疑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但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商业航天必能通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双曲线军民火箭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双曲线的一个美妙性质及应用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