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建立实效性语文课堂

2018-10-26 11:01王艳
关键词:重难点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

王艳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因此,教师需要有效地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真正将这种教学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更具魅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信息化 教学 实效性 小学 语文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技术应运而生。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让小学语文儿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但是很多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展教学时,并没有真正地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流于形式,教学课堂也变得低效。基于此,我对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了探究,在此展开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一、优化课堂气氛,促進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提倡人文性的教学,而要建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首要一点就是要优化课堂的气氛,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才能拉近。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其多样化的教学元素可以让语文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更加生动活泼。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来改善师生关系,为学生们营造一种更为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而新课标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去中心化”,将学生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从而把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转变为更为多样化的形式。在这个多媒体的辅助下,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比如,在讲解《航天飞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一些飞机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们初步了解航天飞机的一些特点。在展示图片、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可以主动参与,对自己在图片中所见的飞机形象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鼓励。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更为活跃,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更高。由此可见,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将其融入到语文课堂中,可以真正实现师生身份的转变,让学生们从课堂的“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同时,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打消学习的畏惧心理,从而建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突破时空的限制,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依靠“一支笔、一张嘴”就组织了整个教学活动,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建立学习语文的兴趣。研究表明,如果当学生们无法以一种高昂的情绪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时,他们的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一种更为高昂的情绪探究知识,从而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学课堂提供更多的教学元素。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地理解多媒体的优势,根据学生们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有效地设计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的一些趣味化的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语文课堂中。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水涨船高。比如在讲解《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亲自去过庐山。因此,在阅读课文时,对庐山秀丽的景色的体会也将会大大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语文课堂中,将提前收集的一些素材展示出来,带领学生们结合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参考图片来感受庐山秀丽的景色,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又比如在讲解《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南沙,热爱祖国辽阔海疆的思想感情。

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更多的元素融入到课堂中,优化课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这种技术为辅助工具来促使学生们建立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

一堂高效的课不仅仅是流于形式,评判课堂高效与否,是要看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知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们降低理解的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文中涉及到很多动词,比如“颤动、抖动”等。学生们仅通过字面理解,无法真正地感受到那种情景,进而也就难以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语文课堂中,为学生们营造出更为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他们感受到“晨曦中油量的新叶在风中轻轻颤动”的那种景象。这样一来,抽象的语言变得更为形象,学生们的理解难度也会大大降低,也为他们理解整篇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教师突破难点和重点。当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需要有效地明确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让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体现出它的价值。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们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因此,教师需要有效地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真正将这种教学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更具魅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让学生们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中实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文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J】.新课程(中),2016(03 )

【2】李艳梅.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

【3】徐伟飞.才培养视野下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分析【J】.成才之路,2014(12)

【4】李文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快乐阅读,2013(22)

【5】陈莹.寻求本真 追求实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

猜你喜欢
重难点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