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言:全息网络知识生产机制及其符号效能

2018-10-29 01:49韩李潘天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7期

韩李 潘天波

摘 要:在全息论的分析框架中,微语言在语音、语法与语义上的变化,全息网络知识的自由组合、递归与更替的生产过程。微语言是在社会知识自由大生产的时代背景下产生,虽然微语言在教育层面会叛离既有的语言规范,但是在经济、文化与意识形态等层面,微语言则释放出其利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关键词:微语言 全息论 网络知识生产 符号效能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微文化对大学生知识结构与身心发展影响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YXJ014

一、引言

微语言以传媒的力量全息着社会知识的文化基体,全息着它利于或者不利于知识传播的潜在特性。那么,何谓“全息”?全息是“部分(子系统)与部分、部分与整本之间包含着相同的信息。”①我国中医的把脉就早已有了全息的说法。基于全息论的研究视野,本文拟将在以下的讨论中,由微语言的构词特征初步全息网络知识的生产机制,并在分析中阐释微语言的符号效能及其影响,以期为当代网络的知识生产机制的探讨开拓思路。

二、微语言:网络知识的样态

就系统层次性而言,微语言与网络知识皆归于物质与精神层次。微语言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电子科技屏上的符号信息,其精神空間的意义与现实空间的意义一致。网络知识也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人们在虚拟网络中吸收知识,物化到生活中以解决实际问题。

就系统部分性而言,微语言与网络知识两者之间相互包含。简练的微语言通过解码,可破译为全息形态的网络知识,包括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形态、知识缘起、知识观点、历史事件、历史意义等;复杂的网络知识亦可通过打散、重新编码,为简练的微语言所体现。

就系统整体性而言,微语言与网络知识各自与自然相互包含。首先,微语言与自然相互包含至少体现在声音的节奏与结构上。在发声上,微语言中的叠音词、合音词、拟声词、谐音词等,其发声都具有反复对应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而这些格式和规则是对自然节律的抽象和概括。在结构上,自然力的运动、扩张、收缩、成长等,不断地对人做正功,人的心灵印象因此从自然环境中吸收了能量,创造可使用、扩充、缩减、延续的微语言符号。其次,网络知识与自然相互包含至少体现在人类的认识行为与价值品格上。在认识行为上,网络知识的挖掘与重现是基于人类建造的巨大数据库资源之上,而这份数据库资源是人类对自然知识的认识与总结。在价值品格上,人的品行质地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具有间接关系,网络知识的产生、发展的环境,这一过程也会巩固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三、微语言构词特征与网络知识生产机制

(一)微语言构词特征

“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②现实交际,所言即所听。但微语言不同,网民彼此借助屏幕传情达意。因此,传达的内容要变的简约。在微语言语言符号系统中,微语言主要在语音、语法与语义上做出简约。

其一,微语言以谐音与合音之简体现语音之约。

1.本国谐音词常为临近音素互相谐音。譬如,“虾”谐“侠” “喜欢”谐“稀饭” “设计师”谐“射击狮”等。

2.谐他国之音主要是模仿汉语发音。譬如,英文“cool”谐“酷”,韩语“こんにちは”谐“撒浪嘿呦”,日语“こんにちは”谐“哭你起哇”。同样,数字谐音词也是如此。譬如,“521”谐“我爱你” “847”谐“别生气”等。

此外,还有将相似或相近的音素合而为一的合音词。我国古代就有合音兼词:“之于”合“诸” “不可”合“叵” “如是”合“尔”等。微语言中“这样子”合“酱紫”“不要”合“表”等词语更是常见。

其二,微语言以句式递归之简体现语法之约。

1.汉语词性转类的递归。网民在表述内容时,用一个词表达一串词的内容。形容词动词化,譬如:“被黑”以“黑”表示“攻击”;名词动词化,譬如:“微信我”以“微信”表示“微信联系我”;名词形容词化,譬如:“很男人”以“男人”表示“男人味”。

2.语法形式混用的递归。虽然汉语的单个语素中没有后缀,但是汉语在与英语交流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语法混用的现象。譬如,汉语后加上“-ing”表时态。

3.自创语法句式的递归。网民依民俗用语与生活愿望编写出泛民族化、泛群体化的微语言句式,譬如:xxx的说(日文用语习惯)、xxx啊喂(日和漫画)、xxx喵(二次元)等。

4.叠词句式的递归。叠词凸显可爱,譬如:“漂亮”说“漂漂” “花朵”说“花花” “吃饭”说“饭饭”等。

其三,微语言以能指缩略之简体现语义之约。原本需要三言两语概括的内容,今只用两三个字就可心领神会。譬如,形容中国在利比亚的撤侨奇迹,会称“很中国”。又如,“by the way”写为“BTW” “bye bye”写为“BB”。再如,微语言在形容心情时,可以用╮(╯Д╰)╭(≧﹏ ≦) ( ̄ε  ̄)……这些标点符号表达喜怒哀乐的心情。

微语言符号不再仅仅指白纸黑字,视、触、听感官材料的发展也拓展了符号的可呈现形式。在微语言的非语言符号系统中,语音转文字、摄影、语音电话、可视电话、虚拟现实等科技也相继插手符号空间的信息传播。

(二)网络知识生产机制

微语言以其在大众之间的传播力迅速唤醒公众在公共空间中的民主话语权,形成传媒舆论,引导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与之相关性的知识得到了重组、递归与再更替。

第一,微语言词汇的自由组合全息网络知识生产机制。网络能够将低频词语组合成新词语捧上热点舞台,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在知识生产视域,“舌尖上的知识产品”是不具备民主话语权的。但是在当代公共空间中,网民被赋予了自由创造的民主权力,诸多原创性的词语进入了网民的公共视野中。例如“高富帅”“白富美” “矮矬丑”。“知识是用知识单元及许多词语或句子的可能组合来表达的。”③网络成为知识单元的流通渠道,网络空间恰似知识单元的组装车间,知识生产不仅仅是生产者使用鼠标将零散的知识单元复制、粘贴的过程,还是融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知识挖掘的过程。

第二,微语言句式的逐层递归全息网络知识生产机制。微语言符号系统以本体句式递归范式,“在口语文化里,记忆术和套语,使人们能够以有组织的方式构建知识”④。网络知识生产也是一种可递归的面向知识编程的逻辑范式。已有的知识格局不再是作为整体结构而存在,而是以局部碎片化的知识代码存在于知识的公共空间中,人们通过网络随时的抽取调用与吸收已有知识,从而进行文化知识的再创造。

第三,微语言语义的更新迭代全息网络知识生产机制。语言损耗注定了语言要不断的演变、更替。如古代,“牖”表“窗”,到了现代,这个词已不复存在。互联网络形成了一张知识滤网,过滤的标准可能是实时热点、时尚潮流、历史经典或者未来趋势,网络知识在满足自身相对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的同时,通过滤网内外的信息更新来完成自身的知识更替。

微语言伴随现象与问题而产生,现象与问题是知识产出的先前条件。网络无处不在,扩大了知识生产的现象与问题来源,信息廉价易得,网络已成为人们理想的知识生产平台。

四、微语言的符号效能及其影响

虽然微语言在教育层面会叛离既有的语言规范,但是在经济、文化与意识形态等层面,微语言则释放出其利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在语言经济层面,微语言在互动与对话中凸显经济力量。微语言是网络经济不可或缺的交流成本构成,微网络扩张了网络经济,间接导致了微语言的扩张。微语言在经济上的表现为线上的互动与对话。资本以微语言加入微时代下的“注意力经济”之中,以微语言与顾客交流,从而达到网络销售的目的。

在文化审美层面,微语言影响着大众的价值意向。微语言随着生活的变化而产生,反过来说,不文明微语言的产生间接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变迁,更进一步的说,折射出当下人们物质生活与人们观念的变迁,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特别明显。他们在网络中躁动的解放个性,视传统为封建、蔑视权威、戏谑精英,在这种简约的态度下,人们产生了表现个性的心理需求,语言成为了大众呈现个性的互联网载体之一。由此,凸显个性、力争求变、剖析权威、消弭中心、自由多元化作了网络社会大众价值观的塑造潮流。

在意识形态层面,微语言在公共空间中容易引发网民身份认同困境。微语言在公共空間中超越国界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失去时间上的身份与空间上的归属。于是,各国的微语言都在他国开辟了语言入侵的殖民战场,紧随其后既是他国语言意识形态的建立。微语言意识形态是人们理解微语言意义及其社会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合理想象。他国语言集价值观、思想、观念、准则、规范等聚合成微语言的意识形态聚合体。抑或说,汉语、泰语、韩语、日语、英语以谐音、混用、缩写等各种方式重新组合,人类传统的文化身份与形象正在潜移默化的面临重组。

五、结语

微语言将语言知识重新组合、递归与更替,它的崇高理想与一切语言工具的目的一样:促进交流。但是,知识随意性生产也让语言乱码、理解困境乃至内容低下等现象丑态尽露。微语言在虚拟世界中凸显其“口头传统”的话语力量,网络教育、网络经济、网络殖民、网络意识等皆围绕其而展开,其已经成为网络世界默认的官方用语。至此,我们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更主动的引导这一新变的网络符号式样,以期语言符号的演变无限接近敬重文明与尊重传统,促进当下社会知识的交流与进步。

注释

① 钱冠连.钱冠连语言学自选集:理论与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92-294.

② Pride,JB.Socio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③ 李朝明.信息管理学教程 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22.

④ (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