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战争当成“投资”

2018-10-30 11:11佚名
领导文萃 2018年17期
关键词:投资伊拉克军事

佚名

过去3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打过多场对外战争的国家,譬如海湾战争、南联盟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今年4月,美国又绕开联合国,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实施轰炸,战争机器再次开动。那么,为什么美国会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呢?

戰争就是“投资”

众所周知,现代高技术武器价格昂贵。一艘航母40多亿美元,一架B-2轰炸机2亿到3亿美元,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步兵的一套行头也高达5万美元。军队现代化是很花钱的,钱怎么弄?美国以其做法告诉世人:战争是国家的一种“战略性投资”。

在美国人看来,国家决不能因军队建设和战争而做蚀本的买卖。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用的都是由最新技术开发出的装备。对于一般国家来讲,短时间内既开发不出、也用不起。而美国则不同,它鼓励部队使用最新技术开发最新装备。军事需求促进发展,发展牵动科技进步,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提升。

美国的基础设施已很完备,不需要修建大型水电站、高速公路、港口和机场,国民社会生活所需求的技术含量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战争成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及科技发展的重要一招。

只要战争之火烧不到美国本土,只要战争不会造成美军的过大伤亡,“非接触,零伤亡”战争规模越大、消耗越多,对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越有利,否则,美国经济则有可能衰退、停滞。

反过来,美国的经济越发达,公共积累越多,它投向战争机器中的资源就越多,战争驱动链越活跃。战争驱动链,不但为美国打造了强大的军队,生产出了热销国际市场的武器,还衍生出无数的创新技术,使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军方研究的项目至少有60%可以直接用于民用领域。

先军后民

近些年的几次局部战争,使美国人认为:市场在现代高新技术的发育过程中,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在高科技领域里,真正能够牵动高新技术发展的原动力不是市场,而是军事技术发展和战争的需求。

以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被广泛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例,它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军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军事目的。历时二十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24颗GPS卫星才布设到位,并形成了今天被军民领域广泛采用的现代社会化大工程。

毫无疑问,漫长的研制周期,反复的、看不到回报前景的论证、试验和改进,这种巨额的投入,除了因国家安全需要,能够不计成本地使用公共资金来进行外,任何市场都承揽不起。但是,军工开发出这一项目后,市场却能使企业以有限的资金进行二次应用开发,并通过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使它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的许多“高、精、尖”的大社会化工程,都是军用开发在先,成功后再民用推广才获得成功的。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曾花巨资开发出由77颗卫星组成的“铱”星电话通信系统,初期运行就因成本高、产量少、用户不多而险遭破产,该公司损失26亿美元。美国军方看到卫星电话的前景,同该公司签订了高达2.52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合同,使“铱”星起死回生。而在伊拉克战争中,“铱”星卫星电话通信极大地缓解了美军军事通讯频道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战场上士兵能随时同指挥中心和上级取得联系,并使卫星电话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互联网、GPS、“铱”星……已经和将要为美国国库创造出滚滚不断的财源。正是这样,美国的军事投入产生了一种军民互动的“增值效应”。

(摘自《环球时报》)

猜你喜欢
投资伊拉克军事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激战正酣
伊拉克战争关键人物今何在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