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MRI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8-10-31 09:52阙瑞华
中外医疗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直肠癌

阙瑞华

[摘要] 目的 观察CT及MRI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中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分别给予CT诊断(对照组)及MRI诊断(观察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诊断T分期准确率(88.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2,P<0.05);②观察组诊断N分期准确率(84.0%,4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7,P<0.05)。结论 MRI诊断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效果优于CT。

[关键词] 直肠癌;CT;MRI;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6(b)-0180-03

Value of CT and MRI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Preoperative Local Staging for Rectal Cancer

QUE Rui-hua

Department of Imaging, Nanping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Nanping, Fujian Province, 35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T and MRI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preoperative local staging for rectal cancer. Method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confirmed by the operative path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summariz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efore surgery, including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CT diagnosis and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the MRI diagnosis, and the diagnosis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①The T staging accurat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8.0%; 44/50) vs (72.0%; 36/5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χ2=11.852, P<0.05);② N staging accurat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84.0%; 42/50) vs (72.0%; 36/5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χ2=10.637, P<0.05) .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RI in diagnosis of preoperative local staging for rectal canc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T.

[Key words] Rectal cancer; CT; MRI; Clinical value

目前,隨着人们饮食方式、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直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它已经成为临床中多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直肠癌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饮食、环境以及遗传等方面是导致该类疾病的重要因素[1]。大部分早期直肠癌症状不具有典型性,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血便、便秘以及腹泻等症状,若诊断、治疗不及时,一旦疾病发展至晚期,则会出现排便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极大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CT 与MRI是临床中诊断直肠癌的重要手段,提高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率对于指导下一步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方便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观察CT及MRI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总结该院收治的5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7.1±2.8)岁。术前所有患者均分别给予CT诊断(对照组)及MRI诊断(观察组)。纳入标准:①未行放化疗者;②无其它器质性疾病者;③同意该次研究者。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分别给予CT及MRI诊断。(1)MRI 诊断过程:检查前,应确保将直肠内容物彻底清空,取仰卧位,选择GE3.0T (Signa HDxt)仪进行检查。①给予T2WI矢状位扫描(参数设置TR:3 500 ms;视野:26 cm×26 cm;层厚:3 mm;层间距:1 mm)观察病灶具体情况;②实施DWI 轴位扫描(参数设置TR:4 000 ms;视野:32 cm×32 cm;层厚、层间距不变);③实施T2WI 冠状位扫描(参数设置TR:3 800 ms;视野:26 cm×26 cm;层厚、层间距不变);④依次给予T2WI、T1WI 轴位扫描(参数设置TR:4 000 ms;视野:32 cm×32 cm;层厚、层间距不变)。(2)CT诊断过程:检查前2 d,嘱咐患者少食少饮;检查前1 d,静注100 mL硫酸镁注射液(浓度为50%),同时饮水2 L;检查当日,嘱咐患者禁食禁饮,并实施清洁灌肠准备;检查前10 min,肌注10 mg山崀若碱以降低肠道蠕动能力。取仰卧位,选择CT机(型号:双源)进行扫描,从耻骨联合下缘为始,至髂脊为止(应注意1次屏气后即完成扫描)。两组均依次给予常规扫描、增强扫描。至少2名资深医师进行图像评估。参考美国癌症学会2002年推荐的直肠癌分期标准:①T1期:病灶仅存在于粘膜层及其下层;②T2期:病灶已经入侵至固有肌层;③ T3期:病灶已经入侵至浆膜层;④T4期:病灶已经入侵至腹膜甚至累及其它脏器;⑤淋巴结诊断标准: 直肠附近脂肪伴有结节影;肿瘤直径至少>5 mm;边缘模糊;增强扫描显示高信号表明已转移至淋巴结受侵犯。

1.3 观察指标

CT及MRI诊断T、N分期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T分期准确率结果分析

观察组诊断T分期准确率(88.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2,P<0.05)。见表1。

2.2 两组诊断N分期准确率分析

观察组诊断N分期准确率(84.0%;4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7,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直肠癌是临床中多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它已经成为继肺癌、胃癌后,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第三大肿瘤疾病[3]。如今直肠癌发病机制仍未清晰,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腫、血便等症状,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由于该类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因此待确诊时常常已发展至中晚期,极大影响了临床疗效以及预后质量[4]。所以术前给予有效检查方法,准确诊断直肠癌分期对于改善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5]。

术前,直肠指检、钡灌肠等常规方式用于诊断直肠癌存在较大的不足。因此CT及MRI已经成为诊断直肠癌的一线方案。CT可经大面积薄层联合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具体情况,同时也能够清晰分辨病灶是否已入侵附近组织或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现象,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机制;MRI能够对黏膜及其肌层结构等进行内部成像,且组织分辨率高,能够有效显示直肠壁及其附近的生理解剖结构。在T1~2期中,CT无法有效辨别肠壁各层,不利于临床医师判断病灶是否已经入侵至黏膜下层或肌层,因此该研究中CT诊断T1~2期准确率(62.5%)显著低于MRI(87.5%)。在T3期中,由于CT对脂肪轻度浸润情况敏感性较差,MRI较难准确分辨直肠附近脂肪中异常信号。所以两组诊断T3期准确率基本一致,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似[6]。在T4期中,因直肠与附近组织间脂肪间隙消失,并存在局部增厚情况,所以两组诊断T4准确率均良好。由于两种检查方式对T1、T2的诊断结果较差,因此该研究将两期合并,但笔者认为:可根据是否存在完整低信号肌层信号环进行评判,若信号环完整,则为T1期;但若部分T1期肿瘤紧贴肌层,但无肿瘤浸润情况,则易被误诊为T2期,因此应引起临床重视。有关研究资料发现[7],CT诊断直肠癌T分期准确度(73.91%)明显低于MRI(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发现,观察组诊断N分期准确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这比相关报道较低[8]。该研究认为原因主要为在N分期中,CT主要通过淋巴结大小结合强化手段评估其转移程度,然而其较难分辨增大淋巴结是因炎症或者转移而引起,再加上该研究样本较少,因此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研究将MRI用于诊断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

综上所述,MRI诊断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效果优于CT,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铁丰,陈爱林,李杰,等.CT 与 MRI 在直肠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1833-1835.

[2] 张小龙,高枫,唐卫中,等.CT、MRI 及 TRUS 用于直肠癌术前 T 分期的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4):607-609.

[3] 郭艳娜,翟冬枝,刘小玲,等. MRI 与 CT 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4):396-397.

[4] 蔡立宏.MRI 与 CT 对直肠癌诊断与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1(1):60-61.

[5] 艾毅钦,汪勇,邓亚敏,等. CT及 MRI 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87-91.

[6] 刘永. CT 与 MRI 对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2):43-44.

[7] 魏志江,张均美,韩国达. CT 及 MRI 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 大家健康,2015,9(14):68-69.

[8] 马立恒,孙灿辉,王春泉,等.多层螺旋CT和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比较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4,23(1):205.

(收稿日期:2018-03-20)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直肠癌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