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习管理模式初探

2018-11-02 03:42汤智伟周志忠王盛强谢凌锋黄杰陆敏
中国康复 2018年5期
关键词:结业实习生教学质量

汤智伟,周志忠,王盛强,谢凌锋,黄杰,陆敏

临床实习是康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键时期[1]。康复治疗师是具有临床推理分析能力,可胜任功能性评估与治疗的复合型人才[2]。传统临床教学多注重技术操作,缺乏对临床思维综合运用,教学形式也较为单一,教学质量难以保障[3]。康复技能竞赛可强化临床思维,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临床素质,增强专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4]。本项目将康复技能竞赛、读书报告、小组学习等教学模式融入临床教学管理实践中,探讨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升教学品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科临床实习的两届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共207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实习期均为10个月。2016届102名实习生为对照组,2017届105名实习生为研究组,2组学员间性别、年龄、学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2组实习生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管理,学生按实习计划依次轮转完成各部门的临床实习内容和考核任务。研究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加入小组学习、读书报告、康复技能竞赛等多种教学模式,强化主动学习、临床思维及团队合作能力,具体方法如下:①小组学习:带教老师负责组织部门内学员成立学习小组,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及治疗技术小讲课。通过对实际病例病史、评定结果等资料收集,分析和讨论治疗目标及方案,演示具体技术和方法,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②读书报告:学生针对临床困惑,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思路和经验进行读书报告,老师进行点评和反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增加师生互动,优化学习效率;③康复技能大赛:科室统一组织开展实习生技能评比赛,学生以学校为单位组织队伍参赛,每队指定老师带队指导和赛前培训,通过竞赛检验学生临床病例分析、实践技能水平和康复知识面;④规范考核机制:建立考核管理档案,包括部门阶段性考核和结业考核结果,同时记录实习生小组学习、读书报告和技能大赛活动参与表现,进行多维度考核管理。

1.3 评定标准 ①临床考试:2组学员均在实习之初进行摸底考试,实习结束时完成结业理论和操作考试。理论与操作考试题目均从康复医学科题库中抽取,难度系数基本一致,考试分值均为100分。操作考试按统一标准打分,取多位评委的平均分。②调查问卷:结合相关临床教学管理文献[5-7],设计出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问卷调查表,分为《实习生自我能力评测表》和《教学满意度调查表》。每张调查表各有10个小项,每小项内容均填写0~10的数字评分:0分代表最差,5分代表一般,10分代表最好,两表总分均为100分,详见表2。在结业考试后统一不记名发放问卷调查表,要求实习生据实完成。

表2 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问卷调查表

注:各项评价分值:0分代表最差,5分代表一般,10分代表最好;自评和满意度调查分别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考试结果 2组学生入科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结业理论及操作成绩均较入科理论成绩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的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入科及结业考试成绩比较分,

与入科理论成绩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2 调查问卷 在结业考试后共发放调查表207份,有效回收207份,回收率100%。研究组自我能力评测结果和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调查问卷结果比较分,

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康复医学科之一,我科每年承担大量进修实习学员的临床教学工作。我们不断探索、实践,针对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规范化管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1 建立健全教学规章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8]。结合康复临床教学特点,我科制定出《临床实习分层级教学管理办法》、《临床实习操作管理流程》、《临床实习轮转学习规划》、《实习生考评管理制度》、《实习生考勤管理》以及《实习生工作职责》等一系列康复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相关人员职责,规范实习教学行为,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和安全。

3.2 完善岗前培训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岗前教育,内容包括:①熟悉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②提前公布教学计划、方式及考评办法,让学生事先明确实习内容和目标;③开展医疗风险防范和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④完成摸底理论考试,强化学员学习意识,亦可了解实习生前期康复理论水平,为教学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3.3 制定学员考核计划和实习进度管理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和测量手段[9]。分析学生成绩变化,对探索和完善康复治疗专业的临床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年度整体教学计划,制定实习生考评方案和实习轮转学习进度表。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时间节点都由老师和学生签字确认计划进度和中期部门考评情况,形成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老师和实习生三方认证体系,可有效提升教学计划执行率和监管力度。

3.4 建立丰富多样教学管理模式 研究组结业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分析原因如下:①读书报告教学重视临床循证思维能力培养,可充分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养成正确、高效的临床思维习惯[4];②小组学习模式增强了临床导师的主动参与,老师需要更投入教学,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主动联系,形成了良好的日常学习氛围,从而避免了传统教学下学生被动学习,过于依赖老师讲授,无法主动学习的问题[10];③临床技能竞赛调动了学员和老师参与积极性和竞争性,赛前强化训练锻炼巩固了所学知识,竞赛过程增强学员心里素质和实践能力,比赛结果检验了学员实习成绩,促进了身心的全面的发展[11];④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培养了学员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实习生能切身感受到进步和乐趣,学有所得才能增强学习自信和就业自信,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满意度,最终改善本专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5 重视教学质量管理 临床实习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康复教育质量和学科的未来发展[12]。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需要全面客观的信息数据作为循证依据,整体教学设计及考核管理机制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小组学习、读书报告和技能竞赛等不同学习形式收集质控数据,形成有效监管机制,进而促使老师加强教学监管,学员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能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整体康复意识“康复治疗师”,从而避免成为康复流水线上的一个“康复技工”[13]。

3.6 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①带教老师时间和精力有限,特别医疗高峰期,不仅需要处理大量日常医疗工作,还需要安排教学时间,很难兼顾全面教学和正常医疗工作秩序;②每个老师在教学能力、临床经验和带教意识的不同也会影响临床带教效果;③实习生学历层次、技能背景不均衡,各校实习报到时间各不相同,造成教学计划制定的困难。

临床教学管理不是简单的做最终评价,而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及其评价指标[14]。

猜你喜欢
结业实习生教学质量
中华诗词学会作风建设培训班结业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基地联合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联考的探索与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泉州市新型职业女农民(泉港家政)培训班结业
2019年拉美西语国家热带花卉园林景观研修班结业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