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教学的横向拓展与纵向辐射

2018-11-02 09:01李泽民叶成珠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

李泽民 叶成珠

【摘要】横向拓展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视野;纵向辐射则能增加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厚度,尤其是在某一知识点强化训练或专项能力系统训练上,纵向辐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它的一大亮点就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为教学中实施横向拓展与纵向辐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横向拓展 纵向辐射 语文学科素养 统编教材

在不久前的一次语文教改沙龙中,一位经验丰富的一线语文教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会教语文的老师能把全册课文甚或整个学段课文串起来教,让学生感到整本语文书(或整套语文教材)就像一座语文大厦,而每一篇课文则是这座大厦的一砖一瓦,是这座大厦的有机构成,呈现出整体感:不会教语文的老师呢,就篇教篇,把一篇篇课文教成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孤章寡文,透露出割裂感。”笔者对这位“老语文”的话深有感触,学生学习语文就应当注重由此及彼、融会贯通、迁移延展、前后勾连。倘若学生发现不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自然、语文与社会的联系,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语文能力的培养便会落空。尤其是2017年9月开始使用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它的一大亮点就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为教学中实施横向拓展与纵向辐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横向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将全部精力放在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和分析上,很容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的思维特点,限制了教师的文化和学术视野。为此,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实施横向拓展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视野。

例如,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一课,这首儿歌由4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和“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和“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了解量词的正确使用”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教学时的难点。教学常用量词“只、个、头”时,我先指导学生们练习熟读儿歌,然后让他们用上这些量词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一要求既激发了他们的表达兴趣又调动了他们的生活积累。有的说:“秋游时,我看见农民伯伯牵着一头牛”:他的同桌马上补充:“秋游时,我们看见农民伯伯牵着一头牛,后面还跟着一头小牛”:有的说:“我家养了两只宠物兔”;有的说:“上学路上,我看到一个大哥哥帮助老大爷推车”……而教学“群、堆、颗”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指课件):同学们,图上有几只小鸟?

生:一只。

师:图上有多少只鸭子呢?

生:很多只。

师:很多只鸭子聚在一起,我们就说——

生:一群鸭子。

师(指课件):看来,很多事物聚在一起,才能叫“群”。我們看,图上画的是——

生:一群小学生……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或情形能用“群”来叙述呢?

生:冬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生:一群光着屁股的小男孩在小河里玩耍嬉戏。

师(指桃和杏子图):同学们,你能用手指一指哪是桃、哪是杏吗?

生(指图):这是一个桃,这是一堆杏子。

师:你还发现生活中什么也是成堆放着的?

生:一堆煤、一堆沙子、一堆稻谷、一堆土、一堆石头……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群”和“堆”这两个词,“群”是用于聚集在一起的人、动物等,而且这些人或动物可以是走动着的。“堆”一般用于堆积的东西,也可以用于围聚在一起的人,这是含有一个挤着一个的意思,是不走动的。说话时,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准量词。

(出示图片:左侧是一个苹果,右侧分别是一颗黄豆、一颗珍珠、一颗葡萄、一颗红枣。)

师(指课件):同学们看一看,黄豆、珍珠、葡萄、红枣和苹果相比,为什么说“一个苹果”,而说黄豆、珍珠、葡萄、红枣时用“一颗”呢?

生:苹果比黄豆、珍珠、葡萄、红枣都大。

生:黄豆、珍珠、葡萄、红枣都是圆形的。

师:学生们真聪明,我们说一些圆形和粒状的实物时,要用“颗”。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能加上动作说说吗?

生(用手比画圆圆的苹果样):苹果大大的。

生(大拇指和食指靠拢,形成一颗枣子样):枣子小小的。

配上动作读一读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师(补充一个西瓜的图片,形成西瓜、苹果、枣子三者的对比):同学们看一看,还能说“苹果大大的”吗?

生(摇头):西瓜大大的,苹果小小的,枣子最最小。

通过适时适度的横向拓展,学生不仅积累了数量词,还能学习准确恰当地运用,并把课内学习与课外积累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适时适度的横向拓展还能使小学生在从观察到酝酿再到表达的过程中架起思考与策略的桥梁,提升话语品质。同时,横向拓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二、纵向辐射

纵向辐射既包含同一册教材中课文之间的勾连辐射,也包含上下册、不同年级教材课文之间的纵向辐射。如果说横向拓展能够拓宽语文教学的广度和时空,纵向辐射则能增加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厚度。尤其是在某一知识点强化训练或专项能力系统训练上,纵向辐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统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读好对话”是朗读训练的一个重点。课文中出现的大量的鲜活生动的对话是训练小学生语感、丰富其言语样式、培养其言语习惯、激活其言语思维、提升其言语智慧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以此为重点实施纵向辐射,实现课文之间的融会贯通,辐射全册教材。纵向辐射不仅使小学生“读好对话”这一语文能力得到有效落实,而且让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地穿行在语言文字的丛林之中,收放自如地徜徉于全册课文之间。形象地说,“读好对话”这一语文能力就好比是一根红线,“含有对话”的课文就像一颗颗珠子,教学时,教师巧妙利用纵向辐射引导学生用这根红线把那些原本散落的珠子串成一串,形成群文,在互文对照与高度综合中,学生“读好对话”这一语文能力就不会流于肤浅、单薄,而会更加厚重、丰满、扎实。如教学《咕咚》一文时——

师:一个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这突然传来的“咕咚”声吓坏了胆小怕惊的兔子,它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

生: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师: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表现怎样?

生:它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师:狐狸、山羊、小鹿呢?

生: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师:野牛拦住大象问——

生:“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师:大象说——

生: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师:野牛拦住大伙问,大伙都说没看见。最后问兔子,兔子说——

生: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它们的对话,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它们不同的性格。

(生读后交流)

生1:我从“它一边跑一边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看出兔子胆小、怕惊、多疑。

生2:小猴子性急好动,喜欢耍闹。它是“大叫”,连说了两个“不好啦”。

生3(补充):兔子感到害怕,自己跑掉,而小猴子边跑边大叫:“大家快跑哇!”我看出小猴子对大家很热心。

生4:野牛性格沉稳,遇见敌害时毫不畏惧。他问大伙:“‘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师:大象呢?

生5:大象温顺友善。野牛问他看见“咕咚”吗,他回答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师:文中“对话”部分非常生动,不仅写出了它们的语言,还能从中读出性格。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哪些文章与本文相似呢?

生1:《动物王国开大会》与这篇很相似,對话很有趣,老虎是大王性格,发号施令:狗熊做事马虎、不细心,大大咧咧、简单粗暴:狐狸和大灰狼心思细腻,精于算计。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把相似的课文联系起来了。请大家把这两篇课文放在一起读一读,体会“对话”的作用吧!

(生互文对照朗读、感悟)

生2:《语文园地五》中的《狐狸和乌鸦》与这篇也很相似。对话生动,从中能看出狐狸阴险狡诈、花言巧语、不择手段;乌鸦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师:好,请同学们把这三篇课文放在一起对照着读一读,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对照朗读后交流)

生1:“对话”能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生2:“对话”能使人物的特点更突出、性格更鲜明。

生3:课文中有了“对话”,读起来更有趣,更像故事。

生4:第14课《要下雨了》中也有很多对话,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之间的对话特别有趣,不仅对话生动,我们还能从中学到好多关于天气的知识呢!

通过这样的纵向辐射,每册教材中的语文学习重难点就可以更好地得到落实。上述案例仅举了在同册教材中纵向辐射的例子,随着年级、学段的增长,我们还可以引领学生在不同年级甚或整个学段教材中纵向辐射、自由穿行,汲取语文营养。正如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所言:“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从学生成长与发展历程来看,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一生。统编语文教材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情况,进行了细致地调查总结,让“课改”的经验,包括这些年提出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沉淀下来。统编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和创新编排,为我们在教学时实施横向拓展与纵向辐射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语文教学中,教师自觉进行适时适度的横向拓展与纵向辐射,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教材的统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要素的贯通能力,尤其是对从小培养学生的策略性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
把握好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脱离“拼音”拐杖,突破识字难关
“分角色朗读”的七大策略
基于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
谈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亮点
用德滋润儿童心灵,用法护佑儿童成长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