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创新创业训练研究与实践心得

2018-11-05 09:57谢秀红
科教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服装专业高职教育创新创业

谢秀红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是社会对现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本文从当代服装专业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入手,分析了高职服装专业创新创业训练思路和实施方案,结合本学院服装专业创新创业训练教学改革取得的工作成绩,提出了高职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服装专业 高职教育 人才模式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8.015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and trends of society for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mode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garmen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lothing major, and puts forward a new way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innovative talent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lothing specialt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form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in the college.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lothing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mode; talent cultivation

1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形势

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升级的迫切需要。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

服装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应用新型人才。广东省是服装大省,服装行业具有产品周期短、更新快、市场变化紧密的特点。服装企业通常喜欢选择理论基础好、动手实践能力强和市场嗅觉敏感的优秀毕业生,快速适应企业与市场的步骤。

2 服装专业创新创业训练思路和实施方案

2.1 创新创业改革思路

总括现有广东省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训练的研究与实践经验,以我校服装专业为研究对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训练为切入点,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工作室制”的培养模式,以专业项目为核心,以专业素质为支撑,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结构体系。从内涵建设上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有效提高高职服装专业创新创业整体教学质量。

2.2 改革高职服装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根据职业岗位的培训要求,对各种资源和要素进行协调优化。成为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注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强化专业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2.3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

要合理安排好服装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拓展课程之间的关系,安排二者的课时比重。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创新成为服装设计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激发学生对服装工艺知识技能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注重求异思维。创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定期举办服装作品展示、专业讲座、艺术沙龙,共同探讨专业学术。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2.4 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1)建立校内外创业实训基地,多渠道设立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点在实践应用。学校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校内外创业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实操项目,同时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社会服务,既满足了学用结合的教学目标,又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应用推广提供操作平台,达到教学能力、科研开发、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的效果。为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使学生能够学习理论知识,实践创业。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2)组建学生创新核心团队。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成立了礼仪、模特队、手语、辩论、街舞、武术、心理、跆拳道等协会。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作品展览和专业技能比赛,例如“挑战杯”、“众创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积极设计富挑战性的综合任务,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战能力。鼓励学生建立创新小组、社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与他人协作和沟通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潜能的发展。

(3)企业为学生设计作品命题。服装专业应探索将毕业设计推向校外的实践,将作业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模式,由企业人员命题,学生进行设计制作,将学生设计作品与企业产品相结合,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应用技术,服务于实际,好的作品被企业采用并接受市场检验,力争实现设计作品被企业采用的合作双赢。学生的作业、作品设计、毕业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设计作品被企业采用后,学生也極有可能直接被企业聘为设计师。整个过程提高了设计和制作水平,缩短了校园与社会的对接。通过企业命题设计,学会使用公众平台、公众微信、网店、微店等渠道承揽商业设计活动,提供社会服务。

3 服装专业创新创业训练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2016年我校服装专业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第一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验收,服装专业在创新创业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服装专业创新创业训练教学改革工作中,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如下:

3.1 创新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2012年“AKSAK AOKI时尚生活体验馆”、2015年“炫动服饰图案系列”是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年《你型我秀图案系列》、2017《PARTNER手工坊》是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年《服饰图案工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课程,2016年“服装专业创新创业训练研究与实践”校创新改革课题,2017年大学生创业典型个案研究——“极轴”获得 “赢在广州”第六届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创新奖。

目前,我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制定和完善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调研的基础与合作企业、行业、院校研究制定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另外还开展了“品牌运作课程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教改经验和研究成果。

3.2 构建了以“项目导向的校企合作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服装设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立了学院、行业、企业“三方联动”校企合作平台——服装研发中心;以学院服装研发中心为载体,与各服装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促进产品研发、培训鉴定、技术提升等方面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體化教学,校企之间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员工培训、技能鉴定与师资培训、产品研发与产业服务工作,在“专业建设”、“顶岗实习”、“项目导向教学”、“岗位互挂”、“就业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实践。

紧紧围绕珠江三角洲服装产业发展热点和需求,以服装设计项目为载体,与各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构建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导向的校企合作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与东莞惠尚服装有限公司共同为广东高职学生搭建了实用的教学基地。在与企业合作办学过程中,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特色之路。

3.3 构建了“4+1”模块化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办学定位,总结学校自身的办学实践,构建了学校特色的“4+1”模块化课程体系。

“4+1”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内容包括四个显性课程模块和一个隐性课程模块。四个显性课程模块即通识教育、职业能力、职业平台和职业能力拓展等,一个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隐性课程模块。该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是开发针对主要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关键是要做好相关职业岗位及所需知识、素质、技能的调研和分析,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活动,以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出服装专业系列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具有鲜明的岗位针对性和职业指向性。

3.4 建立了“以赛代考、以展代考”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和过程考核为基础的课程考核标准,促进学生个性与专能的发挥与展示。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动手技能应用与职业态度等;根据服装专业的特点,采用了教师、企业、专家、学生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法。专业核心课程以成品静态或者动态展示作为考核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型服装设计、设计专业竞赛。我校成功承办了四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服装设计与工艺项目(广东省赛选拔赛)。秉承“艺术与技术结合、设计与制作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以赛代考、以展代考”等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桥梁,教师工作室为载体,企业项目为内容推动校企合作模式改革,以企业项目融合专业课程教学。以教师工作室为载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互利双赢,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专业根据教师的特长成立了8间教室工作室,以工作室为载体进行教学改革、大赛培育和社会服务等功能。

参考文献

[1] 尚慧霞.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科学导报,2014(11).

[2] 许文海,曹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3).

[3] 张洁清.创新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7(21).

[4] 马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科技,2014(2).

[5] 章纬超.基于双视角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创新教育改革——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商论,2017(20).

[6] 雷电.浅析就业需求环境中高职服装设计人才专业素质的构成[J].美术大观,2008(10).

[7] 张丽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5(30).

[8] 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12).

猜你喜欢
服装专业高职教育创新创业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实施合作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