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名人资源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8-11-05 09:57杨慧
科教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杨慧

摘 要 乡土名人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案例教学的重要史料,将教材内容与乡土名人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学生更为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文化背景下,唤醒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深刻领会蕴含在乡土名人事迹和故事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本文以湖北省的乡土名人资源为例,论析其对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使用的现状、作用等问题。

关键词 乡土名人 历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8.047

Abstract The local celebrity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case teach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conten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is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the resources of local celebrities, and the students' more familiar life scen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re used to arouse the students' love for their hometown. Comprehend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n the stories and stories of local celebrities, thus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local celebrity resources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current status and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local celebrity; historical resourc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关系密切,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过程,具有浓厚的文化印记。而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乡土名人资源,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显示出巨大的渗透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在思政课教学中,准确分析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文化背景,并对乡土名人资源进行再开发,满足学生在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需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1 乡土名人资源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1 新时代背景下的乡土名人资源

乡土名人资源指在一个区域内,来自社会生活不同领域,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历史和现代人物以及在长期弘扬他们的精神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乡土名人遗留下来的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当地的精神文化标记,也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不可割舍的故土情怀。

湖北文化底蕴深厚,曾是我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诞生地,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名人辈出,资源丰富,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的重要史料。近几年湖北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实现湖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着力培养一批文化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把我省打造成为文化人才高地。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开放的程度和范围不断的扩大,社会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紧紧跟随社会生活的步伐,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改进教学方式。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以下挑战:首先,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脱离了生活现实。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授思政课不太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从外界获取知识,不愿意接受说教式的上课模式,而且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发展,重视的问题都是和自己切实利益有关系的事情。其次,教育目的和学生需求两者融和之难亟需解决。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型的关键时期,是由心理不成熟转型向成熟的方向变化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两者没有冲突,问题是怎样能满足大学生的这些需求。最后,教育环境同社会大环境之间的矛盾。社会上的各种风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校园里,学生受到的正确的教育有可能外来观点的冲击,进而产生动摇、质疑。如何弘扬和宣传先进文化和正确价值观,并能细雨润物般地渗透到青年学生的心灵深处,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2 乡土名人资源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1 乡土名人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乡土名人是来自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影响的名人。这些名人不仅受到社会民众普遍推崇与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方历代积淀下来的道德文化、先进文化、榜样文化,是当地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价值、追求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当地一笔丰厚的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只偏重文本资料,常用的名人案例多是来自各界的模范人物,对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资源的开发较少。将大学生长期学习和生活的高校当地或是自己出生地的杰出人物能以恰当的方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机地融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利于打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把理论的观点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加强思想政治课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体现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同时,学生能在熟悉、亲切、感性、具体的乡土文化中,内心与名人言行产生碰撞,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认知。

2.2 将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渗入思政课教育,激发大学生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既具有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思想品德素质。教师有意识地将乡土名人资源引入思政课教学,结合学生的专业需要、兴趣爱好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挖掘名人资源中包含的革命传统精神、人文精神、科学创造精神、实践精神等。

通过初步了解湖北地区的名人名家,增加对家乡的热爱。了解湖北的革命家,以李先念、董必武、刘华清、项英、徐海东的革命生涯为例,感受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家乡的感情;了解湖北的作家,以曹禺、姚雪垠、徐迟、刘醒龙、方方的创作经历,感受他们逆境中坚持创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了解湖北的著名科学家,地质力学理论创始人李四光,药物化学家薛愚“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任新民等,学习他们的爱国热忱、严谨学风、高尚品德,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湖北的文化名人,以王葆心、张知本、黄文弼、闻一多为例,他们在文教兴革中从派遣学生的身份,走上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殿堂,培养学生不断求索的精神。这些名人资源不仅是湖北的金色名片,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文资源和精神财富。

乡土名人资源的导入将思政课教学模式、学生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人们通常对出生地、长期学习生活过的地方有着深刻记忆和特殊情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乡土名人文化资源,加深了大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同时名人资源中蕴含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情,最终达到思政课教学的目的。

2.3 开发乡土名人资源,转变学习方式

目前大多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仍然以单一被动的教与授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对思政课感到枯燥、乏味,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思想政治课中乡土名人资源的利用,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可行性。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教师选择的代表性名人案例为主线,通过对案例相关资料的收集、归纳、分析、讨论、交流等环节,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实现理论知识向行为能力的转化。

3 乡土名人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着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统一性、政策性,无法兼顾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无法顾及各地区、各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将乡土名人资源融于思政课教学能解决这一困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得更紧密。教师以名人资源作为案例使用时一般会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选择,除此以外,具体使用时还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原则:

3.1 因人而异的原则

即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的名人资源在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学生的思想水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均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利用乡土名人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大学生的这一年龄阶段比较特殊,一方面对对人生和未来充满期望,渴望获得成功,大展宏图;另一方面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又存在很多无奈。在选择乡土名人资源时,让学生们了解这些名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面对这些人生困惑,通过名人事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学生在思政课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获得放飞人生梦想。

3.2 因学而异的原则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其特点来选择乡土名人资源。大学期间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领域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并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在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关专业领域里选择名人资源,让学生能感受到这些名人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并对从事该职业所具备的职业素养有进一步认识。基于专业的同一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获得他们的认同。

3.3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

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问题,教师在选择乡土名人资料时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一增加教学资源的主体开发意识,教学资料需要教师长期的收集并融入教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适合个性化专业发展。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反思性思考,不断地建构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性框架,课程的生成者、创造者。二是对运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长期以来,名人资源资源的开发中偏重文本资料,如已有的课程资源、教材,选用名人资源的内容、角度都很相似,使得教学模式和内容都很单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在内容上和模式上可以创新。例如内容上增加一定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研读案例的兴趣。教学模式上可以选择选择的开放性的案例资料,让学生长期连续关注同一人物,并与时俱进地赋予案例相应的价值观和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湖北名人》序[J].湖北社会科学,2012(4):93-93.

[2] 趙东.思政课实践教学“乡土化”路径探寻[J].新西部,2013(22):141-141.

[3] 何国焕,朱建良.历史名人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115-11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