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变革研究

2018-11-05 09:57万国
科教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变革互联网+互联网

万国

摘 要 在“互联网+”制造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也应该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变革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互联网+”、艺术设计教学之间存在的关联,来完成教学内容、管理机制和教学方式的建构。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艺术设计 教学 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8.057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Internet plu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art desig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lso use the Internet thinking mode to chang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the reform of art desig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 and art design teach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completed.

Keywords Internet +; college art design; teaching; change

高校藝术设计属于应用型学科,要将设计理论与社会实际需求进行结合,才能产生相应的产业价值。因此对于在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学理论、教学方式和实践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设计人才。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以达到艺术设计教学的创新目标。

1 “互联网+”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主要特征

1.1 “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特点

高校“互联网+”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利用互联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完成资源整合,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互联网+”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能够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引入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程内容。同时“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需要的内容学习,并通过互联网完成信息的互动交流。因此“互联网+”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将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互联网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完成艺术设计教育生态的改革。多种教学信息资源的互动与连接,可以有效推动艺术设计的社会化发展。

1.2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主要特征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建筑、生物、环境和人文等学科有着广泛关联。例如:在艺术的环境设计方面,需要涉及到文化底蕴、地质地貌、植被种植和水体元素等多方面内容。艺术设计教学只有对各个学科的知识点进行简要讲解,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设计中遇到的技术与审美难题。而在产品的造型设计方面,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则要对前沿的市场产品信息进行介绍,还要对相应的材料材质、设计结构和施工工艺等进行讲解,才能完成产品的造型设计要求。因此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常常需要涉及到其他的课程内容,从而建构其学生完善的设计知识体系。而互联网信息平台存在着海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课外资源和社会资源等,通过“互联网+”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完成资源整合与效果发挥。

2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融合

“互联网+”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是将信息技术和艺术设计互相融合的教学理念。传统的认知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因此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连接的关联主义理论,成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信息与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式。当前艺术设计教学只有完成资源的获取、整合、交流与应用,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文科、理工科相融合的交叉学科,在艺术设计中需要用到多种学科的知识。但由于各个学科知识体量的庞大、内容复杂,因此要对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内容进行节点分布,并将具有关联性的教学资源进行连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进行内容的总结。教师可以通过云计算信息存储平台,能够完成教学资源的存储与下载,并对相应的信息链接进行访问。而且所有信息都可以分解为小结构信息,来满足高校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从而完成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创新。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变革

3.1 “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到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拥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只有完成对教学资源的组织与整合,并将相应的教学信息进行简洁传达,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专业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并对不同教学资源进行分类与管理,才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共享。“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中,主要包含计算机设备、网络教学与应用接口、信息数据库和教学软件等。其中计算机设备为互联网教学的硬件平台,能够为软件运行提供相应的计算环境;网络教学与应用接口主要方便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活动,并提供信息传输的通道。信息数据库主要存储海量的教材、图书等数据资源,教学软件则可以帮助教学完成教学文档、课件等内容制作,以及实践教学等课程内容的开发。

3.2 “互联网+”教学情境的创设

“互联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包括虚拟情境、现实情境两方面内容。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PPT课件等虚拟化设备,来向学生传达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利用的兴趣和欲望,使得学习过程水到渠成、充满情趣。虚拟技术创设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利用音频传输、视频协同等网络信息技术,来完成虚拟环境中的情境模拟。或者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观看,并通过网络进行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获取与存储。

3.3 “互联网+”艺术设计教学资源与课件的制作

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主要包含理论内容、实践内容两部分,其中实践课程需要结合社会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与信息交流。互联网信息平台中包含着海量的教学素材、视频资源等,教师可以从网络中下载需要的教学资料,制作成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还可以通过建立文档和链接等,对相关联的教学内容进行存储与浏览。而且在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课程中,教师要重点讲解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内容,并通过相应的教学课件进行展示。而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由于高校艺术设计属于理论与想象并重的学习内容,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通过三维建模、视频等视觉化教学内容的制作,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4 “互联网+”艺术设计教学活动策划

在艺术设计教教学活动的策划中,要根据艺术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新颖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然后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来安排艺术设计的实践。在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辅导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解答实践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也要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中,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与网站链接,帮助学生完成小组的讨论学习。

3.5 “互联网+”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互动

“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教师在其中只扮演引导与监督的角色,其可以通过新颖的问題答疑,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来对相应的活动流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并纠正错误的学习内容和观点。学生也要通过微博、微信和论坛等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内容的沟通与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线上的问题答疑与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直播平台、QQ、线上论坛等,进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并通过评论或留言的形式进行互动。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与艺术设计师、社会企业进行课程交流,探讨学习中遇到的设计难题,从而完成艺术设计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融合。

3.6 “互联网+”艺术设计教学与学习评价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方式来完成教学与学习效果的评价。对于艺术设计教学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网络测评、教学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等内容,网络评价的方式也具有多样化特征。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虚拟的教学与学习效果评价平台。该虚拟平台可以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等评价,还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互动交流次数和实践成果等评价,并将最终的评价结果进行分类与存储。或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填写相应的评价表格,来对教师的艺术设计教学进行打分。通过“互联网+”艺术设计教学与学习评价平台,能够方便完成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价,以便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4 结语

互联网络中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作为文理工科相融合的交叉学科,需要将相应的教学设计理论结合社会实际,才能够实现教学与管理机制的变革,才能够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志鸿.浅谈互联网+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6).

[2] 薛巍.“互联网+”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方向课程教学模式与改革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6(6).

[3] 张娜娜.论“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J].艺术科技,2016(4).

[4] 吴国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设计艺术教学变革探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猜你喜欢
变革互联网+互联网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