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创新研究

2018-11-05 09:57黄晨
科教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创新

黄晨

摘 要 初中英语是每一位学生正式接受规范系统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在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现状以及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分析,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重新解读翻译教学法,旨在改进翻译法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 翻译教学法 初中英语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8.070

Abstract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is the initial stage in which every student officially accepts standardized systematic English learning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each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career. This paper reinterprets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and combining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translation method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nglish learning.

Key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 junior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on

1 初中英语教学法应用现状

第一,教学法单一,以教材教师为中心。传統的教学法应用较多,其中,翻译法、情景法、任务法是三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法。相对而言,听说法、交际法等强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法应用较少。这与我国人口压力、升学压力以及教学体制的不完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教师教学方法应用的个体差异较大,缺乏针对性。一些年轻的教师通过培训学习能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采取较多的教学方法。但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往往安于现状,很少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措施,教学方法单一,思想保守。

2 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2.1 性格内向

初中生处于12~15岁年龄阶段,该年龄阶段的学生从心理发展的阶段来看处于同一性混乱,缺乏对自我正确的认识。初中生在这一时期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性格,其中一种便是性格内向。而英语的学习恰恰要求学生要大胆的读和说,要有勇于试错的精神,一味的沉默和退缩只会压抑自己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英语便成了负担,学习一旦缺乏兴趣即缺乏内在动机就会变得枯燥和乏味,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2 学生逆反心理明显

由于教师缺乏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对学生缺乏应有的了解和关爱,或者不尊重,进而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并产生叛逆的心理和行为,由此转向对英语反感。

2.3 缺乏必要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技巧和调控方式,其中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等。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的理念,教学不在是强调教师中心,而是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策略进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 翻译教学法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1 使学生陷入使用英语的危机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理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教师教授英语亦然,教师在教授知识之前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一味的知识灌溉。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法,测试法,情景法等使学生陷入使用英语的危机。

例如:教师在讲授“there be”句型之前可以设置一系类的中译英翻译题:

①墙上有一幅画。

②桌子上有一台电脑。

③床上有几本书。

④书包里有钥匙。

⑤铅笔盒里有橡皮擦。

学生不难发现以上5个句子虽然要表达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句型是一样的。教师不能立刻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陷入英语运用的危机,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在适当的时机才启发。

3.2 创设使用英语的情景

语言从交际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工具,它的使用绝对离不开特定的情景。在特定情景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有助于学生准确的理解语言进而达到掌握语言的程度。

例如:教师在讲授语调时。

Boss: You must come to my office at two oclock.

Staff: OK, I will. ↘

这里的降调可以配合肯定的表情,体现下属对上司的绝对服从。

Wife: you must clean the room right now.

Husband: OK, I will. ↗

这里的声调要配上丈夫不情愿的表情。

所以英语的使用绝不是孤立的,他必须和特殊的情景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意义。

3.3 在阅读时,引入意群划分的概念

在英语考试中,阅读往往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分析语句。在翻译长难句时,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必须稳扎稳打,在理解每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去理解整个句子,绝对不能囫囵吞枣。在分析语句时,首先,要求学生做意群的划分;接着让学生尝试独立翻译每一个意群;最后,整体翻译。

例如:

①You need to set aside some time/ each day /even if it is only half an hour/ to learn and practice English.

你需要抽出一些时间/每一天/即使只有半个小时/去学习和练习英语

翻译:你需要每天留出即使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和练习英语。

②As a new student, /you should know /the library collection of a school/ is largely connected with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hough a small collection of leisure reading materials /is also maintained.

作为一名新生/你应该知道/一個学校的图书馆收藏很大程度与学校的课程关联/即使小部分的兴趣阅读材料也存在

翻译:作为一名新生,你应该知道,除了小部分兴趣阅读的材料外,学校图书馆的收藏书籍很大程度上是和学校课程紧密相连的。

③Those /in favor of euthanasia argue that/ a civilized society should allow people to die/ in dignity and without pain/ and should allow others to help them to do so /if they cannot to do it all by themselves.

那些支持安乐死的人认为/一个文明的城市应该允许人死/有尊严没有痛苦/并且应该允许他人能够提供帮助/如果他们自己不能做到

翻译:安乐死的支持者认为在文明社会里,应当允许人死得有尊严且无痛苦,并且允许有人能够帮助他们,当这些人无法独自结束他们生命时。

3.4 在英语写作中采用句型多样化的模式

句型多样化是指句子的结构模式不一样。虽然说英语的基本句型只有五种,即(a..主+谓b..主+谓+宾c.主+系+表d.主+谓+宾+宾补e.主+谓+间宾+直宾)。但是由这基本句型演变的句式却不计其数。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称做主语;同样的谓语动词,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动词甚至动词短语;其中的转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变句子开头。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倾向于用人称代词作为句子的开头,如 People,We,I,He,They,He, She等。但这种开头所表达的意思主观意识太强,这和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区别。试比较:

A. We have fifteen students in our class.

B.There are fifteen students in our class.

如果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哪一个更地道,我相信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第二句。但是如果让他们去翻译“我们班有十五位学生”,大多数同学的答案会是第二句。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通过改变句子的开头,可以增加文章的灵活性。因此,在写作课堂上,教师需要多安排同义句的翻译练习,然后在写作中要求学生刻意地使用。

(2)将连接词贯穿全文。很多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喜欢“一逗到底”(全文只有一个标点符号),全文也没有连接词,究其原因,这和汉语的使用习惯密不可分。众所周知,汉语习惯使用短语并列,其中逻辑关系和主谓关系往往不明朗,需要读者自己去领会。但是相比较而言,英语是一类非常严谨的语言,其中清晰的逻辑关系和主谓关系是依靠使用关联词和连接词等来实现的。所以为了避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句子松散以及语法错误,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使用关联词和连接词等。

(3)长短句交替使用。长句和短句是以句子的字数多少来区分的。在句子长短的问题上,学生往往会陷入两个极端,一种是全文都是短句,直截了当,句子一般比较简洁、明快、有力,但不利于表达复杂的语义内容;另一种是全文都是长句,较多地使用独立主格结构以及从句,所以句子比较精确、严密,但使用起来不够活泼简便。所以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最好长短句交替使用。这既体现了节奏上的要求,也是意义上的需要。

(4)灵活使用倒装结构。英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假如将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放在主语之前,这种语序叫倒装。倒装既是一种语法手段,也是一种修辞手段,用于表示一定的句子结构或强调某一句子成分。在英语写作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使用倒装句从而增强句子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例如让学生比较下列句子的生动性:

A.I have never eaten chocolate sundaes.原句 (Never have I eaten chocolate sundaes.倒装句)

B. The head teacher came then.原句 (Then came the head teacher.倒装句)

总而言之,英语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英语写作时,学生需要合理地选择句式,灵活地运用连接词和关联词,长短句交替使用,并且适当选用倒装结构等,从而通过不断地练习构造各种各样句式,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三年的时间,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有效地使用翻译法,使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在翻译、阅读理解和写作中。当然,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一种教学法肯定是不够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从而使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郇沭南.翻译法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17(1):72-73.

[2] 刘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调查[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学创新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