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白”之间寻找平衡
——白板使用的冷思考

2018-11-06 05:49费凤霞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板演白板电子白板

□ 费凤霞

白板的使用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在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是课堂改革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方式之一[1]。它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更是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的变革。电子白板具有互动性、交互性和灵活性等多样化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因“白板”而变得丰富多彩。但在实际教学中,白板被大部分教师视作“电子黑板”,教师被多媒体所累,学生成了多媒体的观众。有时,华丽的白板画面冲淡了教学的主题,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中过多地使用白板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冲击了课堂教学[2]。

电子白板的介入占据了传统黑板的一半,一黑一白两块板面同时呈现在学生眼前[3]。随着黑板被忽略甚至完全被白板所代替,不禁引发笔者的思考:黑板真的要从教室里消失吗?用白板能够完全取代黑板吗?两板并存,到底是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抑或是二者完美的结合呢?

一、有了白板,勿忘黑板

从黑板到书写白板,从书写白板到电子白板,从电子白板到交互白板,白板教学为黑板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4]。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白板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白板教学有以下优势: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有利于学生技能的训练和思维的发展。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先进,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也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将白板引入课堂后完全忽视黑板的存在,导致“有”了白板,“忘”了黑板,是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导[5]。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科学地、合理地、有针对性地使用白板,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数学教学中的板书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充分协调师生互动、启迪学生思维,对学生起到指导示范作用,可以给学生留下理解新知的时间,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促进师生情感交流[6]。在教学时,板书会让学生感觉亲切,教师板书的过程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启发,有时更能让学生记住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随时记录学生的新想法,可生成课堂资源。当连精美的文字板书也被“电子板书”所取代,难以呈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和思维的演变过程,学生看过却记不住知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7]。

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板面”被誉为一节课的“微型教案”,浓缩了一节课的精华。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因时板书、因需板贴、因势板演,物尽其用,让黑板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一)因时板书

学者王松泉曾提出:科学高效的板书,一定是“明要求,做到书之有用;抓重点,做到书之有据;选词语,做到书之有度;定形式,做到书之有条;排次序,做到书之有时;留余地,做到书之有择”。课堂教学的板书要把握时机,板书也需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自然”即顺应学生的需要,而非教师的需要;顺应“数学”的需要,而非凌驾于“数学”之上的需要;富有直观性的板书,能代替或者再现教师的演示过程或学生的操作过程,启发学生思考[8]。

例如程老师上二年级上册“九九乘法表”时,在师生一起互动探索中归纳整理学过的所有乘法口诀,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程老师清晰、美观、工整、不同颜色标注的板书,不仅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每写一个算式,学生印象深刻,自然将这些乘法口诀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自然而然地编写了九九乘法表,而且学生通过黑板上的板书,找出了九九乘法表的很多规律。

好的板书行为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课堂只有将“有声的讲解语言”和“无声的视觉语言”有效结合,才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即使有了白板,也不应冲淡板书在数学课堂上的地位。

(二)因需板贴

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室用原来黑板一半的位置安装一体机,另一半位置仍然保留原来的黑板,不使用一体机的时候,可由自由推拉的活动黑板覆盖它。这个设计很合理,既吸收了现代科技成果,改进了教学条件,又避免了它的不足,保留了黑板的优势。而且黑板带磁性,除了板书,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还方便板贴各种图形、图案,展示学生作品等。

我校程老师上“分桃子”这一课时,板贴实物图贴,激发了学生兴趣,促进了师生情感交流,使平均分的不同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体验到了平均分的多样化。通过一次次的板贴,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

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展示学生的作品不仅方便易行,更容易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学习方法。我校郑老师上“认识方程”这一内容时,让学生上台板贴自己独立思考的答案,台下学生对板贴内容进行评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三)因势板演

教学中不仅有教师的板书,“学生板演”是学生进行学习实践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教师板演的重要性,而淡忘了学生板演的作用。其实,让学生板演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某一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执教二年级“进位加法”的练习内容时,我让“学困生”板演,由“学优生”做小老师批改和点评。有时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情境,打破预设,对于一些计算类的稍难题,请“优秀生”板演作示范,再请“学困生”上台板演,这样既保护了“优秀生”的积极性,又落实了对“学困生”的帮助。因此,教学中学生的板演不可小视,当然教师也必须板演好课堂教学内容。

总之,适度板贴、适量板演和朴质的板书,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探究。

二、在黑板与白板之间寻找平衡

有了白板,别忽略了黑板。我们不应该盲目夸大一种教学媒介的作用,也不能随意否定另一种教学媒介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切感受到黑板与白板的不同功用,许多教师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相结合,巧妙地将白板的高效使用和黑板灵活运用相结合,很好地发挥了黑板和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用白板创设情境,用黑板展示框架

笔者在上二年级上册“2的乘法口诀”新授课时,用多媒体创设分筷子活动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贴学生分的过程和分的结果,进而引出含2的算式,这些算式就是2的乘法口诀。整节课的板书如同一根线,不管情境内容让学生的思绪“飞”得多远,总能及时将学生的思维与一节课的乘法口诀联系在一起。

(二)用白板巩固练习,用黑板突破难点

我校邓老师上一年级下册“填数游戏”教研课,邓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九宫格,在要填的空格处贴上小动物,通过小动物找家情境引入游戏规则。在板书过程中邓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游戏规则,让学生明确题意,理清了这堂课最难、最易混淆的知识点,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而用白板设计了分步闯关游戏,变枯燥的计算练习为愉悦的过关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练习效果,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和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

(三)用白板动画演示,用黑板回顾梳理

我校徐老师上的二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教研课,用白板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了校园内常见的平行四边形,视频播放平行四边形如果对边不相等会是什么图形,对角如果不相等会变成什么图形,强化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而整节课的板书就是这节课的提纲,这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框架结构一目了然,最后通过整洁有致的板书跟学生一起梳理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板书作为回顾这一节课所学知识的提示,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

总之,白板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巩固运用,加以适当的练习。黑板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构建教学线索,建立知识框架,方便课堂交流,使整堂课“形散而神不散”。

综上所述,无论是传统的黑板还是现代的白板,各有利弊。教学实践证明,板书不会“下岗”,黑板和白板犹如双璧,在教学中焕发着各自的魅力。为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教学中我们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介,处理好白板与黑板的关系,扬长避短。

猜你喜欢
板演白板电子白板
数学课堂学生板演的作用及基本形式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希沃白板 助力英语课堂
利用电子白板突破初中化学教学难点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白板奏出识字教学新乐章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构建小学高效课堂
希沃白板在初中生物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板演问题的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板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