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势得民心,势在必行

2018-11-06 04:38晨光
时代报告 2018年2期
关键词:党和人民宪法人大代表

晨光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草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我们党治国理政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是我国法治实践的一条基本规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分别进行了5次修改。通过修改,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实践证明,及时把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上升为国家宪法规定,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成功经验。

“现行宪法是一部好宪法,同时,宪法也要与时俱进。”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表示,这次修宪有一项重要原则,即不大改,这是因为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全国人大代表、司法部原副部长张苏军说,修改宪法有助于完備国家法律体系,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也集中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完全赞同。

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新加入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行长崔瑜表示,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宪法也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九大上已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此次写入宪法,能更好引领全国人民实现新时代伟大梦想。

“这次修改中,印象最深的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人大代表、四川甘孜州州长肖有才认为,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更好地发挥宪法对中国社会的规范和引领,都能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此次对现行宪法的21条修改中有11条同设立监察委员会有关,多位受访人大代表认为,这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福利,确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全方位保证“有权不能任性”。

人大代表、河南上蔡县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看到了修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更具体一面: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宪法。对此,他说,青山绿水是人民的需求。随着国家加大治理雾霾,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在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后,加强生态文明保护会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翻开宪法序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清晰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国家根本法上留下辉煌篇章。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维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权威地位,更好发挥宪法治国安邦总章程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越走越宽广,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党和人民宪法人大代表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道县:学校宪法宣传教育全覆盖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宪法实施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乡两级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生活补助
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部宪法
辽宁贿选
刍议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