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敏:让更多人吃上富硒农产品

2018-11-06 04:38董海燕
时代报告 2018年2期
关键词:郏县河湾贫困户

董海燕

2018年3月8日清晨,丈夫郭亚培给秦丽敏打了一碗荷包蛋,趁着红枣汤,香醇扑鼻。“如果不是今天孩子学校有家长会,公司里三八节活動还等着我主持,他还想带我逛逛商场……”39岁了,谈起丈夫郭亚培的好,秦丽敏感觉自己还像个少女。

在平顶山市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秦丽敏是总经理,主抓外联业务。发自内心地,秦丽敏想做男人背后的女人,可她的男人,却甘愿做幕后英雄,把镁光灯聚焦的位置献给她。

转型

思绪回到2010年前后,秦丽敏和郭亚培是郏县长桥镇上的创业夫妻档。秦丽敏经营着一家影楼,郭亚培掌管着一家餐馆,夫妇俩包罗了远近村民的婚庆一条龙服务。秦丽敏外向活络,郭亚培内敛实干,小日子红红火火。

除了经营生意,秦丽敏家还种植着烟叶和特色杂粮。秦丽敏两口为人放达,为了让乡邻的烟叶都能卖个好价钱,他们免费提供烟叶种植技术和烟叶烘烤技术指导。后来,秦丽敏两口干脆流转了更多的土地,扩大特色杂粮的种植面积……

时间一长,影楼的生意有些顾及不上。影楼新投入了几十万,购置了现代化的摄影器材,业务也正处于上升期。可秦丽敏顾不了那么多了,与丈夫郭亚培合计之后,将影楼转手给了侄女。

饭店还在,秦丽敏两口每天天不亮就得到早市上赶集,购买食材。“有时候他去,有时候我去,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回想起创业之初的艰辛,秦丽敏说,所有的苦和累,熬过去了就不想再提。

改变源自日常的奔波。“在市场上,卖鸡的自己不吃鸡,卖鱼的自己不吃鱼。”秦丽敏说,那一时期,健康食材成了她和丈夫郭亚培最为忧虑的事,转型就此开始。

……

走进平顶山市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的墙上张贴着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各类荣誉证书占满了靠墙的柜子。办公桌前,"郏县新型职业农民"“郏县巾帼创业明星”等数十个荣誉奖牌分外醒目。产品展示柜上,还整齐摆放着箱装的注册为“汝河湾”的石磨黑小麦、谷米、黑花生等系列产品。

这是2018年的3月,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郏县邀请河南省内文艺名家走进巾帼女杰秦丽敏的绿禾农业时看到的一派景象。没有人会想到,几年前,绿禾农业所在地还只是一个饭店,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种植总面积已经达到2160亩,特色谷物1300多亩,富硒林果700余亩。

秦丽敏端出自家产的富硒馒头和黑花生让大家品尝,“这是咱自己种、自己加工、自己销售的产品,现在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条”。秦丽敏说,富硒产品是绿禾农业的最新研发成果,也是市场“爆款”。绿禾农业如今打造了自己的硒科产业基地,采用仿自然生态技术和内源生物技术,将无机硒由农作物自然吸收,从而转变为极易为人体吸收的有机硒。“简单说,富硒产品能够使人延年益寿。”秦丽敏说,“打造健康农产品也是当初从餐饮转型的初衷。”

开拓

如果在夏秋季节来到郏县汝河湾,你会看到田野里一条条小径阡陌纵横,一排排树木硕果累累,一群群鸡鹅追逐嘻戏……绿禾农业千亩果林基地会让人不由得慨叹“风光如画,景色旖旎”。

深秋晴天的夜里,汝河流水的声音悦耳动听,能传数公里,让人想起武侠小说里的“千里传音”。在汝河湾成长起来的秦丽敏夫妇,自小听着汝水秋声的故事长大,“夜里只要一听见河水响,就知道第二天肯定是晴天”。那清澈悦耳的声音回荡在他们青春年少的岁月里,而后陪伴他们成长,成熟。

汝河湾对秦丽敏夫妇来说,有着可资铭记的意义,他们将自己的农产品注册为“汝河湾”。在绿禾农业的加工车间里,石磨机正在工人的操作下嗡嗡响着,黑小麦磨出的面粉源源不断洒落下来,车间里充满新鲜面粉的味道。

秦丽敏说,绿禾在成立之初是没有加工链条的,从合作社到家庭农场,他们主要以农产品种植为主。可是,不形成产业链条就无法控制营收,很多时候被买方市场牵着鼻子走。迎难而上,秦丽敏夫妇干脆开始建立自己的产品加工线,绿禾农业的石磨黑小麦也由此在市场打开了出路。

除了黑小麦,“汝河湾”富硒系列农产品还有谷米、黑花生、黑绿豆、小杂果等数十种产品,远销北京、广东、深圳等地。2014年,绿禾农业被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授予“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荣誉称号,有5名员工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三年后的2017年3月,秦丽敏被郏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巾帼创业明星”称号。在这一年,秦丽敏结识新上任的郏县妇联主席杨智慧。

绿禾农业经营到2017年,在业界取得了一定的声誉,带动了一批乡邻,但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秦丽敏说,最大的瓶颈就在于“资金跟不上”。这些年,为了找资金,秦丽敏吃了不少苦头,“找人借,有信任咱的,也有不信任的”。前些年,为了替换老化的收割机,秦丽敏动员自己的亲朋三户联保才贷下来款项。担保的朋友看银行工作人员到自家查看情况,逐一登记资产,心里也曾一阵阵发虚……秦丽敏看在眼里,苦在心里。

妇联主席杨智慧让秦丽敏感受到大姐般的温暖,有心事的时候,没主意的时候,秦丽敏都爱找杨智慧唠唠。2017年的9月,秦丽敏在郏县妇联的指导下,采取“基地+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与242户贫困户签订了种植协议。绿禾农业基地提供种子、植保等物资,贫困户负责种植高效小麦,待小麦成熟后,基地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绿禾农业的生产车间里,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妇联在您身边,服务随时相伴”。秦丽敏说,郏县妇联的扶持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也切实为自己找到了发展的路子。

愿景

2018年的年初,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郏县,录制秦丽敏发展绿禾农业的历程。记者问她创业过程中是否与丈夫起过争执,秦丽敏笑笑,说两人从未红过脸。在秦丽敏心里,创办绿禾农业,丈夫郭亚培功不可没。不光是丈夫,自己的婆婆也是农活能手。

秦丽敏的婆婆62岁了,仍然在绿禾农业的发展道路上步履不停。“几十上百号工人都能领得住,靠的就是自己苦干,带动别人。”秦丽敏说,“很心疼她,她应该跟着我们享福了,却还这般劳累。”

绿禾农业发展的过程伴随着秦丽敏夫妇的成长。丈夫郭亚培被郏县科技局聘请为特派员,带动三个村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技术指导。秦丽敏说,指导完全是免费的,种子也是免费发放的,将来还要高价回收他们的粮食,为的就是“引导健康”,让全天下人吃上最健康的农产品,这是秦丽敏的初心。

在绿禾农业的千亩果林基地,除草是人工的,谷穗是人工剪的,黑绿豆是人工一茬一茬摘的……连最后提取花生的种子,都是人工一颗颗分拣的。“做事都是凭自己的良心。”秦丽敏说。

在她的愿景里,将来要对绿禾农业的产品进行精准定位,打造专卖市场。秦丽敏说着,眼前似乎出现一个个专卖连锁店遍地开花:“第一层做体验,产品展示,每周要做活动,实行会员制;第二层做品尝,手擀面、粥、馒头等,让大家都来尝尝富硒农产品;第三层想做会客厅,高级会员喝茶谈事的地方。”

富硒农产品的代价高昂,售价也自然要高出普通农产品不少。秦丽敏说,既然要打造全天下人都吃得起的富硒农产品,就会分出散装、精装等不同的定位。除了专卖市场,秦丽敏还想在自家的绿色基地里做农业观光,农家餐厅,“将来绿化搞得好了,还能做个大舞台,给老人和孩子创造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

创业走过的这些年,秦丽敏感到过压力,但也收获了硕果。政府的支持,乡邻的认可,都是秦丽敏最为满足的。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秦丽敏有一个发展计划,她不但自己要富起来,还要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共同走新型职业农民道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今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再加上自己的务实肯干,相信将来俺农民一定有奔头儿!”谈起将来的发展思路,秦丽敏信心十足。

猜你喜欢
郏县河湾贫困户
郏县红牛长成知名品牌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河湾春夕
项链
2019第二届中国郏县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
我就是小小考古迷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河湾之夜
写好郏县如诗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