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媒体“链接”美好未来

2018-11-08 08:05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杨广祥
辅导员 2018年21期
关键词:链接少先队员少先队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杨广祥

本期主题:新媒体应用能力

新媒体一般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它的种类有很多,目前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具体可细分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电子杂志、网络电视、手机短信、手机报纸、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如今,新媒体已成为少先队员了解社会、结交朋友、表达情感和表现自我的主要平台,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也为少先队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渠道和方式。

一、把握新媒体的基本属性

新媒体对少年儿童具有巨大而独特的吸引力,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社会化机制,也为少先队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少先队工作者要格外关注并把握新媒体的“两化两性”属性。

数字化 新媒体是数字化信息的传播介质。少先队工作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与开发,可保存得更加完整、持久,便于查找,对于促进少先队工作的规范化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信息终端之间的联网。这意味着少先队辅导员和队员都可借助新媒体及时全面地获取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而不必受身份的限制。

融合性 信息的数字化催化了媒介的融合,让新媒体有了更加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可融文字、声音、画面为一体,从而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为少先队辅导员和队员提供了更生动的认知和传播方式。

互动性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双向传播、交流成为可能,也带来了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少先队辅导员和队员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二、直面新媒体给少先队工作带来的挑战

2016年1月5日,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发布了“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这个报告显示,中国91.9%的未成年人有使用互联网的经历,远高于中国网民的总体触网率。但是,有77.4%的家长对未成年人的上网情况没有任何监控。在教育实践中,辅导员们发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为人们创造新的生活空间的同时,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这给少先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先队员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各类文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并存。比如,政治价值观的多元化可能会影响一些少先队员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弱化他们对既有政治体系的向心力,冲击他们的政治认同感;新媒体平台中“个人主义”的泛滥会动摇他们对“集体主义”的坚守,而全球性则在淡化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降低……这些都给少先队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少先队员“碎片化”生存趋势初显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使少先队员的时间和知识构成都呈现出“碎片化”趋势:一方面,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上网,其生活和时间被“碎片化”;另一方面,他们从各种渠道获取零碎、片段的信息,可能造成社会认知和文化知识的“碎片化”。

3.少先队辅导员的知识优势受到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少先队员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获取信息,学校不再是他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他们对少先队辅导员的认同和依赖在明显减弱。少先队辅导员在信息传递中的优势地位正被削弱。

4.少先队辅导员的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随着新媒体的持续发展,少先队辅导员学习和运用新媒体的媒介素养亟待提高。目前,不少少先队辅导员缺乏主动运用互联网开展少先队工作的意识和运用互联网的基本技能;缺乏互联网思维,找不到互联网与少先队工作相契合的切入点。因此,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媒介素养是当今少先队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三、发挥新媒体优势促进少先队工作的策略

面对挑战,少先队辅导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的要求,积极探寻新媒体运用与少先队工作的最佳契合点,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少先队员思想引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1.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方式

少先队辅导员可利用新媒体集声音、图画、视频等为一体的优势,运用情感、艺术、时尚的元素,丰富和优化少先队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动性,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少先队活动;可借助新媒体的互动性优势,激发少先队员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进行创新、创意、创造。

2.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少先队活动的实施空间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少先队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手机报、电子期刊、电子书等一批新形式的少先队阵地得以建设和发展。比如,很多学校的少先队微信公众平台有专人运营,在不定时地推送最新的少先队工作信息,让少先队辅导员和队员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一些学校还成立了少先队员微信平台工作室,高年级的少先队员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参与编辑、推送信息。不少学校少先队利用云平台建立少先队工作资料库,保存少先队工作资料,促进了少先队工作的交流和学习。还有学校建设了“网上少先队”“少先队网络之家”等,积极探索智慧建队的有效模式,增强了少先队员的组织归属感,拓展了少先队活动的实施空间。

3.发挥新媒体优势,提升少先队活动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时代,少先队辅导员要广泛利用微信、少先队网站等媒介,将少先队最新鲜、有趣、真实的内容传递给少先队员,并使之成为与少先队员进行沟通的新途径;成为传播党、团、队核心价值理念的新渠道;成为提升少先队活动传播效果和少先队教育影响力的新载体;成为不断增强少先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而引起全社会关注、支持少先队工作的新手段。

4.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少先队教育实效

媒介素养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有研究者将其描述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媒介的批判性思考,以不同的思考方式来看待媒体所提供的资讯内容;资讯评估,辨别资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使用能力,了解新媒体的技术概念和使用技巧,成为资讯的制造者和发布者;安全能力,学会对个人资料的保护、人身安全的保护等;法律规范,包括保护隐私权、知识产权等;网络伦理礼仪,包括避免使用不当的网络语言、不泄露他人信息等。

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员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在被媒介信息包围的环境下,保持自己的主体意识,确立主流价值,坚持独立思考;结合相关部门的网络监管,营造良好媒介环境,充分发挥新媒体对于少先队员的正面教育功能,并使之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新媒体时代,少先队辅导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的媒介素养,注重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与应用,真正做到“关心孩子之关心,喜欢孩子之喜欢,运用孩子之运用”,用新媒体“链接”少先队员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链接少先队员少先队
锻造少先队品牌特色 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加入少先队
我们和中国梦共成长——给少先队员讲十九大
加强初中少先队 做好建队工作——学习《少先队改革方案》(七)
多元链接,彰显科学教学生活化
我爱“少先队员证”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材使用方法研究
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效链接
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