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探究

2018-11-09 11:59苏苗苗
科教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二级学院精细化教学管理

苏苗苗

摘 要 高校二级学院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是高等教育改革大形势下改革管理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举措。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都从校级逐步向二级学院过渡,作为具体实施管理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理念、制度、调控、考核、人员等方面参差不齐。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就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建设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 二级学院 精细化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7.007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ticulous teaching management in the second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nevitable measure to reform the management statu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the school level to the secondary college. As a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secondary college teaching management concept, system, regulation, assessment, personnel and other aspects are unev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e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inquiry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 second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secondary colleges; refined; teaching management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学校扩招,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目前众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已经由校级逐步向二级学院过渡,作为教学管理的主力军,如何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精细化管理理论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文化,力求做精、做细、深化,构建科学、精细、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1 精细化教学管理内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文化。它最早是由有“科学管理之父”美誉的泰勒于1911年在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观念,阐明了天下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做好的道理。

现代管理认为,科学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规范化,第二层是精细化,第三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化、深入、规范”為特征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具体可理解为精即“精益求精”,其强调工匠精神;细即“细化分解”,其强调较真精神;化即“深化落地”,其强调求实精神;管即“管理事情”,强调要制度明确;理即“顺理人心”,强调平等之心。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在实行刚性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人的工作行为,但要以人为本,通过责任的落实、强化,以形成优良的管理执行文化。

20世纪90年代,西方大学开始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精细化教学管理,并无一个确切的定义,它通常是指教育部门或学校将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引入教学管理中,以企业管理的思维结合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构建高效的教育管理体系。[1]

所谓精细化教学管理,就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实现学校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内涵应包含3层意思:一是“精”,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计划制定都要精心,每一项工作分解都要精细,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都要到位、尽职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二是“细”,即学校的教学管理要覆盖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将规则系统化和细致化,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做细。三是“化”,即教学管理要求树立规则意识,强调制度化、程序化、数据化和信息化。[2]各二级学院要在明确教学管理目标的基础上,细化管理过程、规范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方式,将管理责任量化、具体化、规范化,层层落实管理责任。

2 二级学院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管理责任主体更加明确化。二级学院始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将管理细则由校级转为院系接棒,将管理权最大限度地下放到二级学院,校级管理机构或领导转而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进行校内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通过管理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学校建设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提供机制保障。

(2)有利于教学管理内容更加具体化。教学管理精细化包括很多内容,不仅仅有教学目标制定的具体化、教学过程落实的具体化、教学质量监控具体化、教学反馈评价的具体化,还要有对各项任务实施起保障作用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具体化等。二级学院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线阵地,制定合理的具体的各项工作步骤,有利于教学管理内容更加具体,教学管理的执行力大大提高。

(3)有利于加强专业课教师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在专业性方面,教学精细化管理可有助于规范专业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学院管理方面,专业课老师不容置否,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各自的造诣。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管理意识淡薄加上其并不坐班的原因,导致他们对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比较精细,而对于院系的一些管理制度、考核方式等都极其模糊。甚至有多年教龄经验的老教师在进行院系各种教学常规管理时,依旧存在管理意识淡薄、观念模糊的问题。

(4)有利于稳定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队伍。在二级学院中,教学管理的主体一般是由教学院长和教学秘书组成,教学院长一般进行教学方面的宏观把握,具体各项工作都由教学秘书执行。以前由于院系管理人员的缺乏以及粗放型管理问题,教学秘书的队伍一直不稳定,每当进行新聘期的时候,流动性特别大。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转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让教学秘书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也便于各项工作进行分类归档、查找,打破以前每天都沉浸在琐事之中的疲倦局面,肯定其工作价值。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可以保证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稳定,有利于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长效发展。

3 二级学院精细化管理方案

(1)要加强学习,树立“精细化管理”重要性的意识和理念。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因此,精细管理要以观念转变为基础。对“精细化管理”要从思想上重视它,积极接受它。精细不是小气,是一种深度、一种拓展。它能培养教师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延伸成教师个人的工作习惯。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尽心尽力,对自己工作负责,对岗位职责负责,在第一次工作的时候就应该把工作做到位,达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局面。要把“精细化管理”深入教师的日常工作教学之中,而不是仅仅认为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人员的责任,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

(2)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量化等。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院,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那如何能管理人心?学院的工作该如何推进,教学质量又如何能提高呢?精细管理,“精”要求精益求精,要把教学和人才培养做到极致;“细”就是各种管理标准、管理要求要进行具体量化、细化、督促、执行。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工作内容科学量化。《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课堂教学秩序管理办法》、《毕业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学院聘期考核文件》等等。各二级学院要在学校大政策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本学院实情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将这些制度明确化、常态化,规范化,通过规章制度进行内在转化,也更易于教师接受,更易于教学管理的推动。

(3)加强事前计划、事中调控、事后反馈,提升执行力。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措施、督促执行、效果追踪、解决问题、持续检查。精细化教学管理之所以讲究精细化,肯定不是只有发布任务、制定措施两个步骤,那精细二字无从谈起。加强精细化教学管理,要从每学年的上学期末就开始制定下学期的教学计划,计划的“健全、实在、落实”,是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控,并在工作结束之后进行反思、反馈,期待下一次的任务能够完成得更好。这与其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过程,更可以说任何工作都需要进行这几个环节。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管控、把握带来的长效化生态管理,才能更好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容的处理各种教学管理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升院系教学管理的执行力和信服度。

(4)通过稽查、奖励、处罚等手段,做好制度考核。如果二级学院只是一味地要求教学管理进行精细化,但在制度考核方面、激励方面没有先行一步,与精细化接轨,就必然导致精细化落不到实处。通过宣传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师思想意识的前提下,组织全员参与,实行奖罚机制,快速推进精细化管理。像各二级学院制定的考核文件,关于教学方面,就教学管理的某一项具体过程都要有所细化,是否按时上交考试试卷、是否参加学校大赛、是否进行专业社团指导、顶岗实习等等,对于教学管理的过程每一项都进行量化考核,在基础分100分的基础上,并采取“超分奖励”制度,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实行“减分惩罚”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进行精细管理。

(5)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引进。无论学校还是企业,进行管理工作无不是管理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而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的引进。试想,一个拥有1500名师生的院系,有一位教学管理人员和两位甚至多位教学管理人员的区别。教学管理人员不到位,其本身就已经埋头于各项工作之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管理工作任务已经是上限,何来充裕的时间进行精细化管理。又要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无误,又要提高教学效率,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学管理人员是否充足也是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大制约因素,而不是仅仅二级学院招聘专业课老师。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引进,不仅能够推动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深层方面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4 结束语

管理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管理,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管理的精细化来体现的。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要切合学校及二级学院的实际,要因地制宜,因校定法,因师定规,因生定矩。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如果教学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细,相信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的成果也一定都是精品,我们获得的每一个评价也一定都是精彩的评价。

參考文献

[1] 黄敏,方丹,周敏,周锡堂.精细化教学管理视域下的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8(9):17-19.

[2] 陈蓓.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6(3):50-52.

猜你喜欢
二级学院精细化教学管理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