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表现及培养研究

2018-11-10 08:08陶梦娇
世界家苑 2018年10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中班幼儿表现

陶梦娇

摘 要: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是一个特殊胡过程主要是主体对于自己和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本次研究将发现与拓展自我意识的多方面表现,以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他包括自我认识如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自我评价我很棒,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这些都会是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我将主要运用观察法与交流法从各类幼儿中将幼儿自我意识表现强烈的一个内容与表现较弱的幼儿做一定对比,从而拓展出一定的培养方式如自我意识中表现明显的自信心,各个幼儿相差较多,我将重点研究此类自我意识的表现及培养。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大大丰富,从主要是对自己生理特征的认知,逐渐发展为对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心理活动的意识。自我意识表现繁多,培养方式也都各不相同,需要幼儿,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配合关注以达到自我意识表现的正常化,更健全的发展成长!

关键词: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表现;培养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脚步的不断加快,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奇奇怪怪的心理疾病让人们对健康的定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健康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健康,更为重要的也是被人们更容易忽略的健康——心理健康,不单单是成人会出现心理问题,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儿童身上。指南中明确指出拥有良好健康的体魄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全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全。心理上的问题往往对于身体会更难解决,所以对于幼儿心理的研究必不可少。

(二)概念界定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有特点。在小班幼儿开始逐渐产生自我意识萌芽但个体之间各有差异,时间也有早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幼儿的精神培养日益重视,对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逐渐成为众矢之的。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幼儿的自我意识,尤为多的便是幼儿自我意识的表现及培养策略,面对如此众多纷繁的论文研究,我将结合在幼儿园中的具体实例与之相比较。结合国内研究现状的大致结果将幼儿自我意识的方面更加具体化细致化。

2.国外研究现状。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由智育重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所以国外学前教育研究者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是络绎不绝,而自我意识更是作为研究幼儿心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幼儿自我意识的萌发及培养也是格外重视,同时也对中国教育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是以张家港花园浜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以调查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表现为主要内容,挑选几名表现较为突出的中班幼儿进行一定观察和谈话交流,并通过对有关教师、保育员、家长的访谈及幼儿一周生活的自然观察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幼儿一周生活中的由自我中心意识产生的语言表达及行动方式。

2.文献检索法:通过文献检索,为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表现及培养研究寻求理论依据及实践支撑。

3.访谈法:随机访谈老师、家长、保育员,收集中班幼儿在园、在家产生一定自我意识表现记录。

三、现状描述

幼儿自我意识表现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表现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

(一)中班幼儿自我认知——开始出现自我分析与评价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为了研究需要,教師在班级布置了一个“我”的课题让班级中的幼儿根据自己画的我,向别人介绍一下自我。几乎一半的幼儿会介绍到自己今天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少部分幼儿会说一说自己的性格,如我是一个让人开心的人,很少一部分的幼儿能够说出自己是一个让别人开心的人,“爸爸妈妈都说我是一个开心果,我也这么觉得”从这一小部分幼儿可以看出幼儿能够开始由外界分析评价转而对自己的评价与分析,在每个5个班级中都有一小部分的幼儿能够对自己的性格或多或少的进行一定分析,但是由于是中班上学期,此类自我分析与评价只是一小部分幼儿开始能够产生,而小班幼儿集中在自我观察上,所以自我分析与评价将慢慢的从中班幼儿开始出现并发展。

四、原因分析

中班幼儿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由小班过度而来,在小班自我意识萌发的过程中由于各类环境的影响导致在幼儿升入中班之后开始逐渐产生各种自我意识表现上的差异。导致幼儿水平参差不齐,在进行班级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时需重点关注的不同也决定幼儿能力水平的发展。

(一)幼儿众多,教师关注难以集中

《规程中》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关注到,但是由于班级幼儿的人数增多,自我意识的表现与培养也是一个需要长久关注的问题,教师方面的培养只能更多的把重心放置在集体教学之中去。。

(二)父母务工忙,无暇打理孩子

由于现代生活的加快,在幼儿园的离园活动中百分之80的家长都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能够来接孩子放学的都是极少一部分,更不要说能够在平时能够花很长的时间去仔细观察幼儿在家中时的各种各样的表现。

五、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教师意识提高对于幼儿心理关注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极高的威信,其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为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幼儿心理的教育,能够在活动中更多的渗透关于幼儿心理的内容,以鼓励为主。同时在集体活动中渗透的同时也需要教师能够在幼儿游戏活动和更多的一日生活中加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在幼儿游戏时能够让幼儿理解什么事自己的什么应该由自己表达出来。

(二)坚持家园合作,一同促进幼儿良好发展

不仅仅是教师需要强化以幼儿精神教育为主的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更应该注重幼儿精神发展的应为家长,家长需要与老师互通有无共同交流思想理念,让家长也能够了解到一定的幼儿教育方面的一定的知识。

六、研究不足

(一)样本偏小。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不够大,主要以张家港花园浜幼儿园中班幼儿为调查对象,以致所得结论很可能不够确切。

(二)研究方法不够全面。本调查研究采用了个案、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尽管也获得了颇有价值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但离预期调查结果尚有差距。

(三)与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过于少,自我意识的表现和培养应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我短暂的研究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研究实践时间的过短导致实践结果的不准确,应加长时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苏媛媛.5-6岁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9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飞翔幼儿园)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中班幼儿表现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灵动指尖的艺术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