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8-11-12 11:19葛数金刘龙花1
理论观察 2018年6期
关键词:典型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

葛数金 刘龙花1

摘 要:课堂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最为基础的部分,也是当前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广泛开展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教学班级容量大、课堂实践教学管理难;在学生分组汇报等实践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优秀生替代其他小组成员参与的现象;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简单,没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任务重,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改善策略:严格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实践教学氛围;明确分组汇报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小组成员分工,真正实现全员参与课堂实践教学;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规范课堂实践教学;加强教师培训和继续学习,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典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6 — 0133 — 0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高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实践教学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一般情况下,实践教学因教学场域的不同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三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学者又提出网络虚拟实践教学方式。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成本可控且学生参与面广,可以由任课教师直接组织实施,特别是“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将实践获得的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思考,有利于知识系统化” 〔1〕也没有学生人身安全隐患等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现有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为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纷纷开展课堂实践教学。

目前,课堂实践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问题是:教学班级容量大、实践教学管理难;在学生分组汇报等实践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优秀生替代其他小组成员参与的现象;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简单,没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严格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任务重,课堂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本文就这些典型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典型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生需求的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界同仁普遍采取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加强课堂实践教学,但目前的课堂实践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班级容量大,课堂实践教学管理难

我国高校从1998年扩招至今,人数激增,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紧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级也随之不斷扩大,通常采取合班上课模式。100人左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级属正常,甚至有多达200到300人的班级,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上课的情况十分普遍。

大班教学的典型特征就是班级容量大,管理难。〔2〕在大班教学中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教师首先要实现有效的知识传授,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将概念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除少数组织协调能力极强或富有教学经验、声望很高的教师外,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大班课堂实践教学很难掌控。多半教师被固定在电脑操作台后,借助麦克风解读PPT课件,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十分有限,学生的抬头率和参与率都不高。在讨论和提问环节,只能点名让几个学生谈谈看法,最多能实现师生的简单对答,很难形成观点的交流、交锋和探究。虽然授课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技术、提供了更清晰的图像和素材、在制作课件时也尽量扩充了信息量,设计了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等,但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加上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多数学生不去主动学习,而是处于看热闹的状态,参与和思考程度都很低。大班教学中教师开展的其它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也通常处于不理想状态,参与的同学很难赢得共鸣,其他的学生无所事事,感兴趣时抬头看下热闹,不感兴趣时自做自事,整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在学生分组汇报等课堂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优秀学生替代其他小组成员参与的现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通常会采取如分组汇报的课堂实践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气氛,但同时依赖学生课前自行开展相关学习和资料收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也有较高要求,主要是在学生分组汇报中,普遍存在着优秀学生替代其他小组成员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分组汇报的内容和材料是由团队的一两个核心成员完成的,讨论在几个核心成员中进行,且发言的独立性还有很大欠缺 , 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待加强,〔3〕其他小组成员参与度不高。同时,在小组汇报时,也受制于时间或规模的控制,未参与汇报的其他大多数同学只是在充当“听众”的角色,思考程度很低,甚至完全没有交流。在学生的学习汇报中还存在学生准备和发言的材料与授课内容没有明显关联的现象,教师如果不能把握讨论的方向,并适时给予调整和指正,那就和教学内容完全是两张皮,使得这种教学方式成为了一种形式,实效性比较低。

(三)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简单,没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

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普遍没有规范的操作流程。虽然在编制教学大纲时明确了实践教学课时,但没有制定完善相关的教学指南,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积累的材料和规范的参考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几门课程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状况,有的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展得比较好,有的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展得不太理想,甚至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之间的相通性,还存在着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内容重复的实践教学现象。

课堂实践教学可以由任课教师随堂组织开展,由于没有规范的模式,普遍没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很简单,甚至受大班教学和课时的限制,简单开展或者不开展课堂实践教学。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任务重,课堂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员短缺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改善,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任务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课堂实践教学在传统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要求任课教师设计好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理论功底、知识结构、组织协调能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任课教师不仅要精准把握课程内容,还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性格特征、特长和兴趣爱好等,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组织针对性强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这进一步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量,对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和驾驭能力都有待提高。

二、相对应的改善策略

在目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能立足于实际,改进课堂实践教学策略和方法,从学生主体的需要出发,提高课堂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严格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实践教学环境

首先,要遵循教学规律,科学编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编班是一门艺术,不是简单的两个或三个班级的机械组合。文理科专业背景不同的班级人文科学素养程度有高低,思维方式有区别,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考虑专业类别和学生学风情况等确保上课班级最优组合。

其次,要严肃课堂教学纪律。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就要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基本要求、考核标准和课堂实践教学安排,一方面从学生素养提高和成长成才的高度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参与课堂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从考核角度明确要求学生自律并参与维护课堂秩序。在整个课堂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管理到位,及时鼓励或制止学生相关行为,保证课堂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和实现教学目标。任课教师也可以考虑采取按班级和学号固定上课座位和分组的方式。固定座位使课堂考勤、纪律和学生平时表现一目了然,分组合作学习为以后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能促进团体合作和竞争,有效化解大班教学管理困难的问题。

最后,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有序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的规范开展主要靠学生来维护,因此教师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发扬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自我管理,将课堂实践教学的考核评分、参与课堂讨论加分及违反课堂纪律扣分全部公开透明,随堂公布,班干部协同登记记录,让全体学生协作和互相监督。

以上几个方面的结合为课堂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促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二)明确分组汇报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小组成员分工,真正实现全员参与课堂实践教学

在分组汇报之类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把握好分组汇报等实践教学方式的主题和方向,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开展,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明确小组成员分工,如资料搜集人、撰稿人、制作人、发言人、记录人等,分工可以各取所长,但要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小组的整体表现成为小组成员的考核基础得分,小组成员的个人表现在此基础上再加分。考核上教师评价和小组自评相结合,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其他学生的参与度,如让其他小组学生参与评价和打分,并制定其他小组参与度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这样有利于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局面,避免课堂实践教学中后进生被边缘化的现象,避免使分组汇报、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流于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每一次开展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增强交流互动,使讨论深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另一方面将课程中的考核落到实处,加强了过程考核。

(三)精心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规范课堂实践教学

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目标,必须要规范课堂实践教学机制和模式,精心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内容、过程和考核。

首先,学校教务部门要组织制定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南,从机制上规范课堂实践教学,指导课堂实践教学,使课堂实践教学常规化且保持持续性。

其次,要重视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紧密结合教学要求、符合教学目标,同时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在课堂实践教学内容选择与开展方式上,教师应当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把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来,同时抓住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理论前沿问题。

再次,要加强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设计。规范课堂实践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到课堂的时间、空间特点,从整体规划到具体环节,都要有精细的思考和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可以穿插在理论教学中,也可以安排专门的课时开展。个别因教学情景出现而随机采用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一定要与教学目标一致,并认真组织实施,才能使课堂实践教学有条不紊地开展。

最后,要加强课堂实践教学的考核设计。相比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热情并不高,现在的大学生都十分的务实,他们首要的目的是通过考核,因此教师开展的课堂实践教学应该成为考核的一部分。在组织课堂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明确告诉学生这部分实践教学在考核中占的比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此外,高校团委、学工处和学生社团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考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门应该与学校团委、学工处和学生社团通力合作,统筹安排学生的课堂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实践教学可以设计成校园实践教学的前期准备部分或组成部分,实现教学资源优化,形成合力,将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四)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继續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积极性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应该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教师发展培训。一方面,通过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教师自身成长,开展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继而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教改立项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和实践,提高教师开展课堂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高校还应相应地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估与考核中体现实践教学的比重和重要性等。

〔参 考 文 献〕

〔1〕黄爱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07).

〔2〕周紫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63-64.

〔3〕朱红,马莉萍,熊煜.“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效果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42-47.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典型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归纳“典型问题”着力教学改进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