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8-11-12 09:46匡易才贺洪
教师·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研究实践乡村学校师德师风

匡易才 贺洪

摘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按时代的要求去认识、去丰富师德的内涵,提升师德的境界,努力在各项实际工作中将师德的外延拓展落到实处。文章从制度建设、活动建设、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乡村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乡村学校;师德师风;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10

作者简介:匡易才(1975—),男,湖南省双峰县锁石镇育贤学校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湖南省双峰县首届“三星级名师”;

贺 洪(1967—),男,湖南省双峰县锁石镇十竹中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品德修养,只有在思想上成为了学生的表率,才能去感染学生。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说过:“如果儿童的怀疑涉及到教师的道德方面,则教师的地位更为不幸了。”

一、制度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航母扬帆起航

学校要出台一系列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如《师德师风学习制度》《师德师风督查制度》《师德师风评议制度》《教师廉洁从教制度》《师德师风考核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如一座座灯塔,指引“师德师风建设”这艘航母扬帆起航,驶向胜利的彼岸,将“师德师风建设”这列火车驶入正确的轨道。

学校要坚持从学习入手,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培训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与师德挂勾的法律法规,明确师德要求,聆听师德讲座,增强每位教师的师德修养,把握师德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阅读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书籍,碰撞出心灵的火花,感悟師德的力量。如《爱满杏坛》这本书里记载了26位师德标兵的优秀事迹:“最美校长杨建一”为了保护学生的生命,赤手与歹徒搏斗,流尽最后一滴血;湖南省双峰县特教学校陈文鸿校长,在无声世界里传递爱,付出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奉光辉老师,既是老师又是爹妈,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山里的留守儿童……为了激励全体教师学先进、赶先进,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湖南省双峰县锁石中心学校安排专门经费购进这本书,人手一册,要求每位教师细读、深学、笃行,以书中的典型为镜子,比照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位教师写下了这样的感悟:“手捧《爱满杏坛》,翻开《无声的世界 有声的爱》,文章里记叙的是湖南省双峰县特殊教育学校陈文鸿老师坚守特教事业,将自己博大的师爱献给聋哑孩子的先进事迹。细细品读,令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激情诵读,让我热泪盈眶,肃然起敬。他在无声的课堂里弹奏出一曲曲最美妙的乐曲,塑造出孩子们心中向往的五彩世界。陈老师,您就是聋哑孩子的耳和嘴,发出的声波像细细春雨,滋润孩子们茁壮成长;你是涓涓溪水,催开孩子们心中的多彩梦想。作为一名山区教师,在您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在您伟大师爱的感召下,我获得了前行的动力。”

学校可以为每位教师准备师德师风档案袋,坚持每月对教师进行一次师德考核,每年对教师师德师风表现进行总结,表彰师德先进个人,对师德师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教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在师德师风考核这把利剑的指挥下,全体教师一定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一定会深入人心。如湖南省双峰县锁石镇中心学校对一位坚守偏远学校30余载的教师师德师风评价表中的一段话:“春天,你化作早归的燕子,在孩子们的窗前留下一行清晰的脚印;夏天,你化为飘动的白云一片,为孩子们遮住骄阳,送去清凉;秋天,你又成为金色的琴弦,为孩子们奏响七彩音符,伴他们走上领奖台;冬天,你成为一朵朵凌寒的梅花,坚强孩子们的意志,焕发他们昂扬的斗志。你用真心、童心、爱心诠释师德的伟大力量。”

二、活动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航母搏击浪花

乡村学校应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以达到纯洁师爱、修炼师德、升华师魂的目的。

为坚定初为人师的新教师坚守乡村教育的信心,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学校可以开展“新教师宣誓”活动,进而培养和发现一批批情系教坛、爱注学生、充满朝气的新教师。如湖南省双峰县锁石镇中心学校开展了“教坛新秀”评选活动,青年教师当中有来自外地的特岗教师,有刚刚毕业的免费师范生,有挺着大肚子的“准妈妈”教师,有并肩作战的“夫唱妇随”教师。他们是乡村教育的新鲜血液,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长为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一定会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一位初为人师的教师——李沁桃老师,表达了这样的心声:“从四川到湖南再到锁石,我用脚丈量我的教育长征路,我用心谱写我的乡村教育梦。学生们都称呼我‘桃子老师,我愿在乡村教育这片热土上摘下满天星,孕育满树桃。严重的孕期反应,让我有点吃不消,特别是胎儿压迫一侧神经,让我走路困难。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一张张写满童真的笑脸,我告诉自己再苦再累也一定要坚持。一天,班里一位学生没来,电话关机,我硬是一瘸一拐地吃力地走到她家询问情况,我不能让一个孩子离开我的眼睛。”

青年教师是教育蓝天上的一轮红日,是教育大海中的一朵浪花。为激励青年教师当好教育人生路上的“铺路石”,引导他们化春雨浇灌花儿,凝聚师德力量,湖南省双峰县锁石镇中心学校举行了以“爱岗敬业、我为乡村教育奉献青春”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演讲比赛。青年教师们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挚的感受慷慨激昂地诉说自己的教育情怀,回忆自己从教心路上的点点滴滴。请欣赏一位青年教师的精彩演说:“小时候,我以为您很美丽!美丽的眼睛一眨,喷射出智慧的光芒,照亮我迷惘的心灵。轻轻的手儿一挥,描绘一个大大的‘人字,告诉我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嘹亮的歌喉一亮,唱出最美最美的音符,激荡我纯真的童年。长大后,我也成了您!春天里看花开花落,感受春光的灿烂;夏日里听潮起潮落,融入大海的怀抱;秋色里赏片片红叶,寄托淳朴的情怀;严冬里赞梅花朵朵,憧憬希望的未来。课堂留下我们求知的目光,操场留下我们拼搏的汗水,大自然留下我们探索的脚印。多年后,你们又成了我!续说美丽的童谣,编织五彩的梦网。网住每一张幸福的笑脸,辉映每一颗璀璨的童星,凝结每一次失败中的奋起,捕捉每一个成功的足迹,齐聚你我他永远的乡村教育梦!”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为打造一支有思想、有灵魂的教师队伍,乡村学校可以开展“如何做一名有思想的教育人”大研讨活动。首先是聆听专家讲座,明白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重要意义,了解教师的思想来源于哪里。接下来组织全体教师交流各自的心得,充分认识到唯有科学的思想才能支撑起一所学校真正意义上的“高楼大厦”。然后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撰写一篇以“如何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人”为主题的论文,进一步体会到只有用思想武装头脑才能让学校得到发展,才能让教师专业发展,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湖南省双峰县锁石镇中心学校的一位教师在讨论中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教师的思想与智慧来源于读书。张圣华先生在《陶行知名篇精选》(序二)发出呐喊‘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此话掷地有声,引起我心灵的强烈震撼。当我在教育管理上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读一读陶行知的教育故事,顿然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的感觉。在阅读中,陶行知的一个教育思想给我很大的启发。有一次,陶行知手拿一只大公鸡,掏出米放在讲台上,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大公鸡只叫不吃。他又拿米往公鸡嘴里塞,还是不肯吃。然后,陶行知放开手,大公鸡竟然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陶行知说:‘教育就像喂鸡一样,教师强迫学生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的。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效果一定好得多!蕴含教育真谛的故事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教育要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

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乡村教师队伍,挖掘蕴含在教师身上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教师坚守乡村教育阵地,为乡村教育注入蓬勃生机,乡村学校应定期举行师德报告会,让师德标兵成为会说话的教材,成为晶莹的丰碑。他们的感人事迹恰似一首首激昂奋进的歌曲铸就师魂、激荡人心,必将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向心力,激励全体教师提高自己的师德境界,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双峰县第一个特岗教师校长,2017年7月15日《中国教育报》曾以《农村校的90后校长》为题对其进行过报道;曾在双峰县特岗教师培训班上两次作经验介绍,带动30多名武冈青年来双峰任教的胡成海——我把教师梦深深地种在心里,刻入骨髓,朝着梦想努力奔跑,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悉心照顾患病前夫45年,退休了仍坚守讲台的“最美妻子”王文玲——“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他受冻挨饿,照顾他我无怨无悔”;患癌18年从未离开心爱讲台的抗癌斗士、娄底市最美乡村教师、湖南好人赵永意——“只要我活着,就要让我的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做一支永远燃烧的蜡烛”。

三、队伍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航母胜利抵岸

乡村学校要努力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良师”队伍。“师者,人之模范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丏尊先生也说:“教育上的水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学校要在教师中大力开展“爱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教师唯有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为学生服好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才能激发教育激情,享受当教师的幸福感。要引导教师捧出一颗心来,温暖学生的心。如给留守儿童送去亲情,给贫困学生送去关怀,给生理有缺陷的学生送去信心,给潜能生送去鼓舞,给失意儿童送去阳光……乡村学校要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发展的“能师”队伍。“兴教之道在于师。”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樣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教师队伍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首先要制订教师专业发展的贯彻教育生涯的成长历程,分为四个阶段: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能手阶段。学校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制订相应的考核目标,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呈阶梯状发展,同时,要制订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能力标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专业能力要贯穿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关注分析教材、了解学情和制订教学目标的能力;课中关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课后关注课堂评价与课后反思的能力。乡村学校要努力建设一支终身学习的“学师”队伍。“为学心难满”告诉我们做学问的人对于知识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的教师。教师通过学习,让自己的“一桶水”不断充盈更新,从而给学生长流不息的“新水”。学校每期推荐一部教育著作给教师阅读,吸取书中精华,撰写读书体会,交流读书感悟。每月举办读书讲座,介绍当前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文章,聆听大师的心声。学校还可以将读书名言赠给教师们,引领他们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如“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教师唯有永无止境的学习,让书香伴随左右,才能达到与学生心灵相通的境界,才能成为学者型教师。如果一本书就是一粒种子,那么学校在春天的季节里播洒成千上万颗种子,在丰收的季节里定能采摘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朱 丹.以教师文化载师德师风 化高职理念筑育人之基[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28(16):5-6.

[2]曹 剑.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2):71-73.

猜你喜欢
研究实践乡村学校师德师风
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