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变与不变

2018-11-13 11:08陈波石巧珍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在线学习职业院校融合

陈波 石巧珍

摘 要:MOOC的影响范围已经实实在在地触及到职业教育一线领域,教师对MOOC的认识、价值判断以及MOOC实践的复杂性成为职业院校MOOC推进工作的阻力之一。近几年的MOOC发展实践告诉我们,职业院校的MOOC发展除了要为有学习意愿的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在线课程服务外,更要积极引导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课程与传统面授课程的有机融合,创新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让教师在实践中实现对MOOC从“神化”到“理性”的认识回归,实现MOOC在职业院校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MOOC;在线学习;融合;学习意愿;在线课程服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6-0010-04

当前,MOOC的影响范围已经实实在在地触及到职业教育一线领域。特别是SPOC、翻转课堂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MOOC在促进线上和线下教育相融合、创新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上的巨大潜力。但在职业院校推进MOOC战略的实践中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面对MOOC的冲击,一方面教师参与MOOC建设的积极性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将MOOC资源主动融合到传统课堂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少之又少。教师对MOOC的态度和选择正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这种状态也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MOOC的推进工作。作为职业院校中坚力量的教师正面临着“变与不变”以及“如何变”的艰难选择,这似乎也成为当前MOOC推进工作的阻力之一。

一、 原因分析

职业院校推行MOOC过程中的阻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其实施过程中起到阻碍作用的各种因素。对于来势汹汹的MOOC,教师一时感到手足无措也情有可原。我们知道,从人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看,一般会经历以下过程:首先是事实判断,即我们平常所碰到的“什么是MOOC”“MOOC能做什么”等问题;其次是价值判断,人们对事情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即我们通常所碰到的“MOOC能为我做什么”的问题;最后,根据价值判断作出价值选择,并付诸实践。通常如果教师认为MOOC对其有用,则会思考“我应该怎么做MOOC”“如何把MOOC做好”的问题。但如果教师认为MOOC与其无关,则会拒绝MOOC的应用尝试与推广。因此,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来看,MOOC推行过程中的阻力主要包括价值判断阻力和实践阻力。

1.MOOC的价值判断阻力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者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但MOOC的强势发展给教师造成了不好的印象。笔者认为,MOOC的价值判断阻力主要如下:

(1)MOOC正弱化着职业院校教师的主体地位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或者职业院校来说,MOOC意味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是抢占在线教育至高点的一个机会;对于学生来说,MOOC意味着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课程,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进度;对于MOOC运营平台来说,MOOC意味着市场,进入高校就意味着有更大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可能;但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MOOC意味着改变,它打破了原来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一个专业教师负责一门或多门专业课程的现状,它代表的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每个教师在面对MOOC时都会有一种危机感,MOOC使教师的主导地位、权威地位受到了威胁,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必须的选择。处在MOOC生态链上的各个要素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判断,但是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一线教师。有人说“这场教育革命就是革传统教师的命”[1],也有人说“MOOC将彻底颠覆传统的‘教师主体,甚至教师的‘专业权威也将面临挑战,教师‘铁饭碗势必会被打破,许多教师可能因此将被淘汰”[2]。从近几年MOOC的发展情况来看,MOOC并没有完全颠覆传统的教学,但不可否认的是MOOC正冲击着传统的教学秩序,教师的主体地位正面临着实际的挑战,教师原先处于教学中心的平衡被打破。“焦虑”成了MOOC影响下教师的一种常态。

(2)教师对MOOC的认同感偏低

MOOC从2012年以来在国内快速发展,引领MOOC发展的是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国内一流大学的名师名课,可以说MOOC一直走的是“精英化”的路线。而处于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们,更多地把MOOC看成是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新事物,对于自己去参与MOOC建设和运营,更是觉得可能性不大,而且MOOC一直存在的“高注册率”“低完成率”、课程制作的“高成本投入”“低收益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其发展。近几年MOOC课程应用的普遍性有所加强,但是更多的学校只是把MOOC作为一种尝试性策略来鼓励小范围的推进试用。从学校层面来说,虽然推出了MOOC课程给学生学习,但是由于缺少MOOC课程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MOOC课程的学分认定还任重而道远,教师对于MOOC的态度也是泾渭分明,少部分教师积极参与MOOC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大部分教师则对MOOC敬而远之。学生虽然喜欢MOOC这种在线学习方式,但是中途放弃学习也是常有的事,能坚持学完的比例非常低。学生对于MOOC学习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尝试”“体验”的程度,仅仅是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方式。总体来说,MOOC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还处于一种试探性的状态,更多教师看到的是MOOC对教师带来的各种破坏性影响,对MOOC在实际教学中的促进作用的认同感还偏低。

2.MOOC推行的实践阻力

在MOOC推行的实践层面,也遇到了各种阻力,具体如下:

(1)MOOC战略的制度阻力

MOOC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职业院校体系中MOOC绝对是一个新事物,很多研究者认为MOOC是对传统教学制度的一种冲击和破坏后的创新。这里的制度阻力我们可以理解為MOOC与目前职业院校中教育制度出现的矛盾及不一致。如教育制度中严格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到教室组织学生学习,如果教师迟到或者缺席则按教学事故处理。而MOOC的出现,甚至让很多人思考这种集中式的上课形式是否具有必要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学习者完全可以在图书馆、寝室等地方通过电脑、手机、PAD等设备进行学习。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各高校逐步开展,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但普及率还有待提高。各个高校虽然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MOOC应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细则上还缺少政策的支撑,更多的是以教师个体的探索应用为主,如何协调这种矛盾和不一致、尽快建立适合MOOC特点的制度是目前MOOC开展实践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2)MOOC实践任务的复杂性

MOOC从设计制作到最后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力完成。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更要了解MOOC的制作过程及主要技术,了解各种新的技术和手段。从MOOC的设计与制作来看,教师始终贯穿MOOC课程建设与运营全过程,MOOC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很多参与MOOC的教师“谈慕色变”。

首先,教师的MOOC设计理念亟需更新。MOOC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时代特征,它代表着数字时代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MOOC的教育理念本着开放、自由的态度,它强调的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数字原住民的一种学习方式。但作为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者,教师一直以来注重的是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环境下进行课程设计的能力,在MOOC的冲击下,教师的教育理念及课程设计能力反而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如何迅速提升教师面向在线环境的课程设计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包括在线环境下的知识重组、利用、创新以及共享。从现实情况来看,职业院校教师MOOC启蒙更多的是源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影响,职业院校MOOC发展更多的是参考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发展轨迹,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职业院校的MOOC与本科院校的MOOC同质化趋势严重。

其次,教师MOOC资源开发与使用能力缺失。在MOOC课程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上,采用的模式基本上是“教学微视频+测验(试题)+在线讨论(主题)”的模式。在教學微视频制作上,一般由教师及团队完成教学设计,依托视频专业团队进行视频制作。在现实中我们发现教师一般会走两个极端,一种是教师过份重视技术的力量,将各种视频、音频、动画等堆积运用,将各种先进的前沿技术,如AR、VR技术运用到课程知识的呈现上来,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而另一种则是轻视技术的力量,只是简单地将原先的知识点通过PPT录屏的方式进行呈现,仿佛课堂搬家。在MOOC课程使用的过程中,虽然积极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强化知识呈现,但是真正与传统课堂的融合还有待提高,面对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无法给予更好的学习支持。

二、 MOOC推进阻力破解思考

MOOC在国外如海啸般来势汹汹,在国内也风起云涌。教师一时的手足无措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教师也必须思考自己的处境,并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这场教育变革,以期在变革中占得先机。

1.让“神化”的MOOC回归“理性”

要破解教师对于MOOC的价值判断阻力,首先需要全面完整地认识MOOC的发展历程,让MOOC的“神化”“妖化”回归“理性”。技术成熟度曲线认为,一项新的技术从提出到成熟应用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感知期、炒作期、低谷期、复苏期和成熟期[3]。它有助于人们理性认识和把握新兴技术在教育中扩散的基本规律和内在价值,运用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理性认识MOOC的成长、发展和趋向一直是教育技术界关注的话题。从MOOC的发展历程来看,MOOC经历了2008-2011年的启蒙感知期,2012年的炒作期和2013年开始的低谷期,目前我们认为MOOC正处于复苏期,其主要标志是SPOC、翻转课堂的快速发展应用,MOOC开始主动与传统的大学教学相融合,并创新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其次是要厘清MOOC对于职业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在职业院校中是否有必要开展MOOC实践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论。从时机上来看,MOOC恰好出现在职业教育遭遇尴尬、寻求变革之时。传统职业教育中的规模化教学模式、教学工具等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课程却受到学习者的热捧,MOOC代表着数字化时代的学习方式,职业学校有必要有让每一位学生来体验在线教学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教师更需要在各种新型可实现技术的支撑下和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利用MOOC资源融入教学实践中,并使之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和自觉[4]。

2.MOOC实践要厘清发展思路

(1)职业院校MOOC要为社会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服务

近年来,一大批优秀的高职院校MOOC课程在爱课程网、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国内知名平台不断呈现,爱课程网更是于2015年12月正式推出中国职教MOOC频道,以促进职业院校MOOC的更好更快发展。从近期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名单来看,全国共有22门高职院校的课程入选,更显示出高职院校在在线课程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以我校在爱课程中国职教MOOC频道23门课程的运营数据来看,截止到2017年12月30日,已累计有148218人次选课。以图1中《Linux系统管理》课程为例,从2016年3月份上线开始,目前已经累计开设4期,选课总人数达到17319人次。从选课人数的趋势线来看,向上增长趋势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MOOC这种新型教学形式正在被社会学习者所接受,值得大力推广,同时特色明显的职业教育类MOOC课程也有较好的社会需求。

因此,各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优质在线课程的建设工作,积极利用课程运行平台来为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课程服务,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也让广大教师站在更大的舞台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服务。一般来说,面向社会学习者的MOOC课程运营模式如图2所示,教师需要依托知名平台发布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并根据学习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以平台的名义给予合格或者优秀证书。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积极为教师的MOOC课程建设和运营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在经费、课程开发制作团队配置方面提供支持。

教师更要有勇气展现自己。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上的优势,积极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加入课程团队,将课程打造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精品MOOC课程。其次,教师要进一步加大在课程运营管理方面的投入,组建合理高效的课程运营团队,要充分利用国内知名MOOC平台,做好课程的交流互动,关注学习者的学习体验,特别是要为有意愿完成课程学习的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课程服务,在服务社会学习者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教育的价值。

(2)职业院校要积极引导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课程与传统面授课程的有机融合

一直以来,如何破解MOOC的“高辍学率、低回头率”“教学法缺失”等困境一直是困扰MOOC建设者的难题,而SPOC的出现则使MOOC在高校范围的发展有了新可能。

首先,学校要做好制度層面的引导。由于考虑到新旧制度会有一个过程的博弈,不能过度向新制度倾斜,新旧制度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平衡。重点要积极引导教师关注并参与MOOC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工作,要让广大教师认识到MOOC在创新传统课堂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建议通过项目引领的方式来做好MOOC课程的培育和引领,如校本慕课建设项目、混合式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等。

其次,做好教师的培训提升工作。由于教师对于课程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在传统和多媒体环境下开展的,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设计要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在线环境下的知识重组、利用、创新以及知识共享能力的培养,学校要主动在理念层面对教师进行培训引导。同时也要做好技术层面的培训提升工作,如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教学视频制作技术支持、智慧教室功能构建,促使教师重新思考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教学。

再次,通过MOOC创新应用研究来引领应用实践。学校要努力营造信息化创新应用研究氛围,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追踪,积极跟踪国内外在线教育的最新进展和创新,关注各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和影响力。不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通过理论研究来指导教学改革工作。

最后,学校要积极推广新的教学模式,使MOOC能真正融入到传统课堂教学。以SPOC为例,将MOOC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其本质是利用MOOC教学资源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如图3所示,即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MOOC课程资源,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相应的作业,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置和调控课程的进度及节奏[5]。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充分运用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及教学过程支持功能,以“课前在线学习—课堂知识内化—课外能力拓展”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路径[6],以破解目前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只有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广大教师才会真正认可并以实际行动支持MOOC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学校要积极通过MOOC项目来引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本着“参与一批、成长一批、发展一批”的原则,以MOOC发展为契机,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 小结

慕课的发展正逐步褪去华丽的外表,以深刻的内涵式发展影响着职业院校的教学。我们认为MOOC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为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服务,另一方面更需要让MOOC主动回归课堂,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热情付出。与其在MOOC发展热潮中担心惊怕,不如以开放的心态,思考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开展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服务,占得发展先机。

参考文献:

[1]黎静.在线教育来潮:教师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探索,2013(5):152.

[2]方月娥,肖雄亮.Mooc时代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4(11):176.

[3]刘选.反思与观照:推进MOOC理性发展的理论给养[J].中国电化教育,2016(8):47-52.

[4]郑旭东,曹胜勇,黄妹金.技术炒作曲线的教育价值及其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观照[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19-26.

[5]Peter E, Sidorko. MOOCs and SPOCs: Where is the library?[DB/OL]. http://hub.hku.hk/bitstream/10722/198282/1/Content.pdf.

[6]王盛.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SPOC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10):100-106.

(编辑:李晓萍)

猜你喜欢
在线学习职业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