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演出舞台的视觉构画

2018-11-14 23:12强万勇
戏剧之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色光布景舞台灯光

强万勇

(中央民族歌舞团 北京 100800)

舞台美术是存在于各种形式演出整体视觉艺术的内在表象,各种形式文艺演出的全部视觉审美部分借助舞台美术得以综合艺术体现。舞台美术的视觉艺术表现,是运用舞台等表演空间里的艺术造型结构,通过集合、分离或交叉,去构建符合舞台表演需求的不同舞台整体形象,来构画出一幅幅符合演出需求的美妙空间场景,这种构画不是一般平面绘画的勾画,它是运用舞台上各种艺术造型结构,构筑出符合舞台演出需要的空间视觉画面。在整个舞台演出艺术实践中,舞台美术的整体艺术造型是通过运用物体结构,在灯光等艺术元素渲染下形成了舞台空间艺术场面,舞台美术的整个审美特征,无论是在理论意义上,还是在实践上,它的艺术综合形象都是通过对各个艺术造型元素的调用,从而使整个舞台更具备艺术感染力,最终达到舞台的整体艺术形象的审美性。舞台美术包含的艺术要素很广,不仅包括布景、服装、道具、灯光、音效等艺术要素,而且涵盖绘画(主要是布景、道具、服装、化妆),雕塑(主要布景、道具),实用美术(主要是布景、道具、服装、化妆),造型艺术(主要是布景、服装、道具、化妆)等等美术的各门类。说舞台美术包罗万象,并不过分,因为有时它还包括高科技在内(主要是布景、道具、灯光、音效、视频效果等等)。而就艺术风格而论,舞台美术又包括写意的、写实的、装饰的、象征的、抽象的、魔幻的、荒诞的等等各种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因此我们可以说舞台美术本身,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在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包括舞台表演艺术中,所呈现出的视觉艺术画面,是整个演出的事关重要一环。综合少数民族演出的舞台美术,要在舞台或其他演出场地构建符合演出需求的少数民族特定场景空间,各个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民俗等展示出的民族风情丰富而不同,比如:北部及东北部的蒙古族风情、满族、朝鲜族风情;西部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乌兹别克族、土克曼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等少数民族风情;青藏高原的藏区风情;黔东南的苗族、侗族风情;南部云南高原的彝族、白族、傣族、纳西族、景颇族、 傈僳族风情等,根据各地区少数民族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等符号,去构架少数民族舞台演出场景空间整体视觉形象。舞台美术艺术同美术及设计界中如:建筑设计、雕塑创作、架上绘画等一样,都是以空间艺术构架作为艺术创造构成。在各个剧场或演出场所,舞台美术艺术是融会声、光、色、形等多维因素的视觉和听觉的创意空间。所以,舞台美术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舞台空间去构建出不同结构空间布局——艺术构图,这种艺术构图就是舞台视觉的总体构画。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文艺演出,舞台美术构建中的场景都是通过布景、灯光、音效等艺术混合的表现,在观众视觉中或以不知不觉的方式,使布景造型的灯光和声效发生移动变化,通过光电、音响等设备独有的功能进行组合,展现出各种独特的视觉表达效果。

舞台美术设计的创作元素是以打造布景造型、烘托色彩、改变节奏、调节资源配置为宗旨,通过演员的表演再现,达到视觉智慧的独特空间表现,此时舞台美术巧妙构成出视觉场景,引导观众进入视觉构画设想中的视幻层面上的特定空间。

舞台美术创作构想对少数民族文艺演出舞台的综合要求,无非就是光、色及音效的巧妙运用。通常所说的光色,是指光的颜色感受,主要通过舞台灯光的不断变化来表现情感。音效也是影响舞台艺术的重要因素,通过高低不同的音响效果,提升戏剧的旋律和情调,极大地承托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同时,通过光色和音效的交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演出节奏,促进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的重生,实现舞台画面的协调统一。

舞台美术结构布局,正是与光、色的结合,是舞台空间艺术创作的最重要的手段,舞台的结构塑造决定着舞台构图表现,光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舞台画面的色调。所以舞台构架是创造构图的现行表象元素,舞台上构架的布景布局,要有富于表现力的色光来再次创造美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已经成为演出舞台最惯用的手段。舞台结构通过光对于色彩渗透到演员的演出中,使演出场所的气氛更加美丽迷人。

舞台结构布景通过舞台灯光色彩的运用,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对整个舞台画面的构图、色调的把握;光不是仅仅把舞台上表演的演员打亮、打立体,还要借用布景利用灯光的颜色处理和把握,首先给舞台确定一个大构图、大的色调,然后在不影响这个大色调的范围之内刻画局部的细节。在少数民族歌舞演出中,还要考虑各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服饰绚丽多彩,不能把绚丽多彩做得繁杂无章,舞台画面的整体色调造型要多彩而统一,因为色彩是最直观地赋予观众视觉的第一印象,无疑是最醒目、最重要的,会对民族歌舞的舞台情绪的表达和观众的视觉观赏起到了最直接的心里作用。

在处理和把握舞台架构和灯光色的调和中,将舞台灯光渲染而成的光比影像,直接构架出整个演出舞台艺术的总旋律。对于舞台美术设计者来讲,舞台构图、色调就是对舞台上全部审美对象的艺术总体形象的综合表现。由于舞台景物造型是受灯光色彩影响力的作用,色彩被灯光表现的一览无余,景物造型与色彩组合形成了调和色调;而色调决定于组织色彩的总体意图。在很多符合戏剧情境的舞台画面中,一个合情合理的色调是舞台美术设计的灵魂。

在其他舞台上,可供舞美设计选择运用的色彩很多。但是,在民族歌舞的舞台上,这就需要舞美设计者通过对民族歌舞本体、舞台空间的景物构成整个舞台演出的整体画面,构架布景构图要服从于民族歌舞在演出中服装的绚丽多彩,这就给舞台美术对于灯光的布光上,要求尽量在多种色彩关系中寻求主色调的调和。

舞台构图创造的出发点,就是结合舞台灯光运用色光配合演出进行营造出舞台气氛,这个创作过程体现着设计者的艺术修养和技术经验,不同内容、形式的表演有着不同的灯光设计,几乎没有固定的方法与技巧。

舞台美术设计的布景造型要靠色、光的结合渲染,光色的反应是舞台美术的综合艺术表现。舞台灯光可以分为同种色光和对比色光两种展现形式,同种色光主要依靠同种色光饱和度的差异,造成人眼色彩视觉上亮度的不同,从而实现舞台上形象生动的明暗变化效果,适用于艺术形式较为单一的舞台剧。对比色光是依据色彩的冷暖感不同而呈现艺术风格的一种手法。通常来讲,红色、橙色、黄色对人眼刺激较强,给人以温暖的视觉感受,被称为暖色,而蓝色、紫色、黑色等颜色亮度低,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被称为冷色。在舞台艺术展现中,以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空间分别向舞台中投射暖色和冷色,可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感,有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暖色和冷色的交替呼应,可以赋予人物或景物的立体感和生动感。传统意义上的投光包括正面投光、顶部投光、逆投光和侧面投光等形式,但是随着现代艺术的革新,多种交互式投光设备应用而生,赋予了色光新的生命。设计师也可根据光的能量进行选光,光波的波长与能量成反比,光的波长越长能量就会越低。人眼通常对黄绿色光最为敏感,因此如果要求灯光效果强烈,就可以选择黄绿色光,如果想表达委婉含蓄的艺术境界,则可用天蓝色光或浅蓝色光。同时,选用色光的时候还要注意颜色的主观三属性之间的协调关系,即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比例关系。通常而言,如果想把色光变淡,可以加入其他的色光,如果要提高色光的亮度,那么可以加入白光,降低色光的明度,可以加入颜色深的色光。

影响舞台再现效果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光色是最为常见的一个,也是最具有挑战的因素之一。眼睛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窗口,它含有三种视觉细胞,可以直接受到色彩的刺激,从而通过神经传输到大脑皮层产生色彩感知和美感体验。因而,舞台灯光的色彩对人眼具有直接作用,使人们产生视觉记忆,并通过色彩产生视觉联想。例如黄色,饱和度很低,但是明度很高,给人以富贵、尊贵的感觉,看到黄色,人们会联想到黄金和皇权,感受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耀。在当下的民族歌舞表演中,单色光是最为常用的表现形式,因为单色光纯度很高,可以集中到演员的身形、动作和表演上,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对于民歌歌舞演出,舞台灯光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民歌是我国宝贵的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因而舞台灯光不仅要真实再现当地的文化特色,还要通过灯光展现历史的传承和地域文明。舞台美术设计要想展现出感人的情节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必须结合剧本、剧情、演员等要素,通过光电景色的有效配合,综合全剧的剧情需要,展现给观众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浪漫故事。对于灯光选取、景物设计等环节,色调的运用至关重要,必须要根据具体的剧情和剧本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必须紧扣“演出主题”。通过色调的合理搭配,勾起观众内心对色彩的感知,让其从心理和生理上与舞台演出者产生共鸣,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长期的舞台艺术表演实践,人们逐渐发现,色彩对于活跃气氛、控制节奏、烘托情节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舞台色光的运用是一门大学问,直接决定了舞台造型再现的成败。通过舞台色光的调节和运用,观众可以很好的融入到舞台艺术中去,通过欣赏舞台歌舞,感受浓浓的民族艺术特色。

民族歌舞的舞台形象造型通过灯光的色彩运用,映现出民族歌舞独特造型艺术塑造,完美展现舞台美术艺术总形象的魅力,增加民族歌舞演出中的独特美感。

猜你喜欢
色光布景舞台灯光
怎样将舞台灯光的情感色彩融入剧情之中
舞台表演中舞台灯光艺术效果的作用
浅析舞台灯光艺术中的情绪色彩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人物混合色光照明技巧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天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