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画”指导心得

2018-11-14 12:40吴耿龙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儿童画美术教学

摘 要:引导刚上小学的小学生画故事画的方法。

关键词:儿童美术;儿童画;美术教学

一、 给儿童“故事画”下定义

我这里所说的儿童“故事画”指的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来作画,画好后,又给他们画的内容写成文字,编成故事。它由想象绘画与自编故事合二为一。例子:

《小兔游泳》(下图)

有一天,小兔要到河边游泳,可是忘带游泳圈了。

过了一会儿,两只小小的动物游了过来。“啊,是小鸭!”小兔说:“你可以让我坐在你的你的上面吗?”小鸭说:“不行,我会沉下去的。”小兔没办法,只能等了。

它等啊等啊,一只大天鹅来了。小兔高兴地喊:“大——天鹅——你到我这里来吧,快带我游泳吧。”“不行,你会回不去的。”

小兔着急了,急的脸和嘴都歪了,一点都不好看。一只小白马看见了,跑来对小兔说:“小兔,你要大人陪的。”小兔听了,很后悔了。

《我梦见》(上图):

1. 我和妈一起去买菜,到门外时发现我们身边有一条彩虹,我们爬上彩虹,发现有许多宝贝。

2. 我们把金子、银子、金币等宝贝拿到店里卖掉。还换了一个宝箱。

3. 我们把宝箱里的东西拿出来打扮得漂漂亮亮。

4. 爸爸看见了,也跑过来打开箱子。突然爸爸变成王子,妈妈变成公主,我变成一只小鸟,我们家变成一座美丽的城市。

5. 突然,一位巫婆飞了过来,爸爸妈妈吓坏了。我赶紧飞过去把巫婆的眼睛啄瞎了。巫婆大叫一声,逃跑了。

6. 我醒来了,原来我是做了一个梦。在刷牙的时候想,这做的梦真有趣。

吴睿怡,8岁画

二、 儿童画“故事画”之前的美术成长特点

(一) 幼儿阶段都喜欢涂鸦

喜欢涂鸦是孩子的天性,我就根据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们进行大胆的涂鸦。我的孩子也非常喜欢涂鸦,我就满足孩子的需要,在家里为她准备各种绘画用的纸张,各种绘画用的笔和颜料。只要孩子想画时,她就可以随时自己去拿来纸笔各颜料,随时可以画她想画的画。

(二) 孩子画的内容是各种各样

有生活场景画,有纯想象画,有影视节目的视频形象画,也有把生活场景拟物化的动物形象。

下面这些是我的孩子幼儿阶段画的信笔画:

◆生活场景画(下左图):

◆纯想象画(上右图):

◆影视节目的视频形象画(下左图):

◆把生活场景拟物化的动物形象画(上右图):

(三) 儿童画常有自己的意境

儿童画的画,一般都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与意境。有时我们认为他们画得不够完美,想跟她说怎样画会更完美时,她却能说出一大堆自己这样画的理由。后来我不敢教他们画画,只引导他们怎样画。这样,孩子们反而可以画得更好。

如下图是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的信笔涂鸦画。

(四) 到了小学二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增加

上小学后,孩子的识字写字慢慢增加了。他画的画也更加完整,形象刻画也更加细致,画面的表达内容也更加丰富,作画的技法也更加多样化。(如上右图)

三、 我指导儿童画“故事画”的动机与灵感

我喜欢寓教于乐,喜欢把复杂深奥的东西简单化。对孩子的培养也一样,我想提前教孩子写作文,我对孩子写作文有我自己的一套理解。

(一) 我对“语文”“作文”的理解

我个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的总称。“语言”就是我们平时的“说话”,“说话”是为了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作文”就是用“文字”把我们想表达的“语言”和“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过程。因为用文字记录想法和语言的过程中,人的表达的想法内容也同时在丰富和完善。所以人在作文过后,就会对其文章进修适当修改。所以“九易其稿”是作文的正常过程。

而根据我们想表达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文体”就有多种,比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游记等等。根据文体的简洁程度不同,还可以有诗歌、短文等等多种文体形式。

另外,古代诗词歌赋等形式,是为了“歌唱”“表演”“卖弄”“升华”而出现的文体形式。它最重要的也是表现思想。与作文的本质差不多。

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不等于主流观点。但一个人的理解不同,他指导出来的作品就会与之相匹配。

(二) 通过画画引导孩子写作文

我看孩子很喜欢画面,每一张画都有她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就让孩子通过画画练习作文。

在二年级上学期快期末的时,我带孩子去买了一本A4插页资料夹(如下图)和一本A4的复印纸。并告诉孩子:“从今天开始,我要教你一种新的画画方式。”

先画一张《故事画集》封面。

我在一张白纸上写了三行字:“某某年/孩子名/故事画集”。并让孩子把这几个字写得很漂亮,并配上她喜欢的画。这张画要作为这本《故事画集》的封面。孩子很高兴的就画出来了(上图)。

四、 我引导孩子画“故事画”的一些方法

1. 从二年级上学期的元旦开始,每星期画1~2张“故事画”,寒假和暑假每三天画2张“故事画”。

2. 引导孩子把作画的想法写下来,直接写在画面上,作为画画内容说明,也为了以后纪录,不会忘记。

3. 小学二年上学期,学生还没接触过“作文”,孩子不懂得什么是作文。但她很小就看过很多儿童故事书,什么是故事她很清楚。所以我就用“故事”二字来代替“作文”二字,让好在画画之后把想法写出来说成是让孩子画“故事画”。这样,小孩很乐于接受。

4. 用孩子课堂里学的“课文”来引导孩子写“故事画”。我告诉孩子,你们上课时都要学习课文,课文一般都有几个自然段,也有多种课文形式(比如诗歌,歌曲歌词等)。另外,课文的旁边有插图。你可以自己学写课文,并自己画画。这样,你们班的同学在学课文的时候,你已经会写课文了,你是最棒的。用这样的方式鼓励孩子。

5. 孩子写字大小不一,时大时小。我就要求孩子在写故事之前,先打好格了,然后在格子里写上故事。

6. 孩子写故事之后,因为字写得不好看,有时连她自己都一下子读不出来。我就引导她,字不写好,别人就看不懂,考试就会被扣分,所以以后一定要把字写好,写漂亮,写得与画一样漂亮。小孩听了也保证以后要把字写好。

7. 上色时,有时一面画上同一个颜色,看上去很死板。我就在旁边另一块用过度的方法上一遍颜色给孩子看,然后让孩子自己比较哪一种画法更好看。她对比后说有过度的更好看。然后我就教她怎样上色过度。

8. 要求孩子写字的位置要与画内容的一些形体结合起来写。这样,形中有字,字中有形。

9. 有时,孩子用彩色笔画画,但上色后发现,有彩色笔画的上色后看不清楚,而用黑色画的物体上色后很好看。就引导孩子比较哪些更好看。孩子说“没上色时,用彩笔画的好看,但如果上色后,用黑色画的好看”。所以我就引导她以后画主体物形体时,尽量用黑色笔画,背景可以用黑色笔也可以用彩色笔画。

10. 要求孩子在所画形象旁边写上它的名字,并用框框框起来,让看的人知道那个画的是什么。并且要求所用颜色不能与画的形象同色。

11. 笔的颜色选择。要求孩子画主体形象时以黑色笔为主。写故事的字与标注的名字,一种用彩色笔,一种用红色笔来写。让画面有层次感。写故事时,也可以写一段用一种颜色。

12. 让小孩绘画时画怎样就怎样画,不要有太多的限制。畫动物也好,画植物也行。用线勾形后上色也行,直接上色画也可以。尽量放开手脚就是了。

13. 要求孩子写标题时要写得大字一些,可以写空心字,也可以用与故事内容文字不同色的笔来写。可以把标题框起来,上色时用不同的颜色上色。

14. 让孩子上色以旋转式蜡棒笔为主。虽然小孩也喜欢用水彩上色,但水彩不好控制。而油画棒画时又太粗,不够细致。所以用旋转蜡笔为主。

15. 要求勾线后再上色,因为用蜡笔上色后线就勾不上去了。另外,勾线要求用0.7的黑色和红色签字笔为主。尽量少用双头的勾线水笔。因为画是用A4纸张画的,如果勾引笔太粗,画出来就粗糙,也没什么内容可看。

16. 孩子上色时大多喜欢从主体物涂起。但等到背景都上好色后会发现主体物的色彩不够突出。这时我就引导孩子,可以先画背景色,等背景色画完后再给主体特上色。

17. 孩子也喜欢穿插画一些只有主题没有故事的画,我也鼓励她大胆去画。

18. 同时我也鼓励孩子把一个故事分成多个片段,画成由多个连续的画面组合而成的“连环故事画”。

作者简介:吴耿龙,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儿童画美术教学
儿童画
儿童画
如何鉴赏儿童画
我的儿童画
儿童画作品展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儿童画为什么不能追求画得太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