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的诗歌艺术变革

2018-11-15 11:23杜雪琴
中国诗歌 2018年4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语境诗歌

杜雪琴

我们已经面临一个新的时代, 这是伴随着网络的建立而到来的。 因为互联网在全球的建立, 一个靠网络而联系的人类新社会已然确立, 正是它把全人类的主要成员, 将世界各国、 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 有机而时时地、 密切地联系起来, 形成了一种自由交流和全方位对话的宏大格局, 从而开启了一个信息共享、 知识共享、 科技共享、 思想共享、 政治共享、 情感共享的新时代。网络时代与非网络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 网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非网络时代是一个被分割的、 封闭的、 条条的、 块块的世界, 是一个各民族、 各地区、 各国家、 各大陆相互之间缺少交流或者交流不便的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依靠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虽然有所改进, 然而也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 而当人类进入了真正的网络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几乎是成为了零, 凡世界上所有的有网络的地方, 只要可以有上网的条件, 就可以立时性地通话与通信, 犹如在面前一样的方便。 并且, 并不只是一种文字上的交流, 还可以是语音上的、图像上的, 这种面对面的、 具有现场感的交流, 与从前的交流具有了质的不同。 每一个能够以自己的手机或电脑上网的人, 不论他是什么阶层、 什么职业、 什么身份, 他就成为了一个网络人、

一个现代人、 一个处于世界之内的人、 一个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地方、 任何人种进行交流的人。 因此, 我认为只是因为有了网络,人类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发生了根本性的、 重大的变化。 并且我们还可以认为, 每一个人的权力都可以因此而得到根本的保障, 个人的生命潜能与生命张力, 也可以因此而极大地发挥出来。 在这样一个时代,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作家、 诗人与艺术家, 传统的诗歌也面临一种全新的传播语境,当代诗歌创作的质与形, 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也就是说, 一个全新的诗歌时代, 已然来临! 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的最大贡献, 在于它创造了一种全新交流语境, 即在任何时候、 在任何地方、 在任何社会环境之下, 只要有网络的联通与存在, 就可以直接地、 不受限制地、 全方位地进行交流与对话, 特别是以文学的方式进行的交流与对话, 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权力, 都有这样的自由。 在非网络时代, 人们的交流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交通不便、 通信不便, 没有交流的条件与平台, 即使是小范围的交流也不可能。 在今天和未来, 网络不仅是一种平台, 同时也是一种武器, 更是一种思想。 中国的经济、 政治、 社会、 民生、 文化等, 正在因为网络的建立而发生重大的变化, 文学与诗歌所发生的变化, 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就像我们现在只要有了手机, 似乎就有了物质的一切一样, 只要我们有了手机, 我们也就有了古典与现代的一切文化与艺术内容, 从思想到形式。 并且我们还可以创作, 以手机所能够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平台, 从事我们所喜欢的创作活动, 包括微信、 微博、 公众号, 也包括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 笑话、 故事、 歌谣等。 这当然是一种全新的语境, 也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诗歌人才因网络环境而成长

正是在此基础上, 人们开始了网络写作。 凭借互联网科技创造的网络环境, 在每天获取海量信息的前提下, 人们以自由作家的身份, 从事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写作, 大批的平民写作者成长起来, 文学青年大量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 当今中国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数, 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所有作家的总和, 诗人的数量也同样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歌国度, 诗人的数量与诗作的数量都是全球第一。 然而在今天, 诗人与诗作的数量不仅是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时代不可相比的, 就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诗人与诗作, 也是不能与之相比的。 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的人口数量大,并且也是因为中国实现了五百年来的跨越式发展, 由于经济的规模总量很大, 也由于人口的基数很大, 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 我们就建立了强大的交通与通信设施, 互联网的规模与质量也几乎成为了全球第一。 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互联网的建立, 作品的发表不再有门槛, 一切刚刚创作出来的作品, 作者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立即发在自己的博客、 微博、 微信、 微信朋友圈上, 以及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上, 可以即时性地供所有人进行阅读, 从而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 从未有过的快速传递和无限度的扩散状态。这, 还只是网络文学写作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 网络已经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文学热情和艺术创造力, 开创了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的新时代。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部分, 并且是文学的排头兵, 其发展道路与生命样态, 同样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当每一个成年人有了自己的手机, 每一个人都参与众多微信群和朋友圈的时候, 当许多有影响的微信公众号(包括个人的与集体的) 建立起来之后, 网络写作环境又有了很大的扩展和极大的提高。 这就标志着网络写作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新旧时代的诗歌语境和文学语境的不同, 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与中国古代社会相比, 当代中国社会的活力已经发展得相当充分, 也许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包括唐宋时代, 可以与今天的中国相比。 要说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虽然今天的中国人口远比古代为多, 统计难度很大, 然而如果进行统计的话, 真正的人才与人才所具有的才能, 也是任何一个时代所不可比拟的。 诗歌与文学乃至艺术的所有门类, 人才济济的局面是令人惊喜的。 每一个大学都有自己的诗会,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诗赛, 许多城市都成为了诗歌的中心, 每一个地方似乎都有了自己的诗歌组织形式,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与发展。 这不仅是一种表达的自由, 也是一个社会发达与开明的象征,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活力的象征。

网络环境下的汉语诗歌形态

在这种新的网络环境之下, 汉语诗歌的创作状况, 与从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参与诗歌与文学写作的人越来越多, 多得难以统计与想象。 虽然没有全面而科学的统计, 但据估计, 现有的多达九亿以上的网民中, 至少有五千万人从事过文学创作, 其中至少有两千万人发表过自己的作品。 这可能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数字。 最近十年以来, 高校的大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增长, 乡下青年进城务工, 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手机, 就有了从事诗歌或文学写作的愿望。 与此同时, 中国社会也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动, 一是受教育的人口越来越多, 二是从乡下到城里的青年人越来越多, 三是从国内到国外的人口越来越多, 社会各阶层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 每一个人参与社会进程的程度越来越高, 也许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时期之一。 正是因此, 从事诗歌与文学写作的人就越来越多。 社会的变动是文学变动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它是从事诗歌与文学创作的主观动因; 同时, 发表的方便是推动创作的客观原因, 如果作品发表相当困难, 那就等于诗歌写作没有出路, 也许再大的社会变动也不会转化为创作的动力。

第二, 诗人的分布很广, 不再集中于社会的上层, 社会各阶层、 各领域、 各行业都有许多人在从事诗歌、 文学或与文学相关的写作。 自人类有史以来, 从未有过如此广泛的人群参与到文学中来, 产生了令人震惊的文学景观。 从前基本上是知识阶层的人才会从事文学创作, 在古代只有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中了功名的人, 才从事诗歌与文学的创作。 所以, 中国古代的诗人与文学家, 许多人同时也是各级官员。 而现在, 许多官员在从事创作,许多平民也在从事创作, 并且其主要的力量都分布在各个社会阶层之中。 有的是中小学教师, 有的是医院里的医生与护士, 有的是社会上的商人与公司职员, 有的是大学里的教授与博士研究生, 有的是建筑工人与环卫工人, 有的是大学生与中学生, 有的是出国人员与回国人员, 同时也有大量的自由撰稿人, 如此等等。 也就是说, 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可以从事诗歌写作与文学写作, 并且其分布之广、 涉及的行业之多、 其创作力量之强大, 也许是中国有史以来所从未出现过的。 从事诗歌创作的人多半集中在社会结构高层的情况, 已经不再出现了, 更多的是社会底层的人们, 成为了有影响的诗人与作家。 近三十年来的所谓“打工诗人” 与“打工作家” 层出不穷, 也许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而在这一历史的过程中, 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 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的建立, 为人们的诗歌写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与重要的阵地。 在还没有微信的时代, 有所谓的博客; 在还没有博客的时候, 有所谓的QQ 群; 在还没有QQ 群的时候, 有所谓的文学与诗歌网站。 由于科技水平的一步步提高, 最新的网络技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申请微信群, 有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也可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这样的新发明与新平台, 可以说是越来越高级、 越来越方便、 越来越快捷, 为人们从事诗歌写作与文学创作,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在目前情况下, 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只要有手机或电脑, 就可以从事写作, 并且可以毫无阻碍地发表出来, 只要无反党、 反政府、 造谣与攻击他人的内容, 就没有任何的限制。 发表出来以后, 任何人只要想读就可以读, 还可以再次分享给自己的朋友, 朋友认为好的作品, 还可以分享给朋友的朋友, 就像雪球一样可以越滚越大, 其社会影响就越来越大。 这样全新的环境与时代语境, 是我们从前所不可想象的, 这一切都有赖于互联网的建立。 如果没有涉及世界各地区的网络, 如果没有涉及整个人类各民族的网络,如果没有把世界上所有的人联通起来的网络, 那就没有这样的创作语境与时代环境。 从表面上来看, 似乎只是传播方式的改变,其实还有本质上的改变, 那就是人的权力结构的改变与社会结构所发生的变化。 如果我们退回过去的时代, 没有了自己的微信群, 没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没有了自己的公众号, 或者说我们不再用手机, 我们会觉得我们过的是一种原始人的生活, 完全没有进入现代社会。 因为手机是我们与外界联通的通道, 微信是我们发言的工具, 也成为了自我表达的手段。 如果我们没有了自我表达, 也许又回到了封闭的社会, 我们还生活得下去吗? 所以, 新的时代形成了新文化, 微信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化, 并不只是一种平台。 因为有了微信, 诗歌的创作与传播都有了新生的力量, 并且这种力量越来越强大, 为以往的力量所不可比拟。

第四, 网络传播之迅速、 传播之广泛、 影响面之大, 是传统纸质平面媒体所完全不可比拟的, 我们真正地进入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文学创作与此关系密切。 网络建立之后所产生的变化,在文学与诗歌传播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有了博客的时代, 似乎已经是够先进的了, 因为我们写了东西就可以自主地发表, 然而也要靠他人来阅读, 并且读者没有自己的电脑也是不行的。 有了微博的时代, 让博客进入了真正的手机的时代, 即进入了没有电脑只要有手机也可以阅读的时代。 现在, 有了微信与微信群,更有了微信朋友圈与微信公众号, 那么从前的博客时代, 已经就不算什么了。 只要有了手机, 一切都可以变成现实。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从事写作, 走到哪里就可以写到哪里, 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 更为重要的是, 写了什么作品就可以立即发表, 并且是一种全公开的发表, 与从前的报纸与期刊发表, 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与电台和电视台发表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并且这是一种自主的发表, 不需要他人的同意, 更不需要他人的审查。这样的文学作品的自主性传播, 其规模之大、 速度之高、 范围之广, 是以往的任何时代所不可比拟的。 眼下, 平面媒体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 包括电台与电视台也失去了往日的被关注度, 时代的变化之大、 之深、 之巨, 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我们不关注微信时代给诗歌与文学创作所带来的变化, 我们就还是一个旧时代的人, 而不是一个新时代的人, 我们的诗歌与文学也不可能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五, 网络条件下的文学创作整体水平, 与从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产生了质的变化。 根据我对近期六个微信平台发表作品的阅读, 发现相当多的作品质量上乘, 也有一些一流的作品。 六个微信平台是: 诗网刊、 中国诗歌网、 现代诗刊、 诗歌世界杂志社、 西部诗歌社、 华大诗歌研究中心。 现在还用一句“泥沙俱下” 来形容网络写作, 已经完全不恰当了。 据统计, 我国每年网络创作的小说, 在国外具有了很大的影响, 创造了数以亿计的产值, 许多作品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与电影, 完全可以与从前的精英文学创作相提并论。 因为没有了从前的编辑程序, 也省去了从前的政治审查程序, 有的人就认为网络写作水平不高, 似乎全是次等作品, 所以许多人用“泥沙俱下” 来形容所有的网络文学作品。 经过了十年左右的发展, 一方面网络写手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把不好的作品发在网上也受人嘲笑,所以今天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 已经与期刊发表的文学作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虽然有的人还是喜欢在《人民文学》 《诗刊》《星星》 等纸刊发表自己的作品, 然而在一些重要的网站如中国诗歌网、 天涯、 榕树下、 光明日报等这样的网站发表作品, 同样受到人们的重视。 汉语诗歌形态因为网络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变革的思潮正在兴起。 诗歌艺术正从古典向现代转化, 其速度与幅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有人认为新诗从“五四” 时期开始,就有了一种现代形态, 其实是相当初步的。 也许只有在网络语境之下, 诗歌的交流才变成了一种世界性的现象, 在这样一种真正的自由与开放的时代, 现代性的质变才会成为现实, 当然也会有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诗人如何面对一种新的时代语境

如何面对这个全新的诗歌与文学时代, 也许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以下四点, 也许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

首先, 要对网络时代的特性与地位有一个全面而科学的认识, 那就是在今天的中国, 网络写作已经完全改变了文学的格局, 特别是改变了诗、 散文、 散文诗、 游记、 小小说等文体的格局, 让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样一点, 就可以推动文学阅读、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研究, 其中的道理、 根据和逻辑, 不言自明。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时代, 生活在一个以网络为媒体的全新时代, 因此我们的观念、 思想、 情感、 想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就难于成为一个现代人, 对于新的文学现象与艺术现象, 就不会有正确的认知与全面的认识,那么我们的言行就很难适合时代的需要, 也很难创作出全新的文学作品与诗歌作品。

其次, 作为诗歌纸刊的负责人或这个时代的领袖诗人, 要全面鼓励网络诗歌写作, 从而造就一批网络文学人才。 全国各地陆续成立的网络作家协会, 就是一个重要的、 明智的举措。 如果还是以过去的眼光来看待网络文学, 认为网络文学不能与纸刊文学相比, 更不能与经典文学作品相比, 就只能落后于时代了。 当然, 网络文学也要经过历史的检验, 要经过比较长的历史时期以后, 有的成为了经典作品, 有的就会被历史所淘洗。 因为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巨大, 而经典作品总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我们相信, 网络时代的文学作品数量很大, 从中产生的经典作品肯定比从前更多, 因为它本身含有许多的优秀作品。

再次, 充分地利用网络提供的条件, 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诗歌与文学作品。 从事网络写作的人很多, 并且已经成为一流诗人与作家的人, 也在从事网络写作。 现在, 完全离开网络而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几乎是不存在的了。 今天似乎没有人再用笔写信了, 所以作家的手稿也越来越少。 就像我们离开了毛笔仍然可以用钢笔写作一样, 我们离开了钢笔也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写作, 甚至用手机进行写作。 因此, 现在的写作条件是进化了而不是落后了, 是有助于诗歌与文学的写作而不是有损于诗歌与文学的写作, 那么, 我们就更有条件写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以适合时代与人民对于我们文学的要求。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 网络时代的诗歌由于诗人的个性的极度解放, 由于诗歌创作的高度自由, 也由于诗歌的传播已经是一种几乎没有限制的形态, 优秀的作品只会是越来越多, 而不可能是越来越少。

最后, 充分发挥网络的传播优势, 让诗歌与文学的传播更加广泛与深入。 网络是一个好东西, 虽然有的人认为有了网络以后, 人们的思想与表达权利无法控制, 然而没有人会认为网络阻挡了人的自由与权利, 中国的文学要发展, 外国的文学要发展,网络所提供的条件是前所未有的丰厚与方便的。 也正是因此, 中国文学走出去, 外国文学走进来, 传统文化进校园, 精英文化下乡去, 才成为了新时代对我们所提出的几个重要的要求, 也是国家的重要文化导向。 在这一过程中, 网络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且可以发挥出为其他手段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人的自由度、 人的权利之实现、 文学潜能之发挥、 文学才华之显现, 今天都远远地超过了从前的所有时代。 因此, 网络时代的文学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学, 网络时代的诗人也是全新的现代诗人, 网络时代的诗歌与文学已经发生了全面的变化, 越超从前的文学形态与文学成就, 是理所当然的。

诗歌艺术的变革是一种时代性的要求, 从旧诗到新诗, 从格律诗到自由诗, 从文言诗到白话诗, 从古典诗到现代诗, 一路下来, 从来没有停止过。 可以相信, 在网络的语境之下, 在网络的平台之上, 一场新的艺术变革正在到来。 环境变了人心也在变,人心变了美学也在变, 美学变了艺术也得变, 艺术变了格局也就变了。 诗歌的格局在变, 文学的格局在变, 思想的格局在变, 时代的格局在变, 社会的格局在变, 我们的国家正是在这种变动之中, 才会走向兴盛与强大。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语境诗歌
诗歌不除外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跟踪导练(三)2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