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敏:让贫困村化蛹成蝶

2018-11-15 05:53杨刚
当代贵州 2018年36期
关键词:桑园支书养蚕

文 / 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杨刚

群山绵延、绿树掩映、鳞次栉比的乡间民居,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的联户便道……步入织金县熊家场镇白马村,扑面而来的田园风光让人眼前一亮。

谁曾想到,10年前的白马村,泥尘漫天,道路狭窄,村里一穷二白,没有公路、没有集体经济,有的村民还住着茅草屋。

“白马村能有今天,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好支书。”白马村村民用翻天覆地来描述村子的变化。他们口中所说的“好支书”,正是白马村党支部书记张龙敏。

2008年,当时已48岁的张龙敏顶着家人的反对和亲朋的不解,毅然接过白马村党支部书记这个“苦差事”。

上任之初,为了让乡亲们能够通过种植尝到劳动致富的甜头,张龙敏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她先是提出了补助兜底资金扶持计划,接着又带领村民保质保量地完成玉米幼苗单株定向栽培。

上任第二年,看着无本可投的贫困户,张龙敏和儿子、儿媳商量后,便开始把自家养殖场的生猪免费送给村民养殖。

“第一年送了120头猪给60户贫困户,每户两头;第二年送了100头给50户;第三年送了80头给40户;第四年送了60头给30户……”张龙敏说。

到2014年,白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起了猪。村民也经常到张龙敏家里咨询养殖技术,她都耐心指导。“看到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心里也很高兴。”

张龙敏在桑园里采摘桑叶。

在张龙敏的带领下,村民在养猪的同时也发展其他种植业,比如高粱、生姜、大蒜等。10年来,白马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已从2008年的每年2000元提升到现在的近万元。

“好支部是发展的前提,能人带富是脱贫的基础。”这是有20年党龄的张龙敏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心得。

2017年,为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张龙敏带领村支“两委”组织群众代表50余人先后两次前往安顺塘约村实地参观学习。

回来后,张龙敏组织村委成员、党员群众代表多次召开会议,商讨产业发展规划,并注册成立了村集体合作社。同年,合作社引进了贵州江凝蚕业公司到村开展种桑养蚕项目。

“目前,我们已种植桑园2000亩,正在建设8000平方米的‘工厂化养蚕示范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培训专业养蚕农户300余人,自生产蚕茧15万斤,年产值400万元。”张龙敏告诉记者,基地建成投产后,还将带动白马村及周边干河村、穿洞村的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白马村村委会办公室,一面挂满荣誉的墙是张龙敏和白马村村民多年来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真实写照:“双学双比”能手、“全省劳动模范”“文朝荣式好支书”“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五好”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寨”……

猜你喜欢
桑园支书养蚕
养蚕不易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七里坝桑园
养蚕记
家乡的桑园
嫘祖养蚕的故事
支书的狗
桑赤锈病防控措施
养蚕记
张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