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脱贫组合拳 红色瓮安再出彩

2018-11-15 05:53袁绍阳何广
当代贵州 2018年36期
关键词:瓮安全县贫困户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袁绍阳 何广

瓮安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安全饮水、村组公路、住房保障、人居环境“六大歼灭战”。

红色瓮安,这里曾经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被誉为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前夜。

红色瓮安,在“脱真贫、真脱贫”的理念指引下,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充满了新的希望。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瓮安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安全饮水、村组公路、住房保障、人居环境“六大歼灭战”。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降至2018户506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2%。

指挥高效 推进有力

“为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精彩出列’,瓮安各级各部门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四级联动纵向到底、网格包保横向到边、精准核查覆盖到人,以‘乡村网格化’为统领,确保责任落实全覆盖,全面构建指挥高效、推进有力的工作格局,为扶贫脱贫工作扎实高效推进提供有力保障。”黔南州委常委、瓮安县委书记张文强说。

四级联动纵向到底。瓮安将全县划为13个战区,成立13个一线指挥部,组建7个工作专班,下沉86个驻点工作队,构建起一套“县为总指挥部、乡镇为一线指挥部、村为下沉驻点工作队、组为包保工作组”的脱贫攻坚指挥作战体系。同时,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或县委常委任指挥长,其他副县级领导任一线指挥长常住乡镇(街道)坐阵指挥。

网格包保横向到边。严格落实“县级领导驻乡、科级干部驻村、帮扶干部驻组”的三级帮扶工作制度,按照30-50户农户组成一个网格,把全县划分为3392个网格,实行“乡村网格化”,整合帮扶人、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等力量,将原来的分散帮扶转变为集中驻点帮扶,组建新的驻村工作队统一管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尽锐出战”的要求,下派2805名县乡干部,实行“局长驻村、常务看家”,调动全县人力资源全力强化脱贫成效。

精准核查覆盖到人。将工作对象从建档立卡贫困户扩大到所有农村困难群众,以户为单位,对全县农村群众进行拉网式对标排查,逐户核对记录家庭基本信息、项目覆盖情况、民生资金受益情况以及干部帮扶情况等,建立“户户清”大数据民情台账,对全县11.37万农户实行精准化、数据化管理,进一步清查漏评、错退情况,及时发现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等动态识别并做好帮扶。

志智双扶 激发动力

在脱贫攻坚战中,瓮安坚持扶贫扶志扶精神,以“农户主体化”为动力,多举措向以“等靠要”为主要特征的“贫困痼疾”宣战,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确保“志智双扶”全覆盖,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挺起坚实的精神脊梁,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瓮安以科级干部联村、一般干部联亲、教师大家访为载体,开展“干部访亲友、政策送万家”等活动,全县8734名干部联系走访86968户农村“亲友”,4094名教师联系走访74538名农村学生,特别是困难学生家庭,进家入户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关爱。广大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情感纽带推动脱贫攻坚,将党的政策和声音带到每家每户,帮助他们全面理解脱贫攻坚、正确对待脱贫攻坚、主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

同时,做到榜样引路、典型示范。注重发掘贫困群众中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等各种典型,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成立“治懒扶志·勤劳致富”宣讲团,通过讲习所、小组会、院坝会等方式,对因“懒”致贫以及极少数存在“争贫困、占便宜”思想的群众进行引导。

此外,坚持群众事群众议,充分调动群众主体意识。成立村组议事会、议事小组,组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共商共议产业发展和村级事务,共同确定水、电、路、房等脱贫攻坚项目,主动参与土地协调、质量监督、验收评估等工作,特别注重吸纳贫困群众通过以工代赈、一事一议等方式投工投劳,既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又保障了工程质量,有效调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

完善基础 夯实基石

要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从根本上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首先必须从基础设施扶贫抓起。为此,瓮安县全力打好组组通路、户户通水、人人安居的基础设施歼灭战。

瓮安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脱贫道路。图为瓮安县中坪镇水耳村葡萄产业基地。(李永春/ 摄)

2014年以来,瓮安着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累计新建或改扩建农村公路134条776.066公里,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同时,形成就近取水、管道自来水供水的双重保障,确保农村人口饮用水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保证率“四项标准”全达标。投入资金0.59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534户、改造老旧房屋35955户,全面消除农村危房及老旧房安全隐患。探索打好“盘活三地、衔接三保、统筹三就、建好三所、用活三制”的政策叠加“组合拳”,确保搬迁群众进得来、住得下、稳得住、能共享、快发展。

同时,瓮安以“产业长效化”为路径,确保利益联结全覆盖。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脱贫道路,着力用好贵州生态优势,提高产业附加值,推进企业与贫困户利益有效链接,全县109个企业、99个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86个村(社区)进行产业链接,覆盖贫困户16810户62850人。

此外,以“保障精细化”为重点,确保政策落实全覆盖。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工程来抓,全面落实普通高中、中职“两助三免(补)”和高校“两助一免”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读不起书。坚持把医疗扶贫作为防止病魔将群众拉入贫困深渊的重要防线来抓,建立“四重医疗保障”体系,确保贫困户新农合参合率、大病医疗保险达100%,医疗救助、医疗扶助兑现率达100%,住院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以上,防止因病返贫。坚持把民政低保作为解决家庭结构缺陷的托底措施,实现“两线合一”,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年3876元,全县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率达100%,让贫困老人“老有所养”。

“下一步,我们将把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乡村网格化’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三下沉、五示范’,让广大农村群众在巩固脱贫成效、实现全面小康、推进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瓮安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桂林说。

猜你喜欢
瓮安全县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瓮安:“千年古邑”耀黔南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基于国际赛事对山地户外运动队的启示研究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中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探索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