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新途径

2018-11-15 05:53郭正勇
当代贵州 2018年36期
关键词:乡贤村寨村民

文_郭正勇

福泉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逐步形成“三下沉三整合三融合”基层治理新机制,实现了党的建设让普通群众零距离接触、公共服务让普通群众零负担共享、自治管理让普通群众零障碍参与,激发了农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现行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群众智慧和自治能力的发挥,容易形成政府主导包办、群众被动等待的局面,亟待改善。

为破解难题,福泉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推进“五改五化五教育五引导”为抓手,逐步形成了“三下沉三整合三融合”基层治理新机制,实现了党的建设让普通群众零距离接触、公共服务让普通群众零负担共享、自治管理让普通群众零障碍参与。

党组织建设下沉到组

完善党在村民小组阵地上的组织建设。综合产业发展、人文风俗、生活习惯等因素,以村民小组或联片的自然村寨为单元,党员人数超过3人的成立党小组,超过50人的成立党总支,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抓实党在村民小组发展上的核心引领。以党小组为村民组或自然村寨发展的核心,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依规开展自治活动。在全市“五改五化五教育五引导”实践中,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的党小组成员实行连户包保责任制,深入每家每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感恩教育。

强化党组织在村民小组自治上的作用发挥。按照“七有”标准积极推动活动阵地建设向村民小组延伸,使活动阵地成为村民小组党员群众的“议事堂”、农业科技的“培训点”、农民致富的“信息库”、精神文化的“传播台”。

村民自治下沉到组

成立村民自治小组,实现由“一人干”到“一帮人干”。坚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功能,组织村民小组召开户代表会议,采取由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无记名投票选举的方式,从威望较高的党员、乡村医生、致富能手等人员中推选由3至9人组成的村民自治小组和村民监督小组。

建立组规民约,实现由“无规可循”到“按章办事”。引导各村民小组召开户代表会议讨论制定《组规民约》《组务公开制度》《组内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公示执行。同时,围绕脱贫攻坚、滥办酒席整治、矛盾纠纷化解、村容村貌修缮等基层治理重点难点问题,按照“志智双扶·感恩奋进”思想扶贫工作要求,将“五引导五教育”全部融入组规民约。

发挥群众智慧,实现由“政府包办”到“自治兴村”。按照聚民智、顺民意,“软硬结合”、干群结合的原则,打造现代化新农村。以“五改五化”夯实硬件,按照财政补助、群众自建的原则,实施改厕、改圈、改灶、改水、改电,院坝硬化、屋檐沟硬化、村寨通道硬化、联户路硬化、村寨亮化工程;以“五引导五教育”强化软件,充分发挥组务管理委员会的引导作用,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生产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风俗习惯、家庭教育习惯,在农村开展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文明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活动。

管理服务下沉到组

驻村干部下沉包保服务到组。实行网格化服务模式,建立乡镇领导干部服务到组、同步小康驻村队员服务到组、精准脱贫包保干部服务到组的“三到”工作机制,做到每个村民小组都有1名干部作为网格包保员,把精准扶贫、脱贫产业发展扶持等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

“雁归工程‘特派员’”派送到组。将市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作为“特派员”,按照户籍出生地派送回家乡参与和指导村民小组自治管理,为村民小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协助村民自治小组开展矛盾纠纷化解、项目招引、土地流转、发展决策等工作。

便民利民服务下沉到组。针对行政区划调整后服务半径过大的现状,在相对集中的村民小组联合设立村民便民利民服务点756个,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的服务事项下沉到村民小组。同时,将儿童之家、农村幸福院等民生服务项目下沉到组。

整合人力资源

发挥乡贤力量。在各乡镇(街道)成立乡贤协会,通过“乡贤+结对帮扶”“乡贤+项目发展”和结对家乡贫困学生、设立教育基金会等方式,发挥乡贤人才在带头致富,助力家乡发展上的作用。

用好社会组织力量。积极培育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服务队伍、治安巡逻队伍、老年协会队伍等社会组织,并引导这些社会组织到村民小组特别是偏远自然村寨为群众开展社会服务。

整合资源资金

用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村集体对土地管理的所有权属性,发挥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自治小组在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收储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村合作社将优势土地资源连片集约,按照“合作社+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引入资金雄厚、技术专业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村一支柱产业,切实推动农村“三变”。

郭正勇(右二)在福泉市道坪镇指导“三下沉三整合”工作。(福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用活项目资金,提高资金效益率。改变以往涉农项目“单打一”的做法,整合财政“一事一议”示范村寨、民宗“人口较少民族村寨”等项目,统筹实施道路交通、危房改造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实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

整合服务事务

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对村级依法依规承担的各项管理权力和服务事项进行分类梳理,编制形成涉及党务工作、村务工作、便民服务3大块、9个类别共69项事务的《福泉市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及运行流程》,并在全市范围推行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

建好“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着力推进乡、村两级社区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率先在村民小组或连片自然村寨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点,完善镇、村、组三级远程申办专(兼)职队伍,配全远程申办终端设备设施。

自治法治德治三融合

建立完善自治组织。以村民组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党支部)、村民自治管理小组和村民监督工作小组,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党组织领导、村民自治管理小组具体实施、村民监督小组负责监督落实的分工原则开展工作。

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福泉“112”模式。健全以村民小组和集中自然村寨为单元的调解组织,整合村民组务管理小组人力资源,成立由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寨老、德高望重的族长、老村干部任调解员的人民调解小组,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深入实施“五引导五教育”工程。在农村开展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文明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活动,实行德智、法治、自治相结合,推动治理法治化、规范化、多元化。

猜你喜欢
乡贤村寨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支部+”乡贤护航乡村治理
乡贤文化丛书(套装,共10册)
“人大代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锅巴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