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笋变“金”竹笋

2018-11-15 08:11戴鸿芳蔡江河王印
当代贵州 2018年40期
关键词:笋子桐梓县竹笋

文_戴鸿芳 蔡江河 王印

初秋拂晓,乘车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上,进入桐梓县狮溪镇的柏芷山、箐坝山,到处可见笋农采笋、马匹驮笋的繁忙景象。这里是全国连片原生态方竹林面积最大的地方,方竹面积达9.45万亩,年产鲜笋约9000吨、产值近7000万元。

今年55岁的娄必云已经采了30多年笋,现在承包了山顶的100多亩竹林。“笋子每天要长10多公分,一天不采会长得老高,就不鲜嫩了。”娄必云边忙手中的活边说,“每到采笋季,我们要在山上连续待40多天。”

“采下来的笋子去掉笋衣,一般有35公分长。”笋农娄恒良详细地介绍,“为了有更好的销路,我们根据粗细和长度将笋子分为三类销售,越是鲜嫩肉厚的价格越高。另外采笋最好的时间是清晨,这个时候的笋子经过夜晚的低温生长,品质最佳。”

在箐坝山和柏芷山,每到采笋季节,山上有5000多人、150多处鲜笋加工点,还有大量马匹每天在山间往来运笋。

“我的20亩竹林是团山堡一带方竹产量最高的,亩产达1200斤。”笋农娄义文骄傲地说,“我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每一根竹子,每年都要垫林。”

桐梓县25个乡镇中有19个乡镇产方竹,总面积达55.8万亩。图为笋农将采摘后剥去笋衣的鲜竹笋装进背篓。(王印 / 摄)

娄义文所说的垫林,就是对方竹进行间伐,把枯枝及病老死竹砍掉,留下粗壮长势好的壮年竹,这样才能在冬天抵抗风霜雨雪,提高来年的产笋量。“你照顾好竹林,它也会给你丰厚的回报,我的笋子肉厚,质感鲜嫩,每年能生产干笋2000多斤,每斤售价在80元左右,很快就卖光了,根本不愁销。”娄义文继续介绍。

在狮溪镇团山堡一带,有4个鲜笋加工点,30多户笋农忙着制作干笋。刚剥开笋衣的鲜笋要用猛火煮8个小时,才能煮熟并保持鲜笋的脆嫩和色泽。

“早上采下来的鲜笋,我们及时用马匹运输到山下的公路边装车,通过陆运或空运到重庆、上海等地销售,在上海市场每公斤鲜笋能卖到28元左右。”笋农黄国雄介绍。

桐梓方竹因其资源的丰富性、原生性,有着“世界一绝,中国独有”“笋中之王、竹类之冠”等美誉。全县25个乡镇中有19个乡镇产方竹,总面积达55.8万亩。其中原生天然林20余万亩,连片千亩以上方竹林有8处,面积达16.8万亩;近几年全县增加人工造竹面积35.8万多亩,年产鲜笋3万吨以上。

桐梓县将方竹明确为“一县一业”,以“方竹引领、竹旅一体、多竹同台、助推脱贫”为总揽,农村“三变”改革为动力,不断改造方竹低效林,新造各类适宜竹种。计划从2017年起至2019年,建成以方竹为主的100万亩笋用竹基地,引进竹笋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量3万吨以上;改扩建竹笋加工企业1家,年加工量5000吨以上。

猜你喜欢
笋子桐梓县竹笋
挖笋子
巴塘的心事(下)
千斤顶压笋子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桐梓县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
笋子生长记
竹笋
竹笋
桐梓县离退老干部为县教育事业点赞
竹笋见到阳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