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融入时事述评路径探讨

2018-11-16 09:00刘宾红
决策探索 2018年20期
关键词:路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

刘宾红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思政课教学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水平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简单分析了目前高校在思政课程中融入时事述评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时事述评;教学策略;路径探讨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适当地融入时事述评内容,结合当下社会一些热点案件来展开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吸收所学内容,还能帮助他们厘清党的理论发展脉络及相应的逻辑关系。因此,高校在设置思政课程时应时刻遵循理论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融入时事述评,引导大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来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的解读,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思政课程融入时事述评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时都有尝试着融入时事述评的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政治基础知识薄弱。高校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对于政治和政策领域方面的知识内容涉及较少,这就使得学生很难理解教师提出的一些时事述评,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第二,时事述评的内容缺乏时效性。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旧闻回锅”“热点不热”的现象,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学方式过于简单化。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时事述评时,如果不能创新教学手段,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第四,缺乏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水平。然而许多思政课教师缺乏对时事热点的敏锐捕捉能力,难以满足在思政课程中融入时事述评的教学要求。

二、在思政课程中融入时事述评的具体路径

(一)营造浓郁的校园时政氛围

校园环境氛围对学生思政课程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想在思政课程中顺利融入时事述评的内容,首先要营造相应的校园时政观念氛围,让学生自觉形成一种主动联系时政来解读课本内容的良好习惯,这对促进时事述评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广播、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学生实时推送最新的时政热点话题,以充分引起学生对时政热点和时事述评的关注。

(二)以时事热点引入思政课教学主题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妨以时事热点为切入点,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时政热点话题和时事述评,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其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理解和實践应用,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若想在思政课程中融入时事述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应当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带领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充分感受时事带来的影响,从而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内容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体现高校思政课教育应有的作用效应。

(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其自身教学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质量,还会影响到时事述评在思政课程中的融入效果。因此,学校方面应注重促进思政课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他们对时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主动在教学中融入时事述评,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理应自觉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重要职责,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他们构建一个科学的思想政治观念体系,因此可以在思政课程中适当地融入一些时事述评内容,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贺晴.高校思政课十九大时政专题教

学模式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18(04).

[2]刘虹.时政报刊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

促进和引导[J].中国报业,2014(03).

【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信息化时代时事述评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18JDSZK1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路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基层政府主导农村法治发展的路径思考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思想政治融入煤矿管理中的途径探讨
当代社会进步的文化审视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