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

2018-11-17 06:06周立叶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地理

周立叶

摘 要:新课程的大背景给教师的角色定位带来了新的变化,高中地理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差别,有效进行角色的转换,将自己置于教学主导者、指导者和陪伴者的位置,扎实开展高中地理学科的教改工作,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自主学习能力。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效贯彻到实践中。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地理;教师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31

在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指导之下,高中地理课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新的课程标准,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进行科学的调整和转换,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也要以一种新的姿态来展开。在高中地理新的课程标准之下,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自由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而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充足的支持和足够的资源。所以,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到底要发生哪些转变呢?笔者从几个方面专门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一、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科学理念

转变角色定位就要适应新的角色需要,高中地理课教师只有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角色的需求。在课改的形势下,地理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观,努力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和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热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高中地理课教师要学习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首先就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认识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的整个高中地理课教学,需要完成哪些目标,需要体现出哪些教学理念,需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和素质,这些问题都要分析清楚,并且转换成实际的能力。所以,经过认真的学习和分析,要让新课标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在每一个细节当中都要体现出新课标的基本理论。

伴随着课程标准的调整,新的教材也有与传统教材不同之处,所以,教材中的增减、改编,实际上都体现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新的教材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例如“大气环境”这一节课共设计了11个活动,对于“阅读有关玻璃温室效应示意图,讨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活动的处理,在上课的时候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谈到了“大棚农业”“反季节蔬菜”、寒潮灾害天气来临时利用地膜覆盖的方法防御农作物的冻害,这是典型的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生活,服务生活,学生颇有兴趣和成就感,体现了新课程“要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地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学生们要学习并认真研读的地图有很多的种类。在地图上涉及很多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空间分布,以及地形气候、河流、自然带等,另外也要包含带有区域经济特征的农业、工业、人口、交通等内容。而且在各种各样的地图上,学生也要学会去观察并解读日照、坐标、曲线图、柱状图以及景观图等的具体内涵。所以,各种各样的图,首先要能够仔细地研读出来,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科学读图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自主进行读图,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读图水平。

二、高中地理课教师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教学的具体方式

课程标准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有着明确的要求。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高中地理课教师需要将导学案应用到课程教学中

在传统教学方式之下,教师会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对于课堂上导入环节,课程讲授环节,课下的指导复习测试环节等,教师都有了提前的准备。然而这样以教师为主体的形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教师要将导学案融入进去,重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导学案要重点突出,要教学结合,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的应用,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学会自主进行资料的查阅和课题的研究,让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指导之下,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二)新课标指导之下的教学,要注重教学的生成过程

灌输式的教学与当前新课标指导之下的教学理念有着完全的不同,灌输式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新课标指导之下的教学更加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在高中地理课程教材当中,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给学生科学的训练和指导。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引发学生多方面的思考,设计有思维联系和思维含量的“问题链”。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疑难问题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每一个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构建,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三)新课标指导之下教师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主动获取的过程,教师的讲授和活动的安排都是给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获取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平台,所以,在新课标指导之下,教师要少讲多听多引导,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自由和主动性,对于学生思想当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偏差,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纠正。

(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新课标指导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也要认识到,学生的主动质疑是一种习惯,而习惯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和培养,就是要善于创设引导学生质疑的情境,在情境之下,促进学生发出疑问,并且在教师的鼓励之下去解答疑问,寻找问题的答案。

(五)新课标指导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当今的信息社会,教师和教材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获取信息,课堂中让学生“说”起来,就是一种话语权的开放,一定让学生敢说会说,而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所以,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更加充分的交流,借助一些互联网上的交流手段,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研究某一个课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课程标准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现实的情况出发,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新课标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王雪.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生成性教学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2] 尤秀淼.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高中地理
关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