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2018-11-17 06:06石霞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形式原则评价

石霞

摘 要:开放性作业不仅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可以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高。教师在设计语文开放性作业时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让学生查找、动手、表演等多样化的形式,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和分层布置等原则,用开放性评价方式,就能使学生的多元化能力共同得到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开放性作业;设计;形式;原则;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1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64

一、用多样化方式让学生完成开放性作业

传统的语文作业多以抄写为主,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的学科,写固然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开放性的作业,通过多种形式来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一)设计查找式作业,提高学生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书本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种从课堂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的查找式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查找获取书本以外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如在学习《长城》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展示的作业。结果在课堂展示时,发现学生所查找和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既有历史方面,又有人文方面的,还有旅游方面的,通过这节课的展示交流,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远远超出了课本,使作业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设计动手操作类作业,有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开放的语文作业一种重要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完成的作业。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必然会调动多种器官共同运行,这必然能使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完成画一画类的作业,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绘画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类的作业,不仅可以训练学生观察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在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将五种以上水果纵向切开和横向切开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还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观察用文字描述和说明的方法。

(三)设计表演类的作业,有效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形体表达能力

课本剧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一种开放性表演类作业,完成这种形式的作业,一般是需要多位学生的共同协作。在此过程中,学生间既有表演内容的交流,还有对表演设计过程的交流,从而极大地训练和提高了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揣摩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活动,还需要通过形体语言刻画所表演对象的外在形象。这样的作业对学生有着极高的要求,但也是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业,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将大有裨益。

二、注重原则,有效提高开放性作业质量

开放性作业在学生语语文学习中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需要教师在设计开放性语文作业要注重一些基本的原则。

(一)注重趣味性原则,有效提高开放性作业质量

尽管开放性作业形式很多,但如果不注重趣味性原则,同样也不能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教师在设计开放性作业时,无论是学生活动的内容还是学生完成的方式一定要与学生身心特点相符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能愉快的体验和感受,才能有效提高开放性作业质量。

(二)注重分层原则,让不同层次学生皆得到发展与提高

开放性作业不仅要注重作业内容和完成形式的开放性,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布置,这种分层布置既有形式上的分层,也要有能力差异的分层。形式上的分层,可让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用自己最合适的方式完成作业。而能力差异的分层,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选择性地完成作业,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完成作业时有了快乐的体验,并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高。如在学习了《秋天的图画》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做画画、摄影、写作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完成,一定可以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高。

(三)注重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

开放性作业的开放性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注重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将书本中获得的间接经验与实践相结合,将书本中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如在学生学习了《五彩池》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让学生游览身边景点,并依照课本写出一篇游记类的作文,这种源于课本,又以学生亲身经历为基础的作业一定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从而更好地从中获得书本中没有知识。

三、注重作业评价的开放性

开放性作业不仅其内容和形式具有开放性,而且其评价过程也应具有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开放性作业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开放性作业不仅要注重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作业过程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甚至出现了抄袭作业的现象。开放性作业很重要的一种特征就是既要关注完成作业的结果,更要交流完成作业的过程,因此在评价时也要将重心放到作业完成的过程上。例如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调查类作业,就要以学生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作为评价的重点,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调查研究之中,使这项作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开放性作业的评价要注重评价对象的多元性

在学生完成开放性作业时,评价的参与者应是与活动相关的所有人员,作业的评价除了教师外,更应突出学生自己和小组的评价。因为开放作业在完成过程观察到完成情况最多应是学生自己和小组成员,只有他们的评价才能体现出作业的过程性。

当然开放性的设计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一项创造性活动,需要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开放性作业在教学发挥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家俊.浅谈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的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 2012(21).

[2] 包曉东.浅谈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外作业的设计[J].青年时代,2016(6).

猜你喜欢
形式原则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