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德育相结合

2018-11-17 06:06王振边秀芳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小学德育结合

王振 边秀芳

摘 要:随着现如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事业应该不断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要和小学德育工作相结合,让小学生在传统的文化过程当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小学的德育教学工作当中,有效提升小学德育工作。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小学德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1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69

在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当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小学生在传统文化教学当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修养。而小学学校应该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小学德育工作当中,有效地提升小学德育工作。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文化根基

文化是“以文化人”,是教育人、影响人和感染人,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人的素质,给人塑造一个心灵。自古以来,人的最基本原则是“忠、孝、仁、义、廉、耻”,同时这也是孔夫子德育内容的精髓。那么将来在小学生步入到社会的时候,应该教学学生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家人、国家、他人以及对自己,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做人,现如今小学生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有少部分学生在思想、心理以及行为品质上都受到了不良的社会经济影响,从而出现了不良现象的产生,例如一些拜金主义、盲目攀比、自私自利、享乐主义、诚信缺失、集体意识淡薄等不良现象。面对于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现如今小学德育工作当中最为主要的目标。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思想的改造,心理学曾经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还不能够全方面地理解“人生”“价值”等概念的正确含义。小学生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对“幸福”“责任”“金钱”“良心”等概念有着初步的认识,而这些初步认识更是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观奠下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

随着现如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也正在不断加快,而学校作为育人的地方,一方面是学校能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传承下去;而另一方面是根据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多的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是很好,更别说是对文化进行自主学习了,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整个民族的希望,只有不断地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有机结合的路径选择

(一)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现如今小学的德育工作应该认识到学习者的发展规律,教师只有按照发展的规律进行办事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和心智发展的成熟程度进行划分为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然后教师再根据纲要的需求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重点培养小学生对中华優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生应该知道中国最为传统的文化节日,教师可根据不一样的节日开展不一样的文化内容,例如,在过元宵节的时候就可以开展关于猜灯谜、赛诗会的活动;在端午节的时候让学生进行描绘手抄报以及吃粽子的活动;遇到教师节的时候,对“老师,您辛苦啦”这一标题进行演讲比赛,教师能够通过不同的节日,组织不同的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相关课程体系

只有小学的课堂教学才是给小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小学德育进行相结合的重要阶段,而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了,已经深深地印记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当中。想要发挥出小学德育课堂对小学生的教育影响,那么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诗词欣赏、文章解析的时候;在历史课程当中对人物进行介绍、事件背景的时候;在音乐课上对经典的名曲进行欣赏的时候;在美术课时对美的认识;在体育课上团结合作等,这些都对小学生有着严重的影响。

(三)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水平

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想要小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那么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是要让小学生了解到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要其明白做人的道理和原则。小学教师可以说是小学生的镜子,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小学生是能够时时刻刻关注到的。只有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够增加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加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给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文明有礼,谦虚待人的好榜样。

(四)开展多样的校外活动

教师可以适当开展校外活动,不再将小学生局限于课堂之上,不再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用更好的德育方式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授给小学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组织成立一个志愿者服务的组织,再把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传统优秀美德融入到活动过程当中,在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小学生知道要懂得谦让,从小就给小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个人品德,不断丰富了小学生的课堂活动,还让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刻苦的求知精神。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能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应该把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的教学当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师要完全地掌握教材当中的教学内容,并要让小学生能够走向社会,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参与到社会的实践活动当中,能够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李宁, 刘晓辉.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J]. 教书育人, 2016(1).

[2] 沈保忠.试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文摘版,2016(1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小学德育结合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