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2018-11-17 06:06石生才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自我发展班级管理班主任

石生才

摘 要: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要做到“爱生如子”,且必须具有充满正能量的形象与尊严,其核心就是具备高尚的师德。班主任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恰当地做好“四放”,这样才会不断提升其主动性、自尊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班主任还要注重塑造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开发自己潜能,树立集体主义的道德理念。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自我发展;自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104

好的校长必须要做到“爱校如家”,而好的班主任必须要做到“爱生如子”;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用党的教育方针来指导自己,不能凭着单一的热情和蛮干去教育学生,这样会有很大的盲目性,会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陷入被动局面,那是一种得不赏识的行为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实际工作中,不少班主任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班级事务管理之中,件件事必躬亲,结果使班级工作滞留于表象,而没能调动起班集体的内在活力。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能实现“四放”,有效地做到“四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又能充分地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活跃集体气氛,使班集体充满活力,具有向心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又可使班主任有较多的时间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使班主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放弃沿袭的师道尊严之陋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是我华夏自封建社会以来,长期沿袭的评判“教师道德”的一项标准。而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与尊严,应该是建立在“爱生如子”,亲如朋友般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上的。倡导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呈现出和谐、友爱、师生平等的朋友式的友好关系。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与学生亲密无间,毫不含糊地摒弃高高在上的“尊严”感,用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来关爱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与全班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同心同德,很自然地成为班级中的一分子。班主任要凭着个人的和蔼可亲、无私关爱和有教无类教育理念来感化学生,这样就会使得一个班级形成师生间亲如一家的和谐气氛,就会形成一个团结的、奋发向上的、有战斗力的班集体,形成一个富有亲和力、凝聚力、正能量的班集体。作为班主任,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成为学生的领袖,才不愧是一位出色的班主任。假如一个班主任一直高高在上,出言不逊,动辄训斥,会在师生间造成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困境。学生就会敬而远之,有令不行,这样是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一个强有力的班集体的。

二、放手学生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弘扬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

一位明智的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把班级的各项工作给予学生去自主、创新的管理和处之。这样做,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尊感,并培养其理解、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及能力,才会促使学生创造性去管理和建设理想的班集体。信任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强大力量,它会在任何人的身上焕发出亮点,会使学生成为一个个有远大志向的人。而从学生心理学层面说,他们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并且渴望有独立的思想。班主任对学生的高度信任,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处理一些具体的班级事务,使他们滋生出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激发出学生的自信、满足、自豪及责任感,使其自觉地去向优秀看齐,并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正能量。

三、放宽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让他们在自我管理中成长

严格的班级纪律是搞好学习的有力保证和基本前提,会要求每位学生不折不扣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的班规班训,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识、集体主义思想及自我管理意识。班主任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是对学生的一种超前培养,也是激发学生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的跨越式管理。这样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学生尽力地去严格要求自己。有相当多的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违纪时采取惩罚的方式,如罚学生做值日、打扫操场、清理厕所、让学生在教室外站立等。这样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如果让学生自己来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或抛开班主任去自发的互相监督,用集体管理的力量约束每个学生,用集体主义观念和强烈的责任感来约束学生,其效果就会好得多。

四、放活学生课外活动,让他们不断提升自我发展的价值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课外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极大充实和提升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学生校内的作息中,课外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很多,并且自由度被大大开放。假如我们能充分地利用起来,既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各取所需的满足,还可以提升特长生向着更高的方向去发展自我需求,还会极大地培养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兴趣。在开展课外活动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强化引导,放活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有选择地向良性发展。事实上,在某些活动中,有的学生对此表现得毫无兴趣,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兴趣是每个学生求知的良师,让学生按照各自的趣味和喜好有效地安排课外活动及课余时间,使学生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主动获取所需求的知识。课外知识的学习是对学生新获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学生主动去获取各种课外知识,也是对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培养。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班主任把什么事都交给学生去做,去完成,而是要班主任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辩证地、有效地、合理地“放”,恰到好处地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好“四放”活动,这样才能达到“放”的预期目的,促使班级工作自主、健康、積极地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 范承华.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 雷雳.学习不良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 (1).

[4] 徐速.小学生问题行为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5).

猜你喜欢
自我发展班级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与发展
大学英语写作课与教师发展研究
“互联网 +”的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自我发展的探讨
班主任
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策略初探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