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2018-11-17 06:06李敏丽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创新与实践班级管理小学

李敏丽

摘 要:新时代有新环境、新背景,小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必然对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班级管理机制对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提出了要求,如果运用得好,能对班级整体的素质和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的整体氛围与每个学生个体息息相关,对每个学生今后的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班级管理体制提出合理的、创新的、可实施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1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105

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管理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其班级管理手段对学生和整个班集体氛围起到很重要的榜样带头的作用。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理念,为学生立规矩。作为与学生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的人,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则,要树立起班级纪律。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被过度溺爱,行为不礼貌,任性放纵,最终成为难以管教的“熊学生”,所以班主任要制定班规,当学生犯了错误,就要按班规进行管教。同时,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在制定班级纪律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班级问题、制定班级奖惩制度,而且将班规让家长知道理解,征求家长意见,认真落实。这应该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创新和实践的大前提。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同时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主要從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网络技术提供沟通新途径

现代社会手机的使用率大大提高,尤其是“零零后”在手机全面普及的时代,基本每位学生和学生家长都会使用手机,这就为班主任管理班集体提供了很重要的途径。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可以实现及时沟通,不再是只有家长会才会见面的陌生人。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另一位重要的人生导师和倾诉对象,对学生的监管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班主任通过微信建立家长群,与家长形成一种无障碍沟通,随时反映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状况,给予学生更多关心,这样对学生的成长也是有极大帮助的。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在线沟通,班主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解,还了解了学生在家庭的生活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增强了对学生的掌控能力,从而利于整个班集体的建设。

二、提升学生自我监管能力和自律能力

班主任虽然是整个班级的负责人,但是还是有很多其他的事务需要处理,不可能无时无刻地关注学生,那么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首先,小学生学习模仿能力很强,而且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活泼开朗的、善于表达的,所以班主任可以让每位学生上讲台发言,表达自己对“如果我是班长”的看法,这样的办法既利于学生的自主表达,有利于班级的民主管理,还能让教师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毕竟是学生自己选出他们认为合适的班干部的人选,选出来的人必然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才能接受班干部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有班主任从中把关,挑选出具有一定自律能力的学生,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学生才能向他学习、模仿。让学生管理班级,不是完全的“自治”,班主任必须起到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作用,做好班委会监督者。其次,每个学生的个性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学生管理班级集体的方法和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班主任应定期改选班干部,让每一位学生获得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真正达到自我管理、民主管理,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最后,班级还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如学习小组、纪律小组、卫生小组等,使学生成为班集体各个方面的小主人,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纪律和卫生工作。

三、通过环境感染熏陶学生

周围的环境对小学生的行为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想让学生懂礼貌、讲礼仪,那么这些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和玩伴的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定期利用多媒体播放《论语》《弟子规》等中华礼仪文化,让学生背诵朗读,同时还要注重理解,但是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在生活中要怎样做才是对的;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知识竞赛、成语接龙、作文比赛,在培养学生学习之余,又能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提升。

四、教师投入更多心血,耐心地教导学生

班主任要和其他学科教师有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让每位学科教师都以一名班主任的责任心去对待每位学生,对学习不上进的学生更应该倾注更多的心血,教导他们先做人再做事,一定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但是,部分班主任习惯于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学生,面对优等生时习惯性地认为他不会犯错,而对学困生时却“理所当然”地认为犯错都是他的问题,这是不正确的。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稍微逊色的学生,都希望受到关注,长期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容易滋生一些毛病,如果对他们的毛病加以纠正的话,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还有对学习成绩不好,屡教不改的学生放弃管教,这样会使学生的行为任意发展,无人约束,最终毁了学生的一生,教师应该做的是付出更多的心力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学习上来。

总之,小学生的班级管理,是对班主任、学生和家长综合的考量和要求。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把班级管理放在一定的高度上,关注学生、注重内容、创新途径,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展现自我,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 韦健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18(31).

[2] 杨小瑞.情感激励策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27).

[3] 苏敏贤.家校合作,和谐发展——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好家长,2018(13).

[4] 潘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

猜你喜欢
创新与实践班级管理小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