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学校归属感的调查研究

2018-11-17 06:06唐健
学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师范生

唐健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抽取了294名师范类大学生,向他们发放了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类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略低于中等临界水平,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等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总结出提高师范生学校归属感的建议,从而使师范生顺利度过校园生活,为将来走向教师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校归属感;调查研究;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3-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122

一、问题的提出

从心理学层面上讲,归属感是指个体将自己归为某一集体,与所属集体之间存在一种内在联系,认同这个集体,并有引以为豪的情绪感受。当人们体验到集体归属感时,会产生更为愉悦的情绪感受。而当人们没有感受到集体归属感时,就容易有忧虑、焦躁、抑郁、愤怒等消极的情绪。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所在学校无论是从情感层面上,还是行为层面上的一种认可和投入,并且作为其中的一员获得他人的尊重,能体现出自我的价值。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与学业水平、人际关系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学校归属感较高的学生,通常学业水平也较高,并与学校联系得也更为频繁。不仅如此,这类学生的自信心也很高,对待事情态度端正,积极乐观,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也做得很好。研究学校归属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事,它对于高校的人性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师范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并结合现状提出建议,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和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路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西省某一师范高等专科院校选取30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答完问卷所有题目大约花费5分钟,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本研究一共发放了300份问卷,调查结束后,收回有效问卷294份,有效率为98%。这294人中有男生34人,女生260人。大一163人,大二70人,大三61人,城镇生源学生68人,农村生源学生226人。

2.测量工具。本研究使用的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是由杜好强编制完成。该问卷由两个维度组成,一个是身份归属感,另一个是情感——精神归属感,该问卷共有14个问题。回答的方式采取“从未觉得”“很少觉得”“有时觉得”“经常觉得”到“一直觉得”的李克特5点计分法。学生根据对自身的认识回答题目,选择其中一项得到相应的分数,将所有题目的得分累计相加,最后得分越高表明学校归属感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33。数据处理在SPSS19.0统计软件上完成。

三、研究结果

1.师范生学校归属感的整体状况。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学校归属感(M=41.438,SD=8.119)略低于中等临界水平42分(14×3)。其中,总平均分小于或等于42分的共有156人,占总人数的53%,这表明五成的师范生学校归属感水平较低。其中,身份归属感(M=20.353,SD=4.321)比中等临界水平18分(6×3)略高,情感—精神归属感(M=21.085,SD=4.647)比中等临界水平24分(8×3)略低。结果可以说明师范生只是在身份上觉得属于这个学校,对这个学校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层面并不理想。

2.师范生学校归属感性别差异。从性别维度方面来讲,本研究通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学校归属感总平均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生的学校归属感平均得分(M=39.029,SD=8.361)低于女生的平均得分(M=41.753,SD=8.050)。但是,两者的差异并不显著(T=-1.848,P>0.05)。这说明,该校的学生学校归属感总体上存在不显著的性别差异。

3.师范生学校归属感年级差异。通过对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学校归属感平均得分最高(M=42.000,SD=7.118),其次是大二学生(M=41.628,SD=8.131),最低的是大一学生(M=41.147,SD=8.489)。但是,三个年级平均得分差异并不显著(F=0.265,P>0.05),说明该校的学生学校归属感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4.师范生学校归属感生源差异。最后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学生学校归属感总平均分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发现,农村学生的学校归属感(M=41.517,SD=8.132)略高于城镇学生(M=41.176,SD=8.129)。但是生源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T=-0.303,P>0.05)。

四、讨论

本研究中师范生学校归属感略低于临界水平,大约一半的师范生对学校归属感较低,这也符合实际情况。所调查的学校是一所专科师范学校,这所学校于2014年9月搬往新校区,至今约4年的时间。学校的设施,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没有达到最佳条件。学校基础建设的好坏也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例如宿舍条件并没有让大一新生感受到温暖。

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从性别维度上来看,女生学校归属感的平均得分在一定程度上略高于男生。这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这是一所师范类学校,女生人数大大超过男生人数。第二,学校对其也有一定影响,在组织活动时,开展的大多是有关女生的活动。虽然有些活动是面对全体学生,但也是女生参加的人数更多。而男生在这所学校找不到归属感,男生很容易被边缘化。

在三个年级之间,大三学生学校归属感得分最高,原因在于大三的学生在这所学校的时间是最长的。已经度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大三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已经把自己看成是学校的一员。大三学生也马上面临毕业,更加不舍离开校园,更愿意把自己归属到学校这个集體中。而大一新生,刚刚来到这个学校一个学期,有些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活。离开父母和以前的高中同学,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再加上这所学校的条件并没有让大一新生感到满意。因此,大一新生体会到的学校归属感是最低的。

来自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学生之间学校归属感没有存在显著的差异。农村生源学生学校归属感略高于城镇学生。这所学校位于郊区,距离城市大约1小时车程。农村学生更容易适应学校环境,而城镇学生,平时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来到这所位置偏远的学校,需要一个慢慢适应、融入这个学校的过程。

五、建议

针对调查的结果,提出一些提高学校归属感的建议。

首先,健全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平时学习生活的设施是否满足对于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十分重要。因此,学校要发展硬件设施,特别是要加强图书馆、自习室和体育运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学校更应该形成良好的文化学术风气,努力加强学术文化的建设,扩大师资力量,促进学校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为学校培养高等人才而努力,最终促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可。

其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师范院校中女生人数较多,更易感受到竞争的氛围,也更易产生负面的情绪。班主任和辅导员应经常与学生干部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班级里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状况,引导学生干部解决寝室关系紧张的问题。利用本地生源的学生,请他们担任学生干部职位,让他们多组织集体活动。班主任和辅导员平时也要增加与学生在一起的相处时间,让学生体验来自学校的温暖。

再次,加强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于学校活动的参与感。学校组织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增加学生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常见又有趣的活动,如运动会、歌咏比赛等,使学生在与同伴、教师相互的交流中增加友谊,进而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学校可以发挥学校社团和学生会的凝聚作用。因为社团的成员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找到乐趣,更会觉得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参与感与归属感更强。

最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的管理能否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对于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工作,如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规划。信息的公开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学校,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感。

参考文献:

[1] 唐秀美.高校师范生学校归属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

[2] 杜好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 郑晓茹,陆卫群.浅谈高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问题[J].南方论刊,2012(8).

[4] 曹小萍,袁爱娣,吴晓琴.高职护生学校归属感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3(5).

[5] 李亞玲.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及特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师范生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