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坚定方能“火性”不灭

2018-11-19 21:40李善禹
党课参考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无人区干事党性

〉〉〉〉〉李善禹

下乡调研时,认真旁听基层班子的组织生活会就能发现,不少人在发言中提到:“年龄一大,工作的激情消退了,以至于谋事干事经常‘不在状态’。”

如此论调,不禁令人想起《官场现形记》中“灭了火性”的大臣们——都是熬资格出来的,等到胡子也白了、耳朵也聋了、火性也消灭了……于是,平日因循苟且、遇事唯唯诺诺的人只存一个心:事情弄好弄坏,都与我毫不相干,只求不在我手里弄坏,我就可以告无罪了。

“年龄大了”,代表着资格老了、阅历深了、经验丰富了,本可以成为“道德楷模”“业务骨干”,但有的人反而“灭了火性”,退化为圆滑老成的“琉璃蛋”、华而不实的“金漆饭桶”。揆诸现实,有的“老资历”不能在急难险重面前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反而瞻前顾后、推卸责任;有的也曾经当过“先进”“劳模”,也曾“领着大伙走,带着大伙干”,但艰苦创业、实干苦干的精神却不能保持始终;还有的刚参加工作时尚能心怀敬畏,严格遵规守纪、不越雷池半步,时间一长反而放松了要求、降低了标准。可见,为实现理想信念奋发向上的“火性”一灭,工作热情、干事激情、创业豪情就会“冷却降温”,更有甚者,其觉悟水平、纪律意识、组织观念也会随之下滑。

缘何有些人“灭了火性”?归根到底还是党性弱化了。思想的堤坝如若不及时加固,就很难抵挡欲望、诱惑、怠惰、庸俗的浊流,从而浇灭“火性”。现实中,不乏有人把党性修养看成“表面文章”、把理论学习当作“规定动作”、把对标看齐视为“完成任务”,在装装样子、摆摆姿态、混混日子中沦为平庸,甚至走上歧途。

毛泽东同志曾讲,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作为党员干部合格一阵子容易,合格一辈子不易。能够保持“火性”、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干部最可敬。如“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焦裕禄,“撵得黄沙走西口,逼得荒凉出东山”的谷文昌,还有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的杨善洲等。只有把人民永远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理想信念融入血脉灵魂,共产党人才能保持“火性”永不熄灭,才能勇立潮头,成为改革大业的“燃灯者”。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当前,改革在很多领域突入了“无人区”。“无人区”正是机遇与挑战的交汇区。作为先锋队的共产党人,投身新时代、面对新挑战、续写新荣光,没有舍我其谁的志气不行,没有一往无前的果敢不行,没有攻坚克难的韧劲不行。唯有把光荣使命刻在心里,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让干事创业、爱党为民的“火性”旺起来,干部队伍才能有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民族复兴才能成为“燎原之势”。

党性,就是党员干部的精神给养,稀释了不行,淡化了不行,缺失了更不行。前进的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忘记锤炼党性这项基本功,要保证“火性”不灭,“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猜你喜欢
无人区干事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锤炼党性 洗礼灵魂
溯溪:溯源之舞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