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研究

2018-11-19 02:33王学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高凝二聚体血浆

王学宽

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女性的生理过程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特别是机体激素指标水平改变[1]。适度的高凝状态能够有效预防妊娠后期产后出血, 如果高凝状态的程度相对较高,能够诱发相应危险事件。对妊娠期女性实施凝血四项与血浆D-二聚体检验, 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妊娠期各症状的检出情况[2]。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妊娠检查的80例孕妇与同期非妊娠女性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变化、检验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妊娠检查的8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 另选同期非妊娠女性80例作为健康组。健康组年龄21~41岁, 平均年龄(28.6±4.8)岁。观察组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30.0±3.4)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凝血四项指标与血浆D-二聚体指标检测。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 血液标本采取枸橼酸钠进行抗凝处理, 将血液标本放置在3000 r/min离心仪器上实施离心处理, 离心时间设置为10 min, 在10 min后采集血浆, 并且对血浆指标进行相应检测。检测仪器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器, 检测试剂采用相应的配套试剂[3,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凝血四项指标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观察观察组孕妇不同妊娠时期[早期(10~15周 )、中期 (20~25周 )、晚期 (30~35周 )]的凝血四项指标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D-二聚体比较 观察组妊娠早期D-二聚体含量高于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孕妇随着妊娠周期增加, D-二聚体含量水平不断升高,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凝血四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妊娠早期F I B含量高于健康组, P T、A P T T含量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孕妇随着妊娠周期增加, F I B含量水平不断升高, P T、A P T T含量水平不断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比较( ±s)

注:与健康组比较, aP<0.05;与早期比较, bP<0.05;与中期比较, cP<0.05

健康组 80 120.3±20.5 10.7±1.1 12.9±1.1 37.6±3.0 2.6±0.3研究组 80 早期 134.6±26.4a 10.5±0.8 12.3±1.0a 33.8±2.7a 3.1±0.4a中期 216.8±30.2b 11.2±0.7 11.6±0.7b 31.2±2.4b 3.7±0.1b晚期 328.9±32.4b c 10.6±0.7 10.4±0.7b c 30.4±2.0b c 5.2±0.5b c

3 讨论

针对妊娠晚期女性, 孕妇生理机能会出现相应变化, 特别是激素变化, 妊娠晚期女性的雌激素与孕激素会达到相应的高峰值, 会让凝血活血量增加, 纤溶活血会显著降低[5-8]。孕妇高凝状态可以促进产后止血, 如果有感染、胎盘早剥或死胎现象, 则会导致凝血活酶促凝物质进入到母体血液当中,致使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会消耗掉大量凝血因子、血小板, 并且会激活纤溶系统, 致使出血倾向增加, 增大风险性[9-12]。

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妊娠早期D-二聚体、FIB含量高于健康组, PT、APTT含量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孕妇随着妊娠周期增加, D-二聚体、FIB含量水平不断升高, PT、APTT含量水平不断减少,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孕妇妊娠不同时期凝血四项指标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有所差异,凝血四项指标、血浆D-二聚体两者联合检测, 能够有效对妊娠孕妇进行检测[13-15]。

综上所述, 凝血四项指标与血浆D-二聚体指标检查有助于妊娠孕妇检测, 能够详细了解孕妇高凝状态相关程度,经积极治疗方案进行控制, 有效提高孕妇分娩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高凝二聚体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