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五肽10 mg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癌变介入术后32例疗效观察

2018-11-19 02:33鞠俊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
关键词:胸腺化验乙型肝炎

鞠俊玲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三位的肿瘤致死病因,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1]。初诊的肝癌患者中, 中期和晚期患者占比最大[2]。但是因为年龄大、基础病多, 大部分患者已丧失手术机会, 部分患者选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放疗是治疗不能手术的大/巨大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3], 介入术后患者免疫力低下。基于此,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癌变介入术后患者, 采用胸腺五肽10 mg辅助调整免疫治疗,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癌变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2017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的诊断标准[1]。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24例, 女8例, 年龄39~72岁, 平均年龄(64.7±5.2)岁。对照组男26例, 女4例,年龄40~69岁, 平均年龄(62.8±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口服核苷(酸)类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 静脉滴注舒肝宁护肝。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8515)10 mg, 皮下注射, 隔日1次, 30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体征改善时间(包括乏力改善时间、纳差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肝区疼痛改善时间)及化验结果改善时间(包括甲胎蛋白、肝功能、糖类抗原19-9、γ-GT谷氨酰转移酶化验结果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疗程结束时, 症状消失, 肝功能正常,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低于检测线,肿瘤标志物阴性, 强化CT示肿瘤阴影无改变;有效:症状改善, 肝功能接近正常, HBV-DNA低于检测线, 肿瘤标志物略有升高, 强化CT示肿瘤阴影无改变;无效:症状无显著改善, 肝功能异常, HBV-DNA仍低于检测线, 但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再次明显升高, 强化CT示肿瘤阴影增大或发现新的肿瘤阴影。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3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71,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乏力改善时间、纳差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肝区疼痛改善时间分 别 为 (12.1±2.3)、(13.6±1.2)、(14.4±2.0)、(17.5±1.2)d,对照组患者乏力改善时间、纳差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肝区疼痛改善时间分别为(20.7±2.1)、(23.0±1.3)、(23.8±2.1)、(25.3±2.1)d , 治疗组患者乏力改善时间、纳差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肝区疼痛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化验结果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甲胎蛋白、肝功能、糖类抗原19-9、γ-GT谷氨酰转移酶化验结果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s, 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治疗组 32 12.1±2.3a 13.6±1.2a 14.4±2.0a 17.5±1.2a对照组 30 20.7±2.1 23.0±1.3 23.8±2.1 25.3±2.1 t 15.343 29.607 18.053 18.100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化验结果改善时间比较( ±s, d)

表2 两组患者化验结果改善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治疗组 32 18.2±2.2a 17.2±1.3a 23.6±2.3a 23.1±2.0a对照组 30 26.7±2.1 26.8±1.2 20.3±2.1 34.7±2.3 t 15.541 30.156 5.887 21.228 P<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众多, 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4], 肝癌患者免疫力低下, 机体抵抗力低下时, 肿瘤细胞可逃脱免疫监视, 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功能状态影响患者预后[5], 注射用胸腺五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五肽活性片段, 包括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酪氨酸, 是胸腺生成素Ⅱ的有效成分与胸腺生成素具有类似的生理功能[6]。胸腺五肽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这种双向调节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维持更加稳定的平衡[7]。胸腺五肽虽无直接减少同步放化疗毒副作用效果, 但通过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所增强[8]。目前辅助治疗肝癌介入术后的药物名目繁多,但能有效地控制病程进展的药物甚少, 在临床中发现胸腺五肽10 mg不失为治疗肝癌介入术后的有效辅助用药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乏力改善时间、纳差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肝区疼痛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甲胎蛋白、肝功能、糖类抗原19-9、γ-GT谷氨酰转移酶化验结果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胸腺五肽10 mg在辅助治疗中确有良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 胸腺五肽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癌变介入术后,临床效果显著, 具有促进肝脏功能恢复、阻止病情发展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腺化验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地质化学化验的误差及成因分析
CT胸腺厚度联合视觉评分对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
浅谈提高油料化验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煤炭化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铁矿石化验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