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高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

2018-11-19 02:33汪国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高龄心绞痛心血管

汪国亮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分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 可引发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较高,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4]。根据相关数据统计[5],NSTE-ACS的发病率占冠心病患者的70%, 且有显著上升趋势。本文主要对NSTE-ACS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选择本院收治的148例高龄NSTE-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成两组, 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 获得效果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148例高龄N S TE-A C S患者, 将其按照住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74例。对照组男36例, 女38例, 年龄80~89岁, 平均年龄(83.2±5.7)岁, 非S 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观察组男32例, 女42例, 年龄80~88岁, 平均年龄(83.5±5.5)岁, 非S 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9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20065051, 规格:100 mg)100 mg和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20000542, 规格:25 mg)75 mg, 1次/d, 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尽早进行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患者均治疗1年。

1.2.2 观察组 采用P C I治疗。术前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 使用剂量与对照组相同,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针(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20060191, 规格 :0.5 ml:5000 A X a单位 )60 mg, q.12 h.;术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适当选择导管、导丝、球囊。患者均治疗1年。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随访1年, 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6]:显效:胸痛症状彻底消失, 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已经恢复正常;有效:胸痛症状消失, S T-T段改善程度>50%以上, 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且心电图未达到上述要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41例, 有效26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20例, 无效24例, 总有效率为67.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1年的随访观察, 观察组患者出现死亡1例(1.4%), 脑卒中1例(1.4%), 再发心肌梗死2例(2.7%), 心力衰竭2例(2.7%), 心绞痛4例(5.4%), 总发生率为13.5%(10/74);对照组患者出现死亡3例(4.1%), 脑卒中5例(6.8%), 再发心肌梗死6例(8.1%), 心力衰竭7例(9.5%), 心绞痛10例(13.5%), 总发生率为41.9%(31/74);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P<0.05)。

3 讨论

NSTE-ACS的临床症状为胸闷、胸痛等, 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猝死, 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7-10]。高龄NSTE-ACS患者机体内各个器官功能减弱, 增加了治疗难度, 如果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 尽可能挽救濒死心肌,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1-15]。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PCI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 治疗效果获得大多数患者和医师的认可, 该种治疗方法是通过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 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术后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5%,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5%,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P<0.05)。这说明高龄NSTE-ACS患者在应用PCI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 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纳入量较少, 且术后随访时间较短, 对远期疗效还有待评估, 因此还需延长随访时间和继续增加样本, 进一步证明该病的近、远期治疗效果。此外, 虽然药物治疗的效果较PCI略差, 但也存在一定优势,如因有PCI禁忌证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 或基层医院无法开展PCI术, 或合并其他内科基础疾病的患者均可采用药物治疗, 相比于手术更加经济, 可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猜你喜欢
高龄心绞痛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